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估于机械通气撤机中应用超声评分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于重症医学科中采取机械通气的患者40例展开对照研究,均采取床旁超声检查,详细记录厚度、双侧运动幅度、相关浅快呼吸指数,按照撤机状态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为撤机失败(11例),观察组为撤机成功(29例),分析评估机械通气撤机的预测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增厚率、双侧运动幅度、D-RSBI等指标数值对比差异显著,对比结果为P

  • 标签: 膈肌超声评分 机械通气 撤机 预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痉挛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价值。 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 2017.06 到 2019.06 时间段内诊治的 80 例面痉挛患者,划分为 A 组和 B 组,各 40 例。患者均施以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但 A 组采用常规护理, B 组采用围术期综合护理,对比各组总有效率、护理总满意度。 结果: A 组总有效率为 75.00% , B 组为 92.50% ,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 B 组护理总满意度为 87.50% , A 组为 67.50% ,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针对面痉挛患者,于微血管减压术的基础上联合围术期综合护理,既可增强总有效率,还可提高护理总满意度,应加大推广力度。

  • 标签: 微血管减压术 面肌痉挛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痉挛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某院在45例行显微血管减压术的面痉挛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22例,研究组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做比较。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0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91%,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行显微血管减压术的面痉挛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手术过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并实现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面肌痉挛 显微血管减压术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直径的内热针对家兔骨骼慢性损伤筋膜微血管血流速度的影响 。 方法 选 4 0只家兔, 造成左下肢 股二头慢性骨骼损伤模型, 随机分为 4 组,治疗 1 组 10只, 针直径 0.5mm ; 治疗 2 组 10只, 针直径 1.1mm ; 模型对照 组 10 只 和正常对照 组 10 只。治疗 1 组、 治疗 2 组 使用相应 直径内热针进行内热针治疗;模型对照组和正常组不进行干预。 生物显微镜下观察内热针治疗(时间 20分钟)前后各组 目标血管血液流动情况。对各组相应肌肉组织取材,进行 HE 染色。 统计分析各组 血流速度 变化并 进行各组间的方差分析 ,电镜下观察肌肉组织 HE 染色结果。 结果 治疗 1 组治疗前后血流速度为 [0.205±0.137 ( mm/s)] 、 [0.308±0.203 ( mm/s ) ], 治疗 2 组分别为 [0.198±0.103(mm/s)] 、 [0.439±0.129(mm/s] ,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 0.01 ;正常组和模型对照组前后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各组间血流速度改变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 < 0.05 。各组间治疗 2 组血流速度变化最大。肌肉组织 HE 染色结果表现两组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瘢痕样组织范围较小,肉芽组织再生较多。

  • 标签: 内热针 软组织损伤 血流速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盆底功能锻炼与电刺激联合治疗盆底功能障碍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筛选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67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采取上述联合方案作为重点观察方案)和对照组(33例,采取盆底功能锻炼作为对照观察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盆底力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盆底力均发生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盆底力改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5.88%)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6.36%),P<0.05。结论:围绕盆底功能障碍的病程进行与转归,设计具有个体性和对向性的功能锻炼方案开展复健训练的同时,配合电刺激疗法,可大大改善病人的盆底力,减少压力性尿失禁和其他不良症状发生,值得广大患者信赖,医师推广与采纳。

  • 标签: 盆底肌功能锻炼 肌电刺激 盆底功能障碍 功能恢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产后盆底功能锻炼对产妇 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自然分娩的产妇 106 例 ,抽签法 分观察组(产后盆底功能锻炼) 与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各 53 例 ,比较两组产后生活质量与康复效果 。结果:观察组 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社会关系与独立关系评分较对照组高,康复有效率较对照组高, P < 0.05 (具统计学差异) 。 结论 :对 自然分娩产妇实施盆底功能锻炼能改善产后生活质量且提高康复效果,降低并发症率, 值得 推荐 。

  • 标签: 盆底肌功能锻炼 盆底肌 自然分娩 康复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温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9月至2020年11月间收治的7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采用温针灸配合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肢体功能。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FMA上肢以及下肢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使用温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效果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加强肢体改善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 标签: 温针灸 康复训练 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经尿道良性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护理要点。 方法 : 选取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收治的 42 例经尿道良性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21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患者护理效果、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及护理指标。 结果 : 实验组患者好转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 P < 0.05 ),且实验组患者护理前的心理状态评估情况对比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一例 6岁5个月 儿童并四肢挛缩患儿在超声引导下成功留置PICC导管的护理体会。四肢挛缩患儿在置管前进行充分地评估,置管过程中采用特殊方法:穿刺侧手臂采用特殊体位摆放,纵切方法扩皮,利用指压法预防导管颈内静脉,心电定位导管尖端位置是置管成功的关键,降低了导管的异位率,缩短置管时间,减轻患儿的痛苦,置管后良好的护理保证了导管的正常使用。

  • 标签: 四肢挛缩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护理
  • 简介:1背景技术第三代高性能战斗机是一种重型、远程、超音速、全天候飞行机种,具有持续高载荷、高载荷增长率性能,除容易引起意识丧失外,也容易导致飞行员颈部疲劳,甚至损伤。头颅的重量是人体的7.7%,飞行员头盔重量1.5~3.0kg,若再加上面罩及软管的重量,在正加速度作用时,头部的重量经常有35~40kg,当高载荷作用于头部达9G时,压在头部的重量可达70kg;颈椎受到的力矩非常大,使颈部活动受限。头盔重量与高载荷联合作用,加之长时间及长距离飞行引起颈疲劳,易造成颈椎延伸过度而发生颈部损伤。

  • 标签: 训练器 NMT 设计 颈肌 Ⅰ型 高性能战斗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应用护理干预对膀胱痉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于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8月这一期间,选取本院收治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 86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 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膀胱痉挛发生率、膀胱冲洗时长、尿管留置天数与住院天数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膀胱痉挛发生率 9.30%,和对照组的 27.91%相比较低( P<00.05);观察组膀胱冲洗时长、尿管留置天数与住院天数均比对照组少( 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 97.67%,比对照组的 76.74%更高( 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应用护优质理干预,可降低膀胱痉挛发生率,缩短膀胱冲洗、置管留置的时间,减少住院天数,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护理干预 膀胱痉挛发生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患者进行针灸推拿及康复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 取本院 2019 年 03 月 -2020 年 03 月 收治的72 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 开展本次试验 研究,选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 对照组 和观察组两组,各 36 例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 ,观察组行 针灸推拿及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 Barthel)指数、自行运动能力( FMA)评分和肌肉萎缩程度( M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 P< 0.05 );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明显偏高 ( P< 0.05 )。 结论 给予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 针灸推拿及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中风 痉挛性瘫痪 针灸推拿 康复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改良电痉挛治疗( MECT)的患者记忆力损害及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 63例接收 MECT治疗前后记忆力水平变化。结果:经 MECT治疗 3次韦氏记忆力量表( WMS)显示患者总记忆商数较治疗前降低,而在治疗后 2周总记忆商数恢复到治疗前的水平。结论:采取 MECT治疗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可存在记忆力损害情况,但损害是暂时的,通常在结束后可逐渐恢复。

  • 标签: 改良电痉挛治疗 记忆力损害 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选出本院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间收治的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对象,抽选出本院收治的80例患者后,以简单随机法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康复护理。对比两组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干预前后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简易上肢功能评分量表(STEF)。结果:干预前,2组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FMA、STEF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FMA、STEF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采取康复护理治疗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明显改善,治疗作用显著。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梗死 上肢痉挛性偏瘫 上肢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