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免疫球蛋白G(IgG)型抗心磷脂抗体(ACA)及抗β2蛋白I抗体(Anti-β2-GPI)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发生血栓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基于特定时间(2020年1-12月)及固定范围内(本院),选取SLE患者76例,依据其是否出现血栓并发症分成血栓组(20例)与非血栓组(56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其血清中的IgG型ACA与Anti-β2-GPI,分析其在预测血栓并发症中的价值。结果 血栓组IgG-ACA、Anti-β2-GPI水平均较非血栓组高(P<0.05)。血栓组IgG-ACA(60.00%)、Anti-β2-GPI(55.00%)阳性率均较非血栓组(3.57%、1.79%)高(P<0.05)。IgG-ACA阳性患者的血栓形成率(85.71%)较ACA阴性患者(9.68%)高(P<0.05)。Anti-β2-GPI阳性患者的血栓形成率(78.57%)较ACA阴性者(11.29%)高(P<0.05)。结论 IgG-ACA、Anti-β2-GPI能够有效预测SLE患者的血栓并发症,这两个指标水平升高,易发生血栓。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心磷脂抗体 免疫球蛋白G 抗β2糖蛋白1抗体 血栓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患者进行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和抗凝血(AT)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2020年期间在我科室进行分娩并并发产后出血的产妇62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我科室分娩的无产后并发症健康产妇6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均在孕晚期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进行D-D、Fbg和AT检测,然后对比两组产妇的D-D、Fbg和AT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产后出血 D-二聚体 D-D 纤维蛋白原 Fbg 抗凝血酶 A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疾病特点,总结他克莫司对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8月-2020年6月期间治疗的>60岁的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患者,总计66例。患者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n=33,常规治疗)、观察组(n=33,常规治疗+他克莫司治疗)。比较2组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白蛋白、24h尿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老年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3.93%vs72.72%)、白蛋白、24h尿蛋白水平差异显著,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他克莫司 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 治疗情况 白蛋白 24小时尿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颅多普勒辅助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9月15日至2020年9月15日我院所收治的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将其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TCD持续监测下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分析结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再通率为75.47 %;观察组再通率为 98.11%。观察组患者再通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患者实施经颅多普勒辅助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性强,能提高患者的血管再通率,该法值得推广。

  • 标签: []经颅多普勒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免疫球蛋白检验用于乙型肝炎病人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9年4月-2020年10月期间院内收治的乙型肝炎病人60例为观察组,另选体检健康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均检测其外周静脉血液样本,分析研究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清的IgA、IgG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中度、重度慢乙肝IgA、IgG水平均低于慢性重症乙肝(P<0.05),前四亚组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免疫球蛋白检验用于乙型肝炎病人,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临床检验 乙型肝炎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糖尿病新发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验价值及病情评估影响。方法:以1:1比例纳入本院确诊新发糖尿病患者50例及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50例,共100例,于2019年3月~2021年1月期间行对比性临床研究。两组均接受实验室血清检验。统计血清检验结果组间、组内差异,分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并发症相关性影响。结果:(1)超敏C反应蛋白:新发糖尿病患者(无并发症、合并并发症)血清hs-CRP检验数据均高于健康者,且合并并发症新发糖尿病者血清hs-CRP检验数据高于无并发症者,P<0.05;(2)血脂:三组血脂检验结果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相关性分析:以血清hs-CRP(>10mg/L)为因变量,糖尿病并发症为预测变量,可知血清hs-CRP水平可负向预测糖尿病并发症,P<0.05。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对于糖尿病新发患者临床早期筛查及糖尿病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 标签: 糖尿病新发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临床检验 评估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中电解质,心肌,肝功能,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9月-2020年10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人员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所有人员均进行生化检查,观察未溶血与溶血后电解质(K、CL、Ca)、心肌(肌酸激酶、肌钙蛋白、NT)、肝功能(ALT、总蛋白)、血脂(总胆固醇、三酞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结果。结果:溶血后,其血液标本中K、CL、Ca等指标较溶血前升高,且心肌各检查指标较溶血前明显升高,统计有差异(P<0.05)。肝功能相关指标溶血后与溶血前相比较增高,且血脂指标中总胆固醇、三酞甘油与溶血前明显升高,数据间对比有差异性(P<0.05),但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指标在溶血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中电解质、心肌、肝功能、血脂等指标均产生一定影响,不利于临床疾病准确诊断。

  • 标签: 标本溶血 生化检验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胃镜下予以喷洒凝血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8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值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42例,研究组43例。其中对照组的治疗采用常规止血,研究组的治疗采用在胃镜下喷洒凝血,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34%)远优于对照组(73.80%)(p

  • 标签: 凝血酶 上消化道出血 胃镜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间收治的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5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组,再选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50例作为此次的参照组,并对两组采取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进行检测,分析尿糖、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以及尿糖检验阳性率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检验阳性率。结果 对比两组的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含量,结果(p

  • 标签: 尿糖 尿微量白蛋白 检测 糖尿病 早期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心肌CK-MB检测在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中的诊断标准。方法 纳入2020.3至2021.3内本院收入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40例作为研究组、细菌性肠炎患儿40例作为实验组,另纳入同期体检儿童40例作为对比组,分别检测PCT、CRP与CK-MB水平,对比检测结果。结果 实验组PCT、CRP水平均高于研究组与对比组,而研究组CK-MB水平均高于实验组与对比组,P<0.05;实验组PCT、CRP阳性率(40.00%、90.00%)均高于研究组(10.00%、25.00%)与对比组(12.50%、12.50%),而研究组CK-MB阳性率(92.50%)均高于实验组(22.50%)与对比组(10.00%)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临床诊断中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快速检测的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检验科住院及门诊患者100例,依据疾病类型分为糖尿病组、高血压组两组,各50例,另回顾性选取同期本院检验科健康体检人员50例作为健康组,运用免疫浊度法对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进行测定,运用Jaffe’s法对肌酐水平进行测定。最后将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计算出来,统计分析三组人员的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阳性情况。结果:糖尿病组、高血压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糖尿病组、高血压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临床诊断中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快速检测的意义大。

  • 标签: 临床诊断 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 快速检测 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年龄对阿替普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9.06-2021.06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60岁为分层界限,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实施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方法,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NIHSS与mRS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NIHSS与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年龄影响最终治疗效果和预后,在临床中应加强对高龄患者的药物使用疗效评估,提高临床预后。

  • 标签: 年龄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急性脑梗死 临床疗效 预后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脑梗死患者实施丁苯酞联合阿替普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采取电脑抽检法将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128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64例,给予开展阿替普治疗)、实验组(64例,给予采用丁苯酞联合阿替普治疗)。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治疗前后NIHSS、ADL等评分。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2%(2/64)例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62%(10/64)例,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治疗后实验组NIHSS、AD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

  • 标签: 脑梗死 安全性 丁苯酞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采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空腹血糖(FBG)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5月~2020年12月收治的GDM孕妇和非GDM孕妇各5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观察组、对照组,对比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FBG水平、PBG水平、HbA1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妊娠期糖尿病 应用价值 空腹血糖 检测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尿常规定性检验蛋白尿水平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8.9月~2019.9月这个时间段中来我院进行糖尿病检查的病患3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时段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士3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蛋白尿水平的差异。结果:在蛋白尿各项水平数值的对比上,观察组的数值相对较高;在蛋白尿水平和病程时间长短的关系上,病程时间越长蛋白尿水平则越高(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病患进行诊断的过程中,使用尿常规定性检验蛋白尿水平能够作为有效的判断依据,为病患的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 标签: 尿常规定性检验 蛋白尿 糖尿病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