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 ICU 护士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6 月所在职的 60 例 ICU 护士 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护士进行 睡眠质量调查,统计分析出影响睡眠质量相关因素。 结果 60 例 ICU 护士 在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入睡时间评分上数据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在睡眠障碍、日间功能评分上 数据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60 例 ICU 护士 各年龄段睡眠质量好例数为 7 例,占比 11.7% ,睡眠质量差例数为 36 例,占比 60% ,其他为睡眠质量一般, 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结论 ICU 护士由于工作压力、家庭原因等因素,导致出现睡眠障碍不良表现,从而影响护士生活质量、护理质量以及工作效率等,应加强护理人员睡眠质量管理,提高护士睡眠质量。

  • 标签: ICU 护士 睡眠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随着中国人口的增加和中医药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一些野生中药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这对我国的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障碍,对稀缺的中草药进行人工栽培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但是如果进行栽种以及如何保证人工栽种的中草药的质量就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现在中药资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中药资源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和为相关的从业人员一点参考。

  • 标签: 中药资源发展问题 人工栽种 解决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注射室静脉采血的工作质量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门诊注射室的护理人员8名,对其打印粘贴标签及静脉采血的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并向该期间的静脉采血患者发放调查问卷表,搜集此类患者对门诊注射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经研究发现,不同护士之间在打印粘贴标签及静脉采血的时间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静脉采血患者对门诊注射室护理工作的技术水平、健康教育、服务态度和注射室环境方面较为认可,其满意度分别为(96.00%)、(95.00%)、(93.50%)和(90.00%)。但患者对等候时间方面并不认可,满意度仅为(72.50%)。结论:根据门诊注射室静脉采血的工作现状,利用灵活弹性的排班制度、完善护理人员培训机制和转变服务理念等措施,可以使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显著增强,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令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以提高。

  • 标签: 门诊注射室 静脉采血 质量调查
  • 简介:【摘要】本调查应用职业心理紧张调查表和职业紧张影响因素调查表,对驻新疆博乐市某部250名军人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军官的职业心理紧张程度高于战士;认知方式职业心理紧张程度密切相关,消极、被动的认知方式组的职业心理紧张程度较高;不被重视、不胜任工作、工作不满意、人际关系不良是军人的重要心理紧张源;立即处理、寻求社会支持、转移注意力、重新调整是军人应对紧张的有效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 ICU护理中的使用效果。方法 任意抽选 60名于 2017年 3月至 2018年 10月接收的 ICU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看护资源划分模式分为考察组、对照组。对考察组 ICU病人,根据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对对照组 ICU病人采取平均划分。对二组病人的住院时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看护满意程度进行考察。结果 对照组相比较,参考评分系统划分看护资源的考察组病人在所考察项目中表现更优。相关指标的组间比较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区别( P< 0.05)。结论 ICU护理评分系统可以对病人恢复产生积极效果。因而,其是一种值得在临床推广的资源划分模式。

  • 标签: ICU护理评分系统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科病房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并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处理,使发生护理风险的几率降低,使医患纠纷减少。方法:对呼吸科的患者接受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结果:呼吸科中氧中毒、压疮、跌倒或坠床等都属于常见的护理风险。结论:对呼吸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只要有效地管理风险,就可以使护理质量护理安全得到保证,使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    关键词:呼吸科;护理风险;处理方法    在我国,使人民健康受到危害的一种常见病就是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在最近几年,由于环境污染与人口老龄化严重,导致呼吸科疾病的病发率增高 [1]。所有可能在护理过程中发生在患者身上的不安全事件都属于护理风险。呼吸科患者具有的特点一般包括病情反复且多变、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年龄大等,一些会危害患者的意外伤害很可能在住院期间发生,在全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承担的风险责任都十分重大。分析呼吸科病房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并采用相应方法进行处理,能够预防护理风险出现。使医患纠纷减少。     1 呼吸科中常见的护理风险     1.1 氧中毒    肺炎可能会引起肺不张、肺水肿实变,进而造成肺内动脉分流性缺氧血流或通气比例失调,由于分流静脉血的氧合不会因氧流而增加,例如氧流量低于 20%时,为纠正缺氧可吸入超过 50%的高浓度氧;但是如果大于 50%,就可能疗效不佳,这种高浓度氧被长期吸入时就会导致氧中毒。如果患者不伴二氧化碳潴留及缺氧,吸氧时需要给予其氧流量大于 35%的高浓度氧,但需要控制吸入的氧浓度不大于 50%,避免氧中毒 [2]。     1.2 压疮    呼吸科的患者经常保持端坐卧位、半坐卧位或坐位等强迫体位,身体会下滑,当髋骨移动时,其相邻组织也会移动,因床单皮肤之间存在摩擦力,会无法移动皮肤皮下组织,出现的剪力会拉开组织,损伤深层皮肤组织,造成压疮。 部分患者出现二氧化碳潴留、呼吸衰竭,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大量出汗,皮肤经常有潮湿的表现,出现压疮。作为慢性病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发病具有反复性,患者长期卧床,营养情况不佳,个别肿瘤患者甚至全身水肿,皮肤弹性下降,有低蛋白症状,受压时很可能导致压疮。     1.3 跌倒或坠床    导致呼吸科住院患者跌倒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年龄,因为其患病人群以中老年人居多,特别是老年人,其跌倒致死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患者各脏器的功能也会因其年龄增长而减退,其感觉反应能力、认知能力、体力心肺功能等都会下降,很可能发生跌倒事件。另外患者在 COPD急性加重期会经常出现气促明显、心累、低氯血症、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而且会因活动而加重。因此患者必须谨遵医嘱,坚持卧床休息,习惯大小便在床上进行,但一些患者可能不习惯如此,或因高估自己的活动能力,且不愿麻烦家属和护理人员,经常自己下床解便,从而跌倒。若患者已经超过 2周在卧床休息,其体质下降,眩晕很可能在起床后出现,从而跌倒。除了这些症状,一些患者还会明显咯痰和咳嗽。同时为了协助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止血,镇定剂就是常用药物,增加患者跌倒的频率。最后,风险因素还包括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职业素养、专业技能等。因为老年人在呼吸科的患者中占大多数,为避免跌倒或坠床,年龄超过 65岁的患者必须使用危险因子评估表做评估,且新入院的患者应完成压疮评估、入院首页评估,并签订吸氧告知书离院责任书,并且有许多输液、发放药物类的工作,但一些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没有详细告知患者评估单内容,只是让其填写,造成患者家属的不重视。     2 处理呼吸科常见护理风险的方法     2.1 氧中毒风险处理    对于氧疗原则应严格掌握,尤其当患者伴有明显二氧化碳潴留且缺氧,在氧疗时需要持续低流量( 2L/分)、低浓度( 25-29%)的给氧。护理人员需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告知入院患者氧疗注意事项,且签字确认,经常巡视病房,保证以准确的流量浓度供氧。     2.2 压疮风险处理    评估新收患者可能压疮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危重患者,采用 Braden量表评估病情危重患者每天的病情变化,以防发生压疮。床单需保持干燥、蒸汽、清洁,若衣裤汗湿需及时更换,皮肤要勤擦洗,保持干燥、清洁;使患者 1-2h翻一次身,若患者病情危重,不宜翻身,需用纱布或棉质秋衣自制软枕每隔 1h垫在足跟、腰或肩部,使局部受压情况得到缓解,减少患者承受的压力;患者的饮食以易消化、高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食物为主,加强营养,不免发生压疮。若已有压疮,需勤交接班,积极有效护理,促进愈合 [3]。     3 结语    作为护理行业的一种,护理行业所承担的责任风险都很高,因为医疗技术的局限性、疾病的不可预见性复杂性,以及护理职业的特殊性,导致风险率居高不下。目前医院的呼吸科中存在较高的医疗风险,医患纠纷很容易出现在该科室,对呼吸科护理患者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并评估以及有效管理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建立良好医患关系,使护理质量护理安全得到保证。护理工作的过程是动态而连续的,尤其在现代医疗中应用了许多高新技术,也逐渐加大了护理工作的难度风险,所以必须建设风险文化。护理人员应有效评估风险,并以其结果为依据控制好各个环节,采取积极措施对潜在风险进行预防,实现减少或避免风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覃朝晖,于普林,乌正赉畅老年人跌倒研究的现状及进展 [J].畅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2, 24( 9): 711-714.     [2] 金丽霞,汤淑芳,施丽华,等畅骨科患者眩晕现象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J].畅中华护理杂志, 2013, 35( 3): 157.     [3] 牛文忠,李江,翟庆燕,等畅军队实行防制急性高原病工作标准化 15成绩回顾 [J].畅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2, 24( 3): 157-159.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制定整改措施,促进护理质量和保障能力的提升。方法:采用回顾性的调查分析对700例疗养员发放问卷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护士的护理质量相较于对照组有显著提升,护理训练和护理科研成效等显著提高。结论:护理满意度调查的实施,促使护理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促进了疗养中心护理质量的提升。[1]疗养中心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疗养房的硬件设施投入力度,切实提高疗养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疗养中心 护理 服务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综合医院门诊护理管理的不良因素以及改进措施。方法 选择 2018年 3月 -2019年 1月间我院门诊护理管理出现的不良事件 30例,根据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种类、内容以及处理结果进行分析,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相关改进措施。结果 通过实施针对性的相关改进措施后,我院门诊护理管理出现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 通过科学、有效的改进措施,可有效降低综合医院门诊护理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管理工作的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综合医院 门诊 护理管理 不良因素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献血者对本地区无偿献血现有纪念品和后期纪念品的侧重方向的意见和建议,适时掌握献血者对献血纪念品的意向,以便更好地优化无偿服务工作的方式,丰富无偿献血服务工作内涵。方法 制定统一的格式化调查问卷,选取 2019年辖区内固定采血点、县区固定采血点、县区流动采血点、高校团体、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等随机参加无偿献血的献血者作为调查对象,并对在规定时间内收回调查问卷作为统计分析源进行处置。结果 对收回的 366份有效调查问卷的统计,献血者对纪念品需求意向表现为注重实用价值、实用性和对生活用品感兴趣。结论 无偿献血纪念品是采供血机构对于感谢无偿献血者爱心奉献的小馈赠物,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发展,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纪念品的需求则有了新的要求,虽然无偿献血纪念品不应是献血服务的主流,但是对于无偿献血纪念品的意向合理化满足,以夯实无偿献血服务内涵,对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无偿献血 纪念品 分析 需求
  • 简介:【摘要】 1、目的 调查驻疆某部军官职业倦怠焦虑、抑郁的关系。 2、方法 选取驻乌鲁木齐市某部 265名军官进行职业倦怠感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分分析。 3、结果 男女军官 SAS及 SDS总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军官 MBI-HSS的情感衰竭维度分为( 1.93±1.15)分,去人性化维度分为( 1.71±0.79)分,低成就感维度分为( 2.95±1.69)分。男军官的 MBI-HSS去人性化分显著高于女军官( P< 0.01);男军官的 MBI-HSS去人性化分显著高于女军官( P< 0.01),情感衰竭和低成就感维度分虽低于女军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4、结论 军官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及职业倦怠,且男军官较女军官严重。焦虑、抑郁水平高,可能提示着职业倦怠水平高。

  • 标签: 军官 工作倦怠感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管理中心护士科研能力现状培训需求。方法:纳入健康管理中心所有护士,共74名,其中不包括休假、病假满一年的护士,应用护士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对护士科研能力以及培训需求作进一步调查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调查中发现,护士科研能力普遍较低,74名护士自评调查中高水平仅占比10.81%,科研能力评分明显低于常模分值(P<0.05);护士对护理科研相关知识具有明确的培训需求,其中统计分析需求位列前5的主要包括科研选题、分析材料、应用统计学分析、申报课题以及收集资料。结论:对健康管理中心护士科研方面实施政策引导,同时构建相应的培训平台予以针对性的措施,促进护士科研水平提升,提高健康管理中心整体护理质量。

  • 标签: 健康管理中心 护士 科研能力 培训需求
  • 简介:[摘要 ] 目的:调查了解中国驻东非吉布提务工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随机整群抽取驻东非吉布提某建筑公司务工人员 186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对进驻吉布提第 3天,第 30天、第 90天、第 180天和第 360天 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并分析其差异。结果:驻非洲务工人员第 3天、 60天、 90天、 180天和 360天 SCL-90筛查阳性率分别为 4.30%、 7.10%、 9.30%、 18.23%和 13.71%,驻吉布提第 180天阳性率最高,且显著高于进驻第 3天( P< 0.05)、第 60天( P< 0.05)、第 90天( P< 0.05)和第 360天( P< 0.05)。驻吉布提务工人员第 30天 SCL-90总均分、躯体化、抑郁和敌对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第 3天;第 90天 SCL-90总均分、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和敌对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第 3天( P< 0.05 , P< 0.01)、第 60天( P< 0.01);第 180天 SCL-90总均分、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恐惧和敌对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第 30天( P< 0.05 , P< 0.01);第 360天 SCL-90总均分、躯体化和恐惧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第 3天、第 60天和第 90天;但低于第 180天,呈下降趋势;恐怖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第 3天( P< 0.05 , P< 0.01)、第 60天( P< 0.01)、第 90天( P< 0.01)、第 180天( P< 0.01)。不同时间节点的其他因子分值比较,差异不显著( P> 0.05)。结论:驻非洲吉布提务工人员心理健康水平随其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必须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

  • 标签: [ ] 非洲务工人员 热带沙漠气候作业 心理健康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对其临床价值进行综合性评价。方法:随机选取我院 2018年 1月— 2018年 12月 期间收治的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顺序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 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提示依达拉奉治疗联合常规对症治疗方案具有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治中,除常规的微循环改善以及抗凝治疗方法外,结合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伴随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给高校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对当前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尽管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很多资源的利用效率依然偏低,所以重视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研究和实践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实用药物学基础》为例,分析研究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过程中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 标签: 精品资源共享课 互动平台 《实用药物学基础》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调研分析了目前社会中对药品服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分析了其岗位能力,并对新时期药品服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 标签: 药品服务与管理 岗位能力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 解析医院采用 人性化管理 方案 的 实际效用和评估意义。 方法: 挑选 201 8 年 1 月~ 2019 年 4 月 本院 就诊的患者 作为本次解析的分析对象,总共 95 例。 依据受护方案的不同将其分别定为对照组和 观察 组。对照组 46 例,采取 常规 护理方案; 观察组 49 例 , 采用人性化管理方案。 对比分析两组管理的护理效果与病患的满意度 。 结果: 解析 两组病患对其接受的护理方案的评价程度后 , 发现 观察组 相较于对照组 ,观察组 总满意度 更高 ( P < 0.05 ), 观察组的各项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 ( P < 0.05 )。 结论: 医院在采取使用人性化管理方案后均能提升 护理人员 的护理水平、效率和质量,与此同时相对于 提升 病患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有极大帮助, 说明 该 方案在临床推广上的意义价值较大。

  • 标签: 人性化管理 护理质量 医院管理 满意度 护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