学科分类
/ 6
10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放疗联合唑莱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自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期间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中随机抽取 120例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不同类型的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放疗模式,观察组患者接受放疗 +唑来酸治疗模式,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疼痛症状缓解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继而判定放疗联合唑莱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放疗联合唑莱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抑制骨转移进程,缓解患者疼痛感受,副作用较轻,耐受性良好,缩短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

  • 标签: 放疗 唑莱膦酸 恶性肿瘤 骨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在RICU重症患者镇痛镇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7月在我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咪达唑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危重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危重症新生儿86 例,其中43例使用咪达唑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记为观察组,剩余43例使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记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呼吸急促、吸气性三凹征好转时间,高频振荡通气6小时后吸氧浓度(FiO2)、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计算氧合指数(OI),并统计高频振荡通气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呼吸急促、吸气性三凹征好转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振荡通气6小时后,观察组PaO2高于对照组,FiO2、PaCO2、OI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高频振荡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唑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可改善危重新生儿的氧合功能,缓解临床症状,缩短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时间,相较于单纯应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效果更为明显。

  • 标签: 咪达唑仑 高频振荡通气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胸腰椎手术麻醉开展硬膜外阻滞复合小剂量咪达唑的临床疗效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接诊的胸腰椎骨折病人50例作为本次课题观察对象,所选50例病人全部接受硬膜外阻滞复合小剂量咪达唑进行手术麻醉,为病人提供常规术前准备,做好对症穿刺麻醉准备,手术期间对于病人各项生命指征进行监测,手术之后48小时为病人提供常规监护。结果 50例病人中穿刺失败1例,麻醉阻滞平面不到位1例,病人意识消失时间在88.21±20.68分钟,手术期间没有产生知晓以及体动,手术之后产生恶心呕吐病人1例,不同时间段病人的MVP水平对比不存在明显差异,开展诱导之前病人的HR水平明显高于手术开始、手术开始之后30分钟、手术结束,诱导之前病人的HRVI水平明显高于麻醉阻滞完成之后3分钟、手术开始、手术开始之后30分钟以及手术结束,对比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临床中在胸腰椎手术期间开展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安全可靠,病人的生命体征从手术开始到手术完成相对比较平稳,但是穿刺和苏醒之后会具有小幅度波动,临床中需要提高对于穿刺的管理工作。

  • 标签: 胸腰椎手术 硬膜外阻滞麻醉 小剂量咪达唑仑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咪达唑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危重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危重症新生儿86 例,其中43例使用咪达唑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记为观察组,剩余43例使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记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呼吸急促、吸气性三凹征好转时间,高频振荡通气6小时后吸氧浓度(FiO2)、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计算氧合指数(OI),并统计高频振荡通气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呼吸急促、吸气性三凹征好转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振荡通气6小时后,观察组PaO2高于对照组,FiO2、PaCO2、OI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高频振荡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达唑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可改善危重新生儿的氧合功能,缓解临床症状,缩短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时间,相较于单纯应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效果更为明显。

  • 标签: 咪达唑仑 高频振荡通气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胸腰椎手术麻醉开展硬膜外阻滞复合小剂量咪达唑的临床疗效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接诊的胸腰椎骨折病人50例作为本次课题观察对象,所选50例病人全部接受硬膜外阻滞复合小剂量咪达唑进行手术麻醉,为病人提供常规术前准备,做好对症穿刺麻醉准备,手术期间对于病人各项生命指征进行监测,手术之后48小时为病人提供常规监护。结果 50例病人中穿刺失败1例,麻醉阻滞平面不到位1例,病人意识消失时间在88.21±20.68分钟,手术期间没有产生知晓以及体动,手术之后产生恶心呕吐病人1例,不同时间段病人的MVP水平对比不存在明显差异,开展诱导之前病人的HR水平明显高于手术开始、手术开始之后30分钟、手术结束,诱导之前病人的HRVI水平明显高于麻醉阻滞完成之后3分钟、手术开始、手术开始之后30分钟以及手术结束,对比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临床中在胸腰椎手术期间开展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安全可靠,病人的生命体征从手术开始到手术完成相对比较平稳,但是穿刺和苏醒之后会具有小幅度波动,临床中需要提高对于穿刺的管理工作。

  • 标签: 胸腰椎手术 硬膜外阻滞麻醉 小剂量咪达唑仑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咪达唑经静脉推注给药对治疗小儿惊厥性癫痫的疗效。方法 :2018 年 1月至 2019 年 2月,小儿患惊厥性癫痫 84例,双色球抽样,分 2组各 42例。对照组采用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静脉注射进行治疗,通过实验组应用静脉泵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记录所有患者的药物起效时间。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 效率为 92.86%,对照组的治疗总效率为 59.52%,差异为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在接受治疗时,药物的起效时间较短,而且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 :采用美达伦氏机制,可以使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好,这有效地稳定患儿的心率和血压,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小儿惊厥 临床治疗 咪达唑仑 疗效
  • 简介:摘要 : 目的 对小剂量咪达唑联合芬太尼辅助局部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需要进行局部麻醉的 200例患者进行分析,将所选的 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观察组采用小剂量咪达唑联合芬太尼对患者进行辅助局部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副作用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临床上,采用小剂量咪达唑联合芬太尼对患者进行辅助局部麻醉效果较好,对患者产生副作用较小,安全性高,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咪达唑仑 芬太尼 局部麻醉 效果及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唑来酸联合骨化三醇干预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股骨颈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100例自 2019.04到 2020.04在莆田市第一医院老年科病房就诊的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 50例。对照组患者每天均服用骨化三醇 0.5ug/日,醋酸钙 600mg/日,研究组患者在上述口服药物基础上,注射 1次唑来酸(密固达)。治疗 12月后随访,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股骨颈 BMD的变化。结果:对照组骨密度治疗后稍升高,但差异不显著 (P>0. 05);研究组股骨颈 BMD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上升 (P<0. 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参与研究的所有受试者均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前两组 VAS 评分及 SF-36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治疗后两组各指标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 ,且研究 组 VAS疼痛评分 及 SF-36 评分均显著 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唑来酸与骨化三醇联合用药有助于提升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股骨颈 BMD,降低其股骨颈骨折风险,有效减轻骨痛,提高生活质量, 适合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人群中应用。

  • 标签: 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唑来膦酸,骨化三醇,股骨颈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奇霉素在小儿支原体肺炎疾病治疗中所发挥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在 2018年 3月 ~2019年 10月诊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 106例作为护理对象,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53例,研究组患儿应用奇霉素治疗,对照组患儿应用红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和发病症状恢复时间。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组间数据对比有意义, P<0.05;研究组患儿症状好转时间快,所需时间少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 P<0.05。结论:在小儿支原体肺炎疾病的治疗中,采用奇霉素可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发病症状,促进各项症状好转,取得了积极的治疗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阿奇霉素 小儿支原体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对比单独应用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 100例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 2016年 5月至 2017年 12月,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50例患儿接受奇霉素治疗,观察组 50例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甲泼尼龙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 96.00%,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 78.00%,相比之下,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与体温恢复时间明显较短, C反应蛋白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实施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疗效显著,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甲泼尼龙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唑来酸与阿仑膦酸钠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 2016年 4月 -2018年 4月本院收治的 132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 66例,应用阿仑膦酸钠;观察组 66例,应用唑来酸。结果:观察组患者骨密度高于对照组( P< 0.05);骨代谢指标水平与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唑来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更好,值得应用。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症 唑来膦酸 阿仑膦酸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骨质疏松治疗过程中应用长效双磷酸盐类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6-2020.10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患者118例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参照和实验两组,两组分别59例。参照组应用钙尔奇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长效双磷酸盐类药物治疗。对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骨密度情况进行观察;并且,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骨密度情况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骨质疏松 长效双磷酸盐类药物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高锝酸盐平面显像联合颈胸断层融合显像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疾病状态评估的价值。方法:2017年5月-2019年3月就诊于我院核医学科拟行放射性碘治疗的DTC术后患者,在治疗前均行高锝酸盐平面显像联合颈胸颈胸断层融合显像,基于其结果将不适宜立即行碘治疗的患者排除,剩余患者口服131I(100-200mCi)后2-4天行治疗后全身显像+颈胸断层融合显像,将两者结果进行对比,以后者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高锝酸盐平面显像联合颈胸断层融合显像对残甲、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检出的诊断效能。结果:高锝酸盐平面显像联合颈胸断层融合显像在残甲检出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敏度(63.85%)、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而阴性预测值(12.50%)较低;在淋巴结转移方面,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57.97%、100%、100%、92.89%、93.53%;在远处转移方面,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11.11%、100%、100%、98.21%、98.21%。另外断层融合显像的诊断剂量CT还发现4例无显像剂浓聚的典型肺转移。结论: 高锝酸盐平面显像联合颈胸断层融合显像对DTC术后患者残甲、淋巴结转移的检出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而在远处转移灶方面灵敏度较低,但断层融合显像中的诊断剂量CT能发现部分无显像剂浓聚的肺转移病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灵敏度,因此其在DTC术后疾病状态评估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高锝酸盐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融合显像
  • 简介:摘 要:奇霉素为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应用范围道炎症的作用。所以,奇霉素广泛应用于呼吸道、广,特别对敏感菌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也是皮肤软组织及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为研究临床应用中奇霉素的不良反应,随机选取住院时间在2013年~2017年期间的符合研究标准的2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2例,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204例患者住院后均进行常规性的护理治疗,对实验组的102例患者进行奇霉素的静脉滴注,对于对照组的102例患者进行奇霉素的口服治疗。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实际观察和实验数据统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的102例患者的发热、过敏性皮疹、胃肠道反应、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2例病患,实验数据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阿奇霉素 儿科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应用探究
  • 简介:摘 要:目的:对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1月~2021年10月收治宫颈炎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2人,对对照组给予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平均症状积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各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6.15%)要明显高于对照组(82.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共有4例(7.69%)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中共有5例(9.62%)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两组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宫颈炎的临床治疗上,采用左氧氟沙星与奇霉素联合应用治疗的方法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症状改善明显,不良反应未明显增加,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宫颈炎 临床治疗 左氧氟沙星 阿奇霉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小儿全凭静脉麻醉诱导的麻醉效果。方法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