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循证构建急诊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方法:采用文献回顾以及德尔菲法等方式,对影响急诊护理质量敏感性的相关指标进行明确。结果:患者对急诊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跌倒发生率、压疮发生率、给药错误发生率、分诊目标反应时间达标率、BLS/ALS认证率、急救设备完好率、急救药品合格率、绿色通道急诊-手术室的时常符合率等均是急诊护理质量的敏感性指标。结论:在循证基础上所构建急诊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其可靠性、科学性以及准也性均相对较强,能为临床急诊护理质量的控制以及持续性改进提供有效的参考方向。

  • 标签: 循证 急诊 护理质量 敏感性指标
  • 简介:【 摘要 】目的:比较联合药物治疗盐敏感性高血压和非盐敏感性高血压的效果以及其对靶器官损害。方法:将我院收治的 120 例患者均经过临床确诊。根据两组患者病情将其分成两个小组,盐敏感性高血压和非盐敏感性高血压各 60例。两组患者均通过联合用药方案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治疗以后,甲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和收缩压分别为( 77.78±6.28) 140mmHg( 124.72±8.79) 140mmHg,明显低于乙组(分别为 89.91±8.65mmHg和 142.66±11.78mmHg)。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 P<0.05)。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联合药物治疗对于盐敏感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更加突出,因此在进行治疗时要对患者的疾病类型进行确定并选择药物。

  • 标签: 盐敏感性高血压 非盐敏感性高血压 联合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敏感性皮肤患者,探析医用修护敷料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调查对象为某院 88例敏感性皮肤患者,录入时间在 2018年 7月 -2019年 8月,开展对比研究实验,分组依据为抽签法,落实脂质保湿产品的命名为对照组,脂质保湿产品 +医用修护敷料的命名为实验组,对比指标为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 在治疗 3周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在对照组之上。结论 将医用修护敷料落实在敏感性皮肤患者中,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皮肤症状,减轻患者红斑、瘙痒、紧绷感。

  • 标签: 医用修护敷料 敏感性皮肤患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童危重症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在PICU患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儿童危重症患者9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PICU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监测管理。统计两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儿童危重症 敏感性指标 PICU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分析通过对环氧化酶 -2( Cyclooxygenase-2,COX-2)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PD)的关联分析,阐明 PD患者常见的基因型,为 PD诊断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探索 PD诊断与治疗的新方法。方法:通过应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 68例 PD患者及 68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的空腹静脉血并提取 DNA样本 ,分别使用多聚酶链式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 (PCR-RFLP)和 PCR-TaqMan探针检测法测定和分析 COX-2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的基因分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 GIGYF2基因 rs532658514位点 GG基因型和 rs1190036525位点 AC基因型与帕金森病发生有显著相关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丁苯酞与负荷剂量抗血小板药物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我院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纳入观察组(n=25)与对照组(n=25),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负荷量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组间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84.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采用丁苯酞与负荷剂量抗血小板药物联合治疗方案,可取得理想临床疗效。

  • 标签: 丁苯酞 负荷剂量抗血小板药物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产妇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的滴速调控及敏感性。方法 选取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0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的妊娠期糖尿病初产妇 80例作为实验组,将同期我院收治的接受经催产素引产的非妊娠期糖尿病产妇 78例作为对照组,并分别按照不同的输液浓度( 5mU/ml、 10mU/ml)分成 A组与 B组,再根据滴速调节方式(等差与等比)分别分成 A1、 A2、 B1、 B2组,并对比分析各组的引产开始到最佳有效宫缩时间以及催产素用量。结果 实验组内 A1组产妇的引产开始至最佳有效宫缩时间最长, B2组最短, A2、 B1、 B2与 A1相比,差异显著( p<0.05); A2组与 B2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从催产素用量上看,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并且在浓度、滴速均相同的情况下,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引产开始至最佳有效的宫缩时间上有明显的差异,前者优于后者 ( p<0.05),而 催产素用量为实验组 高于对照组。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会使产妇对催产素引产的敏感性降低,催产素应以 10mU/ml、 5滴 /min起,等比递增调控最佳。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催产素 引产 滴速调控 敏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双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所收治的共计6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这入选的60例患者随机乱序均分为30例接受常规剂量氯吡格雷与阿莫西林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以及30例采用双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更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更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双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疗效确切,能大幅度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改善患者的预后,临床上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双负荷剂量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