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标志物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200例乙肝患者的血清样本,并分别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和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并比较检测结果的符合率。结果: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在乙肝标志物检测符合率均明显高于荧光定量PCR法(P<0.05)。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和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的200份检测样本中,有184份样本的检测结果与患者实际病情符合,符合率为92.0%,有16份样本检测结果与患者病情不符,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验,有12份样本检验结果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结果相符,所占比重为75%;有4份样本检验结果与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相符,所占比重为25%,两种检查方法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在乙肝标志物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要高于荧光定量PCR法,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乙肝标志物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临床检验中应用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的实践效果。 方法 :于我院选取 98 例一年患有 自身免疫类疾病溶血性贫血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针对对照组患者临床检验应用放射免疫分析仪;针对观察组患者临床检验应用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从临床检验准确度、临床检验血红蛋白与免疫球蛋白含量指标对 2 组患者临床检验结果 予以分析。 结果 :对照组 复检人数 9 例( 18.36% ),准确度 40 例( 81.64% );血红蛋白含量( 130±3.29 ) g/L ,免疫球蛋白含量( 36±1.75 ) g/L ; 观察组 复检人数 3 例( 6.12% ),准确度 46 例( 93.88% );血红蛋白含量( 142±3.86 ) g/L ,免疫球蛋白含量( 52±1.12 ) g/L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 P < 0.05 )。 结论 :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在临床检验中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并且能为患者疾病的治愈起到促进作用,故而值得在临床检验中予以积极推广。

  • 标签: 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 放射免疫分析仪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 2018年 2月 -2020年 2月间收治的 50例肱骨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两组,即传统治疗组( n=25)与锁定钢板组( n=25)。传统治疗组予以传统钢板治疗,锁定钢板组予以锁定钢板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骨折愈合时间、 Neer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传统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相比,锁定钢板组患者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 Neer评分的数据情况明显更优( P<0.05)。与锁定钢板组患者相比,传统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螺钉松动、关节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高( P<0.05)。结论 对于肱骨端骨折患者来说,通过锁定钢板治疗方式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钢板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荧光定量 PCR对痰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效率。 方法:对2017.9~2019.9期间我院接收的 156例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收集其痰标本,分别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改良罗氏培养法、涂片染色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与改良罗氏培养方法、涂片染色法相比,荧光定量 PCR检测方法阳性检出率提升明显,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荧光定量 PCR对痰结核分枝杆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提升检出率。

  • 标签: 荧光定量 PCR 结核分枝杆菌 DNA 改良罗氏培养 涂片染色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改良电痉挛治疗( MECT)的患者记忆力损害及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 63例接收 MECT治疗前后记忆力水平变化。结果:经 MECT治疗 3次韦氏记忆力量表( WMS)显示患者总记忆商数较治疗前降低,而在治疗后 2周总记忆商数恢复到治疗前的水平。结论:采取 MECT治疗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可存在记忆力损害情况,但损害是暂时的,通常在结束后可逐渐恢复。

  • 标签: 改良电痉挛治疗 记忆力损害 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