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血液样本检测不合格影响因素,讨论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本院在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间采血的1788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血检样本,共368例,平均分成16份,每份23例,对比不同条件下血液样本指标检测水平,研究影响因素。结果 温度在25℃,末梢采血,不合理添加抗凝剂的条件下,相较于4℃、静脉采血和合理添加抗凝剂情况,K+和PHB水平显著更高,pH则显著更低(P<0.05);患者非空腹、服过药、胆固醇和胆红素较高,相较于空腹、未服药、胆固醇和胆红素正常水平,K+、PH和PHB水平明显更高(P<0.05);24h送检的血液样本,TP、ALT和TG水平明显高于0h送检(P<0.05)。结论 影响临床血液样本检测不合格因素较多,应依照相关制度落实检测要求,避免患者血液样本准确率受到影响。

  • 标签: 血液样本 不合格因素 应对措施
  • 简介:【摘 要】现代人加大对口腔健康的关注,对自己的牙齿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牙科也受到广泛的关注。随着种植牙技术不断发展,原有的种植牙过程中的部分问题也被消除,患者的牙齿修复效果也变得更好。在牙种植的活动中,牙槽骨不足一直是一种处理难度比较高的问题,现结合当前的技术研究成果,探讨应对患者存在的牙骨比较少的情况的可靠方法,确定种植牙相关的技术研究成果。

  • 标签: 种植牙 骨量不足 修复方法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联合和血明目片治疗晚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筛选230例晚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116)受试者仅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观察组(n=114)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联合和血明目片治疗。通过视功能评价、影像学检查观察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联合和血明目片疗法治疗晚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结果:观察组视功能、视力行数以及视野缺损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 究 出入平衡管理法在心外科重症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 2018 年 3 月 ~2020 年 4 月在我院就诊的心外科重症患者 60 例按抽签方法随机分为研究组 ( 出入平衡管理法 ) 与对照组 ( 常规 出入管理法 ) ,对比两组 干预效果。 结果 研究组 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夜间利尿次数少于对照组 ( P ﹤ 0.05 ) 。 结论 心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出入平衡管理法具有较高价值,能平衡调节出入,夜间利尿有效减少次数,保证患者夜间充足睡眠,促进患者身体尽快恢复。

  • 标签: []心外科 重症患者 护理 质量 出入量平衡管理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部CT扫描与X线平片对肺结核及肺癌空洞积液的测量差异。方法:入选者均经CT及X线检查,确诊为肺结核者24例,肺癌者18例,将CT引导穿刺作为参考标准,最后对三种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对比三者积液的差异。结果:肺结核及肺癌癌者经CT扫描测出的空洞积液多于X线平片测量结果,并且CT引导穿刺抽取的积液也多于X线平片测量结果,CT扫描的积液与CT引导穿刺测得的积液之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同一病患,肺结核者或肺癌者,在同一时间点通过CT扫描所测得的空洞积液更接近于患者体内实际体积,因此,CT扫描临床测得的结果精度更高。

  • 标签: X线平片 CT扫描 肺结核 空洞积液量 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部CT扫描与X线平片对肺结核及肺癌空洞积液的测量差异。方法:入选者均经CT及X线检查,确诊为肺结核者24例,肺癌者18例,将CT引导穿刺作为参考标准,最后对三种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对比三者积液的差异。结果:肺结核及肺癌癌者经CT扫描测出的空洞积液多于X线平片测量结果,并且CT引导穿刺抽取的积液也多于X线平片测量结果,CT扫描的积液与CT引导穿刺测得的积液之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同一病患,肺结核者或肺癌者,在同一时间点通过CT扫描所测得的空洞积液更接近于患者体内实际体积,因此,CT扫描临床测得的结果精度更高。

  • 标签: X线平片 CT扫描 肺结核 空洞积液量 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骨化三醇干预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股骨颈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100例自 2019.04到 2020.04在莆田市第一医院老年科病房就诊的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 50例。对照组患者每天均服用骨化三醇 0.5ug/日,醋酸钙 600mg/日,研究组患者在上述口服药物基础上,注射 1次唑来膦酸(密固达)。治疗 12月后随访,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股骨颈 BMD的变化。结果:对照组骨密度治疗后稍升高,但差异不显著 (P>0. 05);研究组股骨颈 BMD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上升 (P<0. 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参与研究的所有受试者均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前两组 VAS 评分及 SF-36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治疗后两组各指标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 ,且研究 组 VAS疼痛评分 及 SF-36 评分均显著 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唑来膦酸与骨化三醇联合用药有助于提升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股骨颈 BMD,降低其股骨颈骨折风险,有效减轻骨痛,提高生活质量, 适合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人群中应用。

  • 标签: 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唑来膦酸,骨化三醇,股骨颈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