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连续性助产护理对产房护理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本院产科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足月待产产妇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名,观察组产妇于产房待产期间采用连续性助产护理,对照组产妇于产房待产期间采用传统产房基础护理,研究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产妇焦虑及抑郁情况、产妇满意情况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5%(P<0.05);观察组产妇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50.34±7.22)分、(50.23±6.8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5.32±8.03)分、(66.25±6.35)分;观察组产妇总满意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92.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可提升产房护理质量,有助于产妇自然分娩,值得在临床产科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连续性助产 产科护理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高危妊娠产妇中应用连续细致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入2020年4月-2022年4月本院治疗的高危妊娠产妇80例,将使用连续细致护理方法的40例作为细致组,将使用常规护理方法的40例作为常规组,对比细致组和常规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泌乳量得分、产后泌乳时间、满意度。结果 自然分娩率细致组比常规组高,P

  • 标签: [] 高危妊娠产妇 连续细致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连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21年2月至2021年8月收治10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将10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入院顺序标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连续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MA运动功能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FMA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组FMA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较护理前均有显著的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

  • 标签: 连续康复护理 脑卒中偏瘫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高危妊娠产妇中应用连续细致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入2020年4月-2022年4月本院治疗的高危妊娠产妇80例,将使用连续细致护理方法的40例作为细致组,将使用常规护理方法的40例作为常规组,对比细致组和常规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泌乳量得分、产后泌乳时间、满意度。结果 自然分娩率细致组比常规组高,P

  • 标签: [] 高危妊娠产妇 连续细致护理 效果
  • 简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renalreplacementtherapy,CRRT)是近年来急救医学中最重要的进展之一,CRRT设备的可移动性和简便性(可在床旁进行治疗),为特殊情况下抢救患者和暂时不能进行正规血透的患者,提供了可替代的血液净化方法。日间CRRT主要在日间进行,使患者在夜间获得足够的休息,减少人力的消耗。2003年4~5月间,

  • 标签: 患者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CRRT 护理 血透 床旁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急诊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净化组(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和常规组(常规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C反应蛋白、淀粉酶以及血肌酐)均有所下降,但相较之下净化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对比常规组,均明显更低(P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连续性血液净化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在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手术的应用。方法:选取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我院收治的 26例进行髋部骨折手术的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的患者均进行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首先患者取平卧位,超声引导下行患侧股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阻滞,然后取侧卧位进行硬膜外穿刺,在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情况按需分次追加硬膜外用药。评估患者侧卧位时、术中以及术后 12小时 VAS评分以及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的配合程度,记录硬膜外用药的总量以及芬太尼使用剂量,观察记录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所有患者在侧卧时的 VAS平均评分为( 2.69±1.79),术中为( 1.62±0.51),术后 12小时为( 1.91±0.68);所有患者的平均硬膜外用药总量为( 10.41±1.82) ml,芬太尼总剂量为( 106.97±9.96) μg;手术过程中 22例患者稳定配合, 3例患者出现轻微疼痛不适, 1例患者出现出血过多,疼痛难忍的情况,但最终得到了良好的控制;所有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对于高龄的需要进行髋部骨折手术的患者来说,使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可显著的提高髋部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改善高龄患者的配合情况,有助于维持高龄患者的生命体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未来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 连续硬膜外麻醉 高龄患者髋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 行 连续护理模式 的具体方法及临床效果分析。 方法: 取本院在 2018 年 3 月至 2020 年 2 月收治病例 98 例,均为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 ,研究组( n=49 )实施 连续护理模式 ,对照组( n=49 )开展基础护理干预,比对两组病患 NIHSS 评分 、吞咽功能评分 ,通过 吞咽功能评定量表 (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 评估 。 结果: 研究组 病患 NIHSS 评分、吞咽功能评分更优,两组数据 P < 0.05 比对差异大。 结论: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 行 连续护理模式 ,可有效改善神经缺损评分,促进病患 吞咽功能康复,改善预后。

  • 标签: 连续护理模式 脑卒中 吞咽障碍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连续血液净化疗法在救治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 1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连续血液净化疗法,即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 CVVH)治疗,采用前稀释法补充置换液,每次治疗 12—72 h,平均 46.3 h后更换滤器,根据病情持续治疗 2—6 d不等,置换液流量 2000—4000 ml/ h,血流量 150—300 ml/ min,采用普通肝素抗凝。结果  12例患者中 11例好转, 1例放弃治疗死亡,死亡患者系对放弃治疗者随访证实。结论 连续血液净化疗法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对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患者的内环境起重要作用,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措施之一。

  • 标签:   [] 连续血液净化 重症急性胰腺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给脑卒中偏瘫病人实施连续康复护理对肢体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筛选在我院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患者 66例,根据接受治疗前后分为康复组 33例和对照组 33例,康复组研究对象实施连续康复护理,对照组研究对象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对比康复组和对照组生命质量和肢体功能。结果 康复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上肢功能评分和下肢功能评分不存在统计学的意义, P> 0.05。干预后,康复组患者的上肢和下肢功能评分以及社会功能、经济能力等生命质量评分都高于对照组, P< 0.05,具备统计学的意义。结论 给脑卒中偏瘫病人实施连续康复护理可以改善肢体功能和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连续康复护理 肢体功能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血液净化治疗是一种将患者体内血液引出到体外,然后通过体外循环管路,滤器等装置,过滤掉血液中的有毒物质,代谢废物后,将血液返回到患者体内的治疗方法。在血液净化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凝血反应,从而影响血液净化的进行。对于重症患者,本身的凝血功能存在紊乱的情况。因此,在连续血液净化过程中必须应用抗凝剂。根据研究发现,枸橼酸抗凝技术是一种抗凝效果较好的药物。本文主要讲解在重症患者连续血液净化过程中应用枸橼酸抗凝的情况。

  • 标签: 重症 连续血液净化 枸橼酸抗凝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析在胃肠外科患者手术治疗,采用全程连续性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疼痛的作用效果。方法 我院胃肠外科在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2 月期间共接收了需要手术治疗的 88 例患者,以此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随参照组与干预组,前者进行常规护理服务,后者则开展全程连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患护理前后的疼痛评分,同时对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长进行对比。结果 较护理实施前,两组病患的疼痛评分均有明显改善( P<0.05 ),其中参照组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住院时长分别为 4.23±1.06 、 72.94±4.82 、( 26.42±4.72 ) d ,均明显差于干预组的 2.41±0.68 、 95.72±5.26 、( 13.82±2.24 ) d ,之间的对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 对于胃肠外科患者而言,采用全程连续性护理干预措施,改善医患关系,同时可使患者的疼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进而使病患的住院时间得以缩短,具有明显的临床促进效果。

  • 标签: 全程连续性护理干预 胃肠外科 术后疼痛 应用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鼻窦内窥镜辅助的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预防术后出血时采用连续褥式缝合技术替代传统的术后鼻腔填塞技术的疗效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7年 5月至 2019年 5月期间收治,施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患者 108例,将其随机分为缝合组与填塞组,其中缝合组 58例,填塞组 50例。两组患者均在鼻内镜辅助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缝合组术后采用 4-0薇乔线连续褥式缝合鼻中隔黏膜以预防中隔出血,填塞组患者术后采用膨胀海绵填塞鼻腔压迫止血。分别于术后第 1天和第 2天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1]( visual analogue scale , VAS)进行主观不适评分,同时比对两种止血方法的患者接受度、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第 1天、第 2天两组患者在鼻塞、头痛、口干、流泪、睡眠困难、 撤除填塞物时的疼痛感6个方面的 VAS评分均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两组患者在术后

  • 标签:
  • 简介: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服务的建设也趋于完善,其中军队干休所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如今,干休所医疗保健的对象老龄化较为严重,这使干休所医疗连续性保健服务的工作提高了难度,因此,为了能够使干休所的各项服务更加高效,其必须建立新型的医疗保健连续性的服务模式,从而使干休所机构各项医疗服务得到合理的整合,使其卫生服务更加具有连续性的特点。

  • 标签: 军队干休所 医疗连续性 保健服务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连续康复护理对其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8月 -2019年 8月间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 72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此次研究的 72例患者进行平均分组,一组为实施常规护理的常规组( n=36),另一组为实施连续康复护理的康复组( n=36),分析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以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康复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 97.22%)明显优于常规组( 80.56%),且生存质量评分也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 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连续康复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连续康复护理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估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接受连续康复护理对于膝关节功能恢复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遴选本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展开随机对照试验,纳选对象接受治疗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所选患者共计58例,采取方便抽样法均匀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应用连续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护理前,对照组、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为P

  • 标签: 连续康复护理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估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接受连续康复护理对于膝关节功能恢复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遴选本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展开随机对照试验,纳选对象接受治疗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所选患者共计58例,采取方便抽样法均匀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应用连续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护理前,对照组、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为P

  • 标签: 连续康复护理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感染科静脉留置针患者实施静脉治疗连续护理小组后,探究其应用后取得的效果。方法:择取2020年5月--2021年10月入医院感染科的患者70例为研究范例,以随机数表法作为分组依据,每组各纳入35例,连续组患者开展静脉治疗连续护理小组干预,常规组患者开展常护理干预。记录并探究组间护理价值。结果:连续组并发症占比高于常规组;续组中护士的各项考核评分均比常规组高,P<0.05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

  • 标签: 静脉治疗连续护理小组 感染科 静脉留置针
  • 简介:摘要:在维持人们生命健康方面,药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医疗行业当中,西药占据的比重比较大,经常会使用到药品。所以,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药品生产制造。对于西药制药来说,其技术工艺非常重要,包括合成,制剂,分析等多个环节,该过程属于一种化学反应过程,提高重视程度才可以确保生产质量和药效得到正常发挥。现阶段,我国西药制药技术的广泛发展。基于此,本文简述我国需要制药技术工艺的具体现状,并且深入分析常用的制药技术工艺,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西药制药 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