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呼吸感染中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随机抽取 2019年 6月- 2019年 12 月在我院确诊为急性上呼吸感染的 62例患者,对其门诊或住院期间的情况进行分析。患者晨起后,采用清水反复漱口,确保口腔清洁。漱口后用力咳嗽,吐痰,采用无菌容器对痰液标本进行收集。标本收集后,应于 1h内送检。针对难以自主咳嗽者,可通过吸痰的方式取痰液标本进行检验。采用 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 P< 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62 例患者革兰阴性菌感染率 56.5% 、革兰阳性菌感染率 35.5% 、真菌感染率 8.0% 。 各类型抗菌药物治疗呼吸感染,应用率对比无显著差异( P> 0.05)。亚胺培南及万古霉素治疗有效率为 100%,与其他药物相比,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使用抗菌药物,提升用药合理性与安全性,能够有效减少患者体内产生的耐药菌株,改善患者预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抗菌药物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呼吸病原菌核酸检测在儿科下呼吸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月 ~6 月本月儿科门诊收治的 88 例疑似下呼吸感染患儿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痰液培养和核酸检测两种法对其痰液样本中病原菌进行检测,以痰液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判定核酸检查结果。在病原菌检测基础上对患儿进行用药治疗。治疗结果与同期接受常规治疗的 50 例下呼吸感染患儿进行比较。 结果 呼吸病原菌核酸检测和痰液培养在下呼吸感染疾病患儿病原菌诊断中 K 值为 0.82 ,敏感度 98.55% ,特异度 73.68%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症状缓解和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 < 0.01 )。 结论 呼吸病原菌核酸检测技术方便快捷,在呼吸病原菌测定中敏感度和特异度高。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病原学诊断 核酸检测 痰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感染老年患者实施病原性细菌检验的结果,探讨病原菌的分布以及其对不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选取2020年下半年我院收治的呼吸感染且年龄>60岁患者102例纳入本研究,采集患者痰液标本后分离并培养病原菌,并对病原菌进行药敏测验,总结病原菌分布比例及其耐药性。结果:采集的102株细菌中,共检出病原菌102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3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8株、屎肠球菌10株、肺炎链球菌5株)、革兰氏阴性菌54株(铜绿假单胞菌19株、肺炎克雷伯菌18株、鲍曼不动杆菌10株、大肠埃希杆菌7株)、真菌15株(白色假丝酵母菌8株、毛霉菌7株)。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无耐药性,三种阳性菌均对青霉素耐药性最高(金黄色葡萄球菌株耐药性72.22%、屎肠球菌株耐药性60.00%、肺炎链球菌株耐药性%);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氨曲南、氨苄西林等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耐药性在16.67%至100%间,尤以氨苄西林耐药性最高(铜绿假单胞菌株耐药性100.00%、肺炎克雷伯菌株耐药性91.67%、鲍曼不动杆菌株耐药性94.00%)。结论:革兰氏阴性杆菌是导致老年患者呼吸感染的罪魁祸首,为最主要的致病菌,临床治疗应结合患者病原细菌检验结果合理选用合适的抗生素,以降低耐药性,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

  • 标签: 老年呼吸道感染 病原细菌检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 目的: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开展对普通内科下呼吸感染病原菌治疗工作的研究。方法:研究人员将从我院以往收治的病例中选出100例符合本次研究要求的作为研究对象,这100名患者之中存在院外感染以及院内感染呼吸疾病的情况,研究人员需要将其痰液标本按照医院的标准进行常规微生物鉴定,以此来确定造成患者感染呼吸疾病病原体的具体类型,从而为患者安排治疗内容,能够更加贴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这些患者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治疗过后,研究人员需要通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来证明治疗疗效。结果:这些患者在完成常规微生物鉴定之后,发现造成患者在院外感染呼吸疾病的病原菌多为革兰氏阳性链球菌,占总体院外感染患者人数的54.1%;而造成患者在院内感染呼吸疾病的病原菌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人数占比约为71.8%,其中还存在其他类型的病原菌,例如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白氏菌等。医护人员在明确造成患者出现呼吸感染症状的病原菌类型之后,分别对患者对症下药,这100名患者在接受了相对应的治疗工作之后,有87名患者恢复健康状态,而院外感染者恢复情况为53/61,治愈率为86.9%;而院内感染者恢复情况为27/39,治愈率为69.2%。结论:在患者出现呼吸疾病时,医护人员首先需要确定造成患者呼吸感染的病原菌类型,从而使用合适的治疗方法来为患者进行用药,同时了解患者身体的实际情况,以免出现药物过敏,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呼吸感染疾病的治愈率。

  • 标签: 普通内科 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治疗
  • 简介: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各种导管介入性治疗的深入开展,使得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并延长了住院时间,已引起医学界广泛重视。国内已有过许多关于酵母菌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报道,鉴于正常人呼吸、肠道、阴道等部位可有酵母菌栖息,住院病人特别是老龄患者的带菌率尤其高。我们自2001年1月-2002年12月对125株来自呼吸的酵母菌样真菌的种类及药敏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酵母菌感染 呼吸道 药敏分析 患者 临床观察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玉屏风颗粒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反复呼吸感染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增加玉屏风颗粒辅助治疗,将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照。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症状(发热、肺啰音、咳嗽、咽红)改善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呼吸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炎性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观察组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均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免疫功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的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均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小儿反复呼吸感染的治疗上,运用玉屏风颗粒进行辅助性治疗更有利于在短时间内改善患儿的疾病症状,减轻炎性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同时可降低呼吸感染反复发作的风险,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玉屏风颗粒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到6月—2021年12月到本院医治下呼吸感染性疾病的80例患者,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选用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对比对照组总有效率76%,疗效显著;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对照组为35%,实验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有1例耐药菌,对照组为3例;各项数据对比实验组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下呼吸道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呼吸感染患者抗生素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方法:2020年1月-2020年12月,选择122例急性呼吸感染,分析抗生素合理用药情况,以及抗生素使用种类。结果:122例患者抗生素合理用药的有43例,抗生素使用种类包括: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结论:对于急性呼吸感染患者抗生素滥用的情况较为严重,存在不对症的治疗,因此需要一定的干预,以提高药物的合理使用。

  • 标签: 抗生素 合理用药 急性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针 对小儿急性上呼吸感染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探讨 。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 2 月我院接收的 8 0 例小儿急性上呼吸感染患儿 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 组和对照 组,每组 40 例,对照 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 组应用舒适护理,统计两组患儿 的体征消失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 组患儿 的护理满意度为 95. 00 %,高于对照 组的 7 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 组患儿的各体征消失时间 均低 于对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小儿急性上呼吸 感染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 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 舒适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对小儿急性上呼吸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小儿急性上呼吸感染患儿,入院时间均在2020.04月至2022.04月,入选患儿为100例,利用电脑盲选法分组分为对C组(常规护理,n=50)与D组(舒适护理,n=50)。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统计两组的治疗依从率。结果:在咳嗽、发热、咽喉肿痛以及扁桃体肿大的消失时间上,D组均短于C组(P<0.05)。在治疗依从率上,D组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对小儿急性上呼吸感染患儿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后,对改善护理效果具有促进作用,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对小儿急性上呼吸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小儿急性上呼吸感染患儿,入院时间均在2020.04月至2022.04月,入选患儿为100例,利用电脑盲选法分组分为对C组(常规护理,n=50)与D组(舒适护理,n=50)。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统计两组的治疗依从率。结果:在咳嗽、发热、咽喉肿痛以及扁桃体肿大的消失时间上,D组均短于C组(P<0.05)。在治疗依从率上,D组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对小儿急性上呼吸感染患儿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后,对改善护理效果具有促进作用,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在急性上呼吸感染护理干预中实施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感染患者 76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4月间,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 38例设为对照组,接受舒适护理的 38例设为实验组,并分析这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从 GCQ评分上看,护理前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从咳嗽消失时间以及退热时间上看,实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急性上呼吸感染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舒适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针对儿童上呼吸感染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4月到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8例上呼吸感染患儿进行此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全部患儿平均分组,其中接受单纯阿奇霉素治疗的54例患儿为参照组,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的54例患儿为研究组,观察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研究组均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针对儿童上呼吸感染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极为确切,可以有效控制患儿的病情,促进患儿的症状消失,有必要大力推广。

  • 标签: 儿童 上呼吸道感染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阿奇霉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血沉(ESR)、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细胞分析相关参数与呼吸病原体检出率的相关性,分析病原体感染率与性别、年龄间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956例患者呼吸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甲型流感病毒(IV-A)、乙型流感病毒(IV-B)、副流感病毒(PIV)、肺炎衣原体(CP)、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八种呼吸病原体IgM抗体检测情况,并结合1956例患者WBC计数(WBC)、淋巴细胞计数(LYMPH)、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 、红细胞计数(RBC)、血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血沉(ESR)、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计算粒淋比值(NLR值),探讨这些血细胞参数、血清学指标与呼吸病原体抗体检出率间的相关性。结果:1.呼吸合胞病毒(RSV)抗体检出率与ES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PIV)抗体检出率与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3.甲型流感病毒(IV-A)抗体检出率与RBC、H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乙型流感病毒(IV-B)抗体检出率与ESR、CRP、中性粒细胞计数、RBC、H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嗜肺军团菌(LP)抗体检出率与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肺炎支原体(MP)抗体检出率与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肺炎衣原体(CP)抗体检出率与N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性别对PIV抗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除腺病毒(ADV)外,其他七种病原体在不同年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了解不同病原体检出率与性别、年龄间的关系,并通过结合血细胞参数和其他血清学检验指标的变化,对明确感染的病原体、患者的临床治疗、疾病的综合评价和鉴别方面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呼吸道病原体 ESR CRP NLR RBC HCT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精细化护理联合出院规划在急性上呼吸感染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3月—2020年10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上呼吸感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精细化护理联合出院规划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在本次实验中,对照组50例患者中,鼻塞消失时间为4.37±1.12天,发热消失时间为4.53±1.37天,咳嗽消失时间为4.48±1.36天,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64.39±3.27,患者护理满意度为37(64.00%)。实验组50例患者中,鼻塞消失时间为3.11±0.78天,发热消失时间为3.12±0.65天,咳嗽消失时间为2.97±0.63天,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88.46±4.37,患者护理满意度为49(98.00%)。实验组患者各种症状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由于对照组。结论:精细化护理联合出院规划在急性上呼吸感染护理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实现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的及时缩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护理 精细化护理联合出院规划 应用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气管切开呼吸护理相关因素的监测与管理。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气管切开治疗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护理过程中对出现下呼吸感染的患者进行标记,并且对引发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的。结果:共31例患者出现下呼吸感染,分析患者出现感染时环境、操作、灭菌等方面的变化,得出引发患者感染的主要原因是消毒和灭菌不彻底。结论:在完成手术切开治疗后,需要护理人员做好对患者所处环境、医疗器械及其他密切接触物品的消毒和灭菌,才能尽可能降低患者的下呼吸感染率。

  • 标签: 气管切开 呼吸道护理 检测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