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科病房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并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处理,使发生护理风险的几率降低,使医患纠纷减少。方法:对呼吸科的患者接受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结果:呼吸科中氧中毒、压疮、跌倒或坠床等都属于常见的护理风险。结论:对呼吸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只要有效地管理风险,就可以使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得到保证,使患者与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    关键词:呼吸科;护理风险;处理方法    在我国,使人民健康受到危害的一种常见病就是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在最近几年,由于环境污染与人口老龄化严重,导致呼吸科疾病的病发率增高 [1]。所有可能在护理过程中发生在患者身上的不安全事件都属于护理风险。呼吸科患者具有的特点一般包括病情反复且多变、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年龄大等,一些会危害患者的意外伤害很可能在住院期间发生,在全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承担的风险与责任都十分重大。分析呼吸科病房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并采用相应方法进行处理,能够预防护理风险出现。使医患纠纷减少。     1 呼吸科中常见的护理风险     1.1 氧中毒    肺炎可能会引起肺不张、肺水肿与实变,进而造成肺内动脉分流性缺氧与血流或通气比例失调,由于分流静脉血的氧合不会因氧流而增加,例如氧流量低于 20%时,为纠正缺氧可吸入超过 50%的高浓度氧;但是如果大于 50%,就可能疗效不佳,这种高浓度氧被长期吸入时就会导致氧中毒。如果患者不伴二氧化碳潴留及缺氧,吸氧时需要给予其氧流量大于 35%的高浓度氧,但需要控制吸入的氧浓度不大于 50%,避免氧中毒 [2]。     1.2 压疮    呼吸科的患者经常保持端坐卧位、半坐卧位或坐位等强迫体位,身体会下滑,当髋骨移动时,其相邻组织也会移动,因床单与皮肤之间存在摩擦力,会无法移动皮肤与皮下组织,出现的剪力会拉开组织,损伤深层皮肤组织,造成压疮。 部分患者出现二氧化碳潴留、呼吸衰竭,有明显的呼吸困难与大量出汗,皮肤经常有潮湿的表现,出现压疮。作为慢性病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发病具有反复性,患者长期卧床,营养情况不佳,个别肿瘤患者甚至全身水肿,皮肤弹性下降,有低蛋白症状,受压时很可能导致压疮。     1.3 跌倒或坠床    导致呼吸科住院患者跌倒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年龄,因为其患病人群以中老年人居多,特别是老年人,其跌倒致死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患者各脏器的功能也会因其年龄增长而减退,其感觉反应能力、认知能力、体力与心肺功能等都会下降,很可能发生跌倒事件。另外患者在 COPD急性加重期会经常出现气促明显、心累、低氯血症、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而且会因活动而加重。因此患者必须谨遵医嘱,坚持卧床休息,习惯大小便在床上进行,但一些患者可能不习惯如此,或因高估自己的活动能力,且不愿麻烦家属和护理人员,经常自己下床解便,从而跌倒。若患者已经超过 2周在卧床休息,其体质下降,眩晕很可能在起床后出现,从而跌倒。除了这些症状,一些患者还会明显咯痰和咳嗽。同时为了协助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止血,镇定剂就是常用药物,增加患者跌倒的频率。最后,风险因素还包括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职业素养、专业技能等。因为老年人在呼吸科的患者中占大多数,为避免跌倒或坠床,年龄超过 65岁的患者必须使用危险因子评估表做评估,且新入院的患者应完成压疮评估、入院首页评估,并签订吸氧告知书与离院责任书,并且有许多输液、发放药物类的工作,但一些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没有详细告知患者评估单内容,只是让其填写,造成患者与家属的不重视。     2 处理呼吸科常见护理风险的方法     2.1 氧中毒风险处理    对于氧疗原则应严格掌握,尤其当患者伴有明显二氧化碳潴留且缺氧,在氧疗时需要持续低流量( 2L/分)、低浓度( 25-29%)的给氧。护理人员需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告知入院患者氧疗注意事项,且签字确认,经常巡视病房,保证以准确的流量与浓度供氧。     2.2 压疮风险处理    评估新收患者可能压疮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危重患者,采用 Braden量表评估病情危重患者每天的病情变化,以防发生压疮。床单需保持干燥、蒸汽、清洁,若衣裤汗湿需及时更换,皮肤要勤擦洗,保持干燥、清洁;使患者 1-2h翻一次身,若患者病情危重,不宜翻身,需用纱布或棉质秋衣自制软枕每隔 1h垫在足跟、腰或肩部,使局部受压情况得到缓解,减少患者承受的压力;患者的饮食以易消化、高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食物为主,加强营养,不免发生压疮。若已有压疮,需勤交接班,积极有效护理,促进愈合 [3]。     3 结语    作为护理行业的一种,护理行业所承担的责任与风险都很高,因为医疗技术的局限性、疾病的不可预见性与复杂性,以及护理职业的特殊性,导致风险率居高不下。目前医院的呼吸科中存在较高的医疗风险,医患纠纷很容易出现在该科室,对呼吸科护理患者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并评估以及有效管理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建立良好医患关系,使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得到保证。护理工作的过程是动态而连续的,尤其在现代医疗中应用了许多高新技术,也逐渐加大了护理工作的难度与风险,所以必须建设风险文化。护理人员应有效评估风险,并以其结果为依据控制好各个环节,采取积极措施对潜在风险进行预防,实现减少或避免风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覃朝晖,于普林,乌正赉畅老年人跌倒研究的现状及进展 [J].畅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2, 24( 9): 711-714.     [2] 金丽霞,汤淑芳,施丽华,等畅骨科患者眩晕现象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J].畅中华护理杂志, 2013, 35( 3): 157.     [3] 牛文忠,李江,翟庆燕,等畅军队实行防制急性高原病工作标准化 15成绩回顾 [J].畅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2, 24( 3): 157-159.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综合护理干预老年高血压的效果实施对比。方法 本研究中重点选取了2019年2月至2020年7月期间在我院中进行老年高血压治疗的88例患者治疗资料实施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之间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水平情况和护理后依从性。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对比之后不具有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均高于观察组,组别数据进行对比后具有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依从性低于观察组,组别数据进行对比后具有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老年高血压患者期间,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可以对患者护理依从性进行提高,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老年高血压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风险管理用于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本院妇产科就诊的患者 3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 n=150)及观察组( n=150),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常规护理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分析组间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 P< 0.05);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风险管理用于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效果。

  • 标签: 风险管理 妇产科 护理管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 法:将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在医院呼吸内科进行治疗的 1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随机分成观察组( 92例)与对照组( 92例),对照组患者对其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在行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再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分别对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 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同时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呼吸内科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内科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内科患者 104例为研究对象,住院时间为 2018年 1月 ~2018年 12月,根据住院时间将患者随机分为 2组,对照组( n=52)和观察组( n=52)。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效果以及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100.0%)高于对照组( 86.5%), 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通过对内科住院患者使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方式,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患者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我院在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内科 护理风险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病房护理中应用风险标识的效果展开分析和探讨。方法:遵循硬币法将112例受治于我院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予以A组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护理风险标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B组患者干预期间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患者;B组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较A组患者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对老年住院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应用护理风险标识能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其护理满意度,更好确保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

  • 标签: 风险标识 老年病房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综合护理法应用在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影响。方法:搜集到我院治疗的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86例,通过不同的护理法分成两组,43例对照组实行常规干预法,43例观察组则采取综合干预法。结果:结果发现,对照组患者的生活和运动能力评分低于观察组,数据差异显著;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满意程度(P<0.05)。 结论:对本院接收的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脑卒中 运动能力 继发癫痫 综合护理 生活能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康复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4月入院的9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47例一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的三种并发症发生率都显著小于对照组(p值<0.05)。 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冠心病并发症发作几率,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 标签: 综合康复护理 冠心病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护理风险安全管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10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血液透析病例68例,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及对照两组(各34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同时完善护理风险安全管理,就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自我管理能力水平进行评定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安全管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有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风险安全管理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护理风险安全管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10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血液透析病例68例,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及对照两组(各34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同时完善护理风险安全管理,就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自我管理能力水平进行评定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安全管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有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风险安全管理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综合医院门诊护理管理的不良因素以及改进措施。方法 选择 2018年 3月 -2019年 1月间我院门诊护理管理出现的不良事件 30例,根据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种类、内容以及处理结果进行分析,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相关改进措施。结果 通过实施针对性的相关改进措施后,我院门诊护理管理出现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 通过科学、有效的改进措施,可有效降低综合医院门诊护理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管理工作的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综合医院 门诊 护理管理 不良因素 措施
  • 简介:【 摘要 】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围术期的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 2017 年 6 月至 2018 年 9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病患 76 例,按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 38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患者主演时间及 VAS 疼痛评分、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的 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 VAS 评分优于对照组( P < 0.05 ); 干预组的不良发率 7.89% ,少于对照组 28.95% ( P < 0.05 );干预组护理满意度 92.11% ,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 71.05% ,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围手术期效果良好,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脊柱骨折 围术期 综合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医院收治的82例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视力值、血糖水平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给予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 老年患者 糖尿病性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医院收治的82例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视力值、血糖水平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给予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 老年患者 糖尿病性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营养风险评估及综合护理应用于老年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中的作用效果。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为研究时间区间,选取60例老年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展开分析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n=30,实施营养风险评估及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营养风险评分、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营养风险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SAS和SDS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没有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SAS、SDS水平护理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较低,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老年消化系统疾病 营养风险评估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并评价其在重症护理查房中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前后重症病房的患者各 5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将实施前为对照组 50例,实施后为实验组 50例。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阶段的护理工作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 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 70.00%。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模式 重症护理查房 重症病房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干预立项,探析护理风险干预措施的临床实施对患者生理状态的改善影响。方法:研究样本收录时间段为2019年4月到2021年2月,以该时段在院的5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样本,其中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25例纳入对照组,接受护理风险干预的25例纳入观察组,对比分析组间调研数据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32.00%,对照组患者护理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8.00%(P<0.05);干预后观察血气指标数据较之对照组同项数据均存在显著的数据差异(P<0.05)。讨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病情干预中,基于医疗干预措施的实施,联合护理风险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生理状态的改善,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提升,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护理风险干预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康复仪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泌乳效果的影响及措施。方法:将我院 2018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间收治的 86例顺产产妇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43例产妇采用产后康复仪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 43例产妇采用产后康复仪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产妇经过产后康复仪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后首次泌乳时间和泌乳量均高于对照组产妇,说明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观察组产妇的 不良事件发生率(74.4%)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 95.3%)。 结论:对顺产产妇采用产后康复仪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产妇的护理效果,降低产妇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提高产妇的生存质量,临床效果显著,产妇泌乳状况明显好转,产妇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研究证明在对顺产产妇中应用产后康复仪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产后康复仪联合综合护理干预 产妇泌乳效果 影响及措施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老年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用他克莫司治疗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接收的老年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患者中抽取50例进行研究,回顾病例,以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组样本均25例。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用他克莫司治疗,就两组治疗效果、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效果:实验组96.0%高于对照组72.0%(P<0.05);血清白蛋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文所选80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接收的四肢创伤骨折手术患者,时间选自2020年5月-2021年5月,随机分组,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1h、术后12h、术后1d和术后2d疼痛评分方面,观察组更低,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

  • 标签: 四肢创伤骨折 综合护理 疼痛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