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自体骨填充对于骨软骨缺损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48例骨软骨缺损患者,对患者进行关节镜下自体骨填充固定术治疗,比较治疗满意度及NRS评分。结果 48例患者,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患者分别2、12、34例,满意度为95.8%;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NRS运动及NRS休息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软骨缺损患者进行关节镜下自体骨填充固定术治疗,效果理想,可提高患者满意度,且可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因此,该诊断方法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自体骨填充 距骨软骨缺损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肺心病心衰治疗建议积极地处理原发病症,如果是慢性支气管炎感染急性加重或慢性阻塞性肺病引起,要扩张气管解痉,并且对心衰进行治疗,降低血管压力和心脏负荷。乌拉地尔是一种新型 α-受体阻滞剂,具有外周和中枢双重作用,在外周阻断突触后 α 1 -受体,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通过激活中枢与 5-羟色胺 -1A受体,使延髓心血管中枢交感反馈调节作用降低,其扩张血管同时不引起反射性心跳加速。临床上在抗感染、平喘、祛痰、利尿基础上,加用乌拉地尔疗效较好,作用迅速且较安全。    [关键词 ] 肺心病心衰;抗感染;平喘祛痰;乌拉地尔;疗效分析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TP(血清总蛋白)、GLU(空腹血糖)、24hUCFP(24小时尿液/脑脊液蛋白)、mALB(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损害诊断中临床价值。方法:于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39例糖尿病肾损害患者为研究主体,将纳入研究组,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39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给予两组TP、GLU、24hUCFP、mALB联合检测,记录并对比检查结果。结果: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TP、GLU、24hUCFP、mAL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损害临床诊断中,实施TP、GLU、24hUCFP、mALB联合检测可有效发现糖尿病肾病损害情况,可为疾病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TP GLU 24hUCFP mALB 联合检测 糖尿病肾损害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当前产科中采用产科护理来降低剖宫产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开始于2018年9月,结束于2020年9月,研究对象为这一期间本院产科收治产妇共88例,为了深入了解产科护理护理效果,本次研究采用对比方式进行,将两组患者按照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将常规护理方式应用在对照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将产科护理应用在观察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对比两组患者产后指标以及剖宫产率。结果:经过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符合统计学意义评判标准(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采用产科护理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剖宫产率,提高产妇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产科护理 自然分娩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无痛产妇自然分娩干预中应用自由体位分娩技术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8例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进行无痛分娩产妇,依据随机抽签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产妇未实施体位分娩,予以研究组进行自由体位分娩,比较两组分娩满意度、分娩疼痛与心理评分、产后不良事件情况以及产后并发症。结果:自由体位分娩研究组对分娩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度,未进行体位分娩对照组分娩心理与疼痛状况、第二产程时间高于研究组评分,研究组产妇产后发生不良事件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率,对照组发生并发症概率显著高于研究组,两组之间数据具有一定差异,表示存在临床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无痛分娩 自然分娩 自由体位 分娩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无痛产妇自然分娩干预中应用自由体位分娩技术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8例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进行无痛分娩产妇,依据随机抽签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产妇未实施体位分娩,予以研究组进行自由体位分娩,比较两组分娩满意度、分娩疼痛与心理评分、产后不良事件情况以及产后并发症。结果:自由体位分娩研究组对分娩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度,未进行体位分娩对照组分娩心理与疼痛状况、第二产程时间高于研究组评分,研究组产妇产后发生不良事件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率,对照组发生并发症概率显著高于研究组,两组之间数据具有一定差异,表示存在临床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无痛分娩 自然分娩 自由体位 分娩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时段:2019.12~2020.12,选择本院接收冠心病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分析,共计50例,分别实施常规心电图检查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检查结果、患者认可度。结果:分析检查结果,常规心电图检查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早搏二、三联律、早搏成对检出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患者认可度,和常规心电图检查相比,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评分更高,P<0.05。结论:实施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方法,对冠心病性心律失常患者具有提高诊断准确性效果,且患者认可度较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诊断水平,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 冠心病 心律失常 检出率 认可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影响。方法 :组内共选取了 7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为我院产科于 2019年 5月至 2020年 4月收治,符合入组标准,按照卡牌法将 74例患者随机分配为了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分别使用常规护理、产科护理新模式,每组 37例患者,并对比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满意度。 结果:应用产科护理新模式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33例, 4例剖宫产,自然分娩率 89.18%;而使用常规护理对照组,自然分娩、剖宫产例数分别为 23例、 14例,自然分娩率 62.16%,对比来看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更高,( P< 0.05)。其次,观察组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 24例、 11例、 2例,满意度 94.59%;对照组显效 20例,有效 9例,无效 8例,满意度为 78.37%,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在产科护理新模式下,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

  • 标签: 产科护理新模式 自然分娩 剖宫产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产科自然顺产孕妇中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医院产科收住 110例自然顺产孕妇,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5例。对照组孕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孕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个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以及总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产妇分娩 72h后 SAS评分以及分娩 24h、 72h后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个性化护理能显著缩短顺产产程,降低患者分娩焦虑和疼痛,有利于提高整体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产科自然顺产孕妇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自然分娩产妇中应用人性化护理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随机将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200例自然分娩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对照组(100例)对其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100例)对其进行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产程时间、出血量及产后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疼痛程度比对照组轻(P<0.05)。结论:自然分娩产妇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可缩短产妇产程,减少产后出血,缓解产后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妇 自然分娩 人性化护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自然分娩产妇中应用人性化护理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随机将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200例自然分娩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对照组(100例)对其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100例)对其进行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产程时间、出血量及产后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疼痛程度比对照组轻(P<0.05)。结论:自然分娩产妇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可缩短产妇产程,减少产后出血,缓解产后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妇 自然分娩 人性化护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自然分娩产妇临床护理要点及产后排尿功能评估。方法:将我院 2016.1到 2018.12 200例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全面组开展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满意水平;自然分娩产程时间、产后恢复正常排尿时间、产后住院时间;护理前后 SAS心理积分、 SDS心理积分、 VAS疼痛评分;尿潴留发生率。结果:全面组满意水平、 SAS心理积分、 SDS心理积分、 VAS疼痛评分、自然分娩产程时间、产后恢复正常排尿时间、产后住院时间、尿潴留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 P< 0.05。结论:自然分娩产妇实施全面护理效果确切。

  • 标签: 自然分娩产妇 临床护理要点 产后排尿功能
  • 简介:【摘要】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易于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地区易流行,常见于儿童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传染性极强。随着医疗水平进步,麻疹疫苗广泛使用,麻疹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随着人口变动、病毒耐药性改变等因素,对于麻疹控制与预防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提高。本文旨在根据晋江近年来麻疹流行性分析、结合我国麻疹现阶段流行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本市麻疹控制与预防。

  • 标签: 麻疹,疾病控制与预防,免疫控制,预防接种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渝东北一起某镇自来水厂库水水源污染案例。2019年9月20日18时,重庆万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一起某镇自来水厂库水水源水污染疫情报告,经现场环境卫生学调查,以及采集库水水源水及出厂水样品检测,判定本次库水水源污染事件系水质富营养化所致。本次库水水源水污染警示,虽无临床病人出现,但时值夏秋高温炎热天气,长时间水库养鱼与农村生活“三废”污染是库水富营养化主要原因,同时水库大量死鱼也与富营养化引起低溶解氧缺现象直接有关,建议各级有关部门要加大《环境保护法》宣传力度,广泛开展饮水安全知识宣传,增强人们环境保护意识,严禁水库水养鱼及农村生活“三废”污染水源,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卫生与生命安全,防制类似污染事件发生。

  • 标签: 库水水源 水质污染 农村居民 卫生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护理干预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焦虑和不良反应影响 。方法:选择 120 例自然分娩初产妇为试验对象,选择 单双号随机化分组 ,各 60 例, 分别选择全面性护理、常规护理 。结果:观察组 SAS 评分( 18.66±1.44 )分、 VAS 评分( 20.12±2.68 )分、 并发症发生率 ( 1.67% )低于对照组, 产后 2 小时出血量( 151.32±25.96 ) mL 、产后 24 小时出血量( 214.03±28.95 ) mL 少于对照组 ( P < 0.05 ) 。结论:对自然分娩初产妇实施全面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降低不良反应,缓解焦虑情绪 。

  • 标签: 护理 初产妇 自然分娩 焦虑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应用无保护助产护理,对无保护助产护理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自然分娩初产妇 100例,时间: 2017年 2月 ~2018年 2月,分别予以会阴保护法助产、无保护助产护理,对应组别:对照组、研究组。对组间会阴疼痛评分、会阴 3度裂伤发生率、产后并发症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会阴疼痛评分、会阴 3度裂伤发生率、产后并发症率均比对照组更低, P均< 0.05,指标差异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无保护助产护理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应用效果显著,可以降低产妇产后并发症率,减轻会阴疼痛感。

  • 标签: 初产妇 自然分娩 无保护助产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保护助产护理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应用价值。方法:将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6月本院妇产科收治 92例初产妇纳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所选初产妇分为研究组 46例和对照组 46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手段,给予研究组无保护助产护理,并对两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初产妇会阴完整率为 82.61%,显著高于对照组 19.57%, P< 0.05。研究组初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10.87%,显著低于对照组 34.78%, P< 0.05。结论: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应用无保护助产护理,不仅能保护会阴组织,而且能降低产后病发率,值得在产科临床中着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无保护助产护理 初产妇 自然分娩 应用价值 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