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气候疗养法是一种比较新颖且重要的自然疗养因子疗法,鼓浪屿微小气候有着得天独厚的疗养优势,因而更适合多种慢性病的治疗与修养。本文以高血压这一病症为对象,就鼓浪屿微小气候对其疗养效果所产生的影响作一综述。 关键词:鼓浪屿;微小气候;高血压;进展 高血压是是一种比较常见且高发的心身疾病,其发病不仅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联之外,还与社会环境、不利的事物之间,同样有密切联系。当人们生活于大气环境当中,机体为了能够实时适应气候的变化,会随之不断调节。气候、季节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在较早便有已在。而诸多研究证实,许多疾病在发病率方面的高低,密切相关于所处气候条件。本文围绕鼓浪概况,指出了其气候特征,探讨了其对高血压患者疗养效果所产生的影响。 1.鼓浪屿概况 鼓浪屿地处厦门,因而也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光热充足,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另外,夏天没有酷暑,冬天没有严寒。四季有着比较鲜明且规律性的季相变化:春季时,季风从东北向南偏,自冷转暖,雨水呈持续增多趋势;而到了夏季,则有雷雨、海风的调剂,会给夏天送上丝丝的凉意;秋季时,多晴且少雨;冬季时,则受东北季风控制,冷但不寒。针对鼓浪屿景区而言,其不仅是全国重点文明风景旅游区,而且还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 5A级旅游区。地理位置优越,悠闲舒适,乃是一所用于疗养的不错去处。 2.鼓浪屿微小气候的基本特征 2.1春雨季( 3~4月) 在此季节,鼓浪屿正处于春季, 3月仍然有着比较低的气温,有时会有雨水,天气稍有湿冷;而到了 4月,春暖花开,空气给人一种新鲜之感,这对于调节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有着重要促进作用。但需要指出的是,因暖流到来时,经常会有平流雾出现,增加空气的湿度,且有明显的凝结核出现,这对污染物的扩散及清除有阻碍作用,因而会影响到高血压患者的户外活动。外加疗养员建设在鼓浪屿岛上,无论是对高血压患者的出院接送,还是其返程计划,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针对负责接送及景观游览的人员,需要依据具体的天气变化,进行准确预判,合理安排。 2.2梅雨季( 5~6月) 在此季节,气温逐渐回升,但温度并不高,这对于高血压患者户外活动有利。但同时还是一年当中最大湿度的时候,其湿度通常达 83~86%,特别是雨天,其湿度能够达到饱和状态。由于降水比较多,蚊虫非常容易被自身,增加虫咬性皮炎的发生率。此外,因气温比较高,湿度大,物品容易出现霉变情况。人体有闷热感,比如气压比较低,会增加冠心病、高血压的发生机率。 2.3夏季台风季( 7~9月) 该季节是全面当中温度最高的季节,对海沙浴、海水浴的开展非常适宜,因而无论对骨性关节炎,还是冠心病、高血压病,均有着比较突出的治疗效果。但需要指出的是,高血压患者在疗养过程中,需重视防护紫外线,鼓浪屿夏季上午 11:00至下午 14:00,除了有着比较强的紫外线辐射强度,而且还易引起皮肤晒伤;此外,由于气温比较高,而且湿度也比较大,非常容易出现中暑情况。因此,高血压患者在开展户外活动时,需要尽量将此时段避开。每年大约会有 4次台风会对鼓浪屿区域造成影响,因此,防雷击、防中暑及防淹溺便成为了高血压患者疗养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强化险情的监测,维护疗养病房,并强化管理教育,当台风来的时候,不拍照,不外出看,预防各种危险事件发生。台风会对返程计划及外出造成较大影响,高血压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对此,护理人员需将安抚、解释工作做好。 2.4秋冬季( 10~次年 2月) 针对鼓浪屿海滨疗养区而言,如果有着比较大的湿度,势必会对患者情绪及活动能力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对疗养效果造成影响。 10月下旬是鼓浪屿最佳疗养季节,其温度平均为 19~23℃,而湿度则为 40~70%,有着比较好的人体舒适度。所以,针对高血压患者而言,需要合理的利用这一良好气候,组织高血压患者积极开展对健康有利的各种户外活动,比如、舞太极剑、医疗步行及打太极拳等。而在冬季,鼓浪屿的平均气温为 10℃,尽管未降至零度,但有着比较大的湿度。每日的下午 2点至 5点,以及上午 9点至 11点,非常适合户外活动,可引导高血压患者开展慢跑、医疗步行及球类活动,多呼吸新鲜空气,日光浴,最终达到增强体力及机体免疫力的目的。 3.鼓浪屿微小气候对高血压患者疗养效果的影响 有诸多报道指出,许多疾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针对自然环境而言,其能够借助天然氧吧、日光浴及空气等作用于机体神经,也就是体液环节,对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加以调节,最终达到改善人体精神状态的目的。在鼓浪屿的冬季,比较的寒冷且干燥,会增加交感神经的兴奋度,增加儿茶酚胺的分泌量,与此同时,内脏小血管及皮肤会持续收缩,增加外周血的阻力,升高血压。反之,夏季不仅潮湿,而且还高热,易出汗,血管持续扩张,则容易降低血压。有报道指出,鼓浪屿疗养区的气候有助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低,不仅能提升其对疾病治疗的依从性,而且还能为血压的有效控制,提供较好的气候环境。另有学者指出,鼓浪屿微小气候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鼓浪屿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其四季平均气温为 20℃,各季节之间有着比较小的温差,湿度比较大,平均湿度可达 60~80%,无论是哪个季节,均适合疗养。其中,针对高血压患者,其以夏秋季最合适。 4.小结 综上,鼓浪屿冬季相对较寒冷,室内无北方那样的保暖措施,而到了夏季,则长时间处于梅雨季节,天气潮湿且多雨,此些气象因素会对高血压效果造成影响,出现各时段血压疗养效果不佳的情况。针对此情况,需要深入分析鼓浪屿各月份气候情况,更加准确的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优质的疗养条件。 参考文献: [1]周国清 . 微小气候对高血压病疗养员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 [J]. 中国疗养医学 , 2012, 21(6):494-495. [2]汪涛 , 单守勤 , 周国清 . 微小气候对原发性高血压疗养员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J]. 实用医药杂志 , 2014, 31(3):210-211. [3]郑芳 , 戴蓉 , 胡寅进 ,等 . 海滨综合疗养模式对军队在职干部高血压患者的康复作用 [J]. 中国疗养医学 , 2010, 19(9):769-771. [4]韩峭青 , 李秀增 , 连温林 ,等 . 鼓浪屿海水浴、自然因子及环境综合疗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康复作用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2004, 8(3):500-500. [5]李秀增 , 王俊 , 韩峭青 ,等 . 鼓浪屿疗养区微小气候与厦门市气候对比分析 [J]. 中国疗养医学 , 2012, 21(2):107-109. [6]尹朝军 , 黄丽娥 . 鼓浪屿自然疗养因子对 60~ 69岁年龄段高血压病患者疗效观察 [J]. 中国疗养医学 , 2016(1):27-28.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呼吸机作为为患者增加或供给通气量而设计的自动装置,常用的表征参数有通气模式、气体流量、潮气量、呼吸频率、分钟通气量、吸呼比、吸气氧浓度、吸气压力水平、气道峰压、呼气末正压、模拟肺、气道阻力等参数表示,在其他条件相同前提下,吸入氧浓度由空气氧浓度21%,和纯氧浓度来校准呼吸机氧浓度起点和终点,但海拔高度对氧浓度有较大影响,尤其是海拔高于3000米属于高高原,氧浓度更加稀薄,若起始仍以空气中氧浓度21%来修正起点,则会引起误差,本文是在针对上述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研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状况,从而为政府在学校教学环境卫生改善方面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目前本地区约有 156 所中小学校,在 2019 年期间抽取 81 所学校进行了教学环境卫生监测,监测覆盖率为 51.92 %,依据相关监测方法对该 81 所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等进行监测,主要包括教室人均面积、桌椅配置、前排课桌与黑板间距、采光系数(室内照度 / 室外照度)、黑板照度、课桌照度等项目。结果: 2019 年共监测 81 所中小学校,教室采光系数达相关标准,而教室人均面积、课桌配置、椅子配置、前排课桌与黑板间距、黑板照度及课桌照度等项目均未达相关标准,除教室采光系数外,城区学校各项目监测结果达标率与农村学校存在显著( P < 0.05 )。结论:本地区中小学校在教室人均面积、桌椅配置、前排课桌与黑板间距、黑板照度、课桌照度等指标达标率较低,且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政府须结合具体情况开展针对性改进工作,从而为学校师生创造良好的环境

  • 标签: 学校 教学环境 卫生 监测
  • 简介:美国《航空航天环境医学》(ASEM)杂志是航空医学工作者重要的专业杂志之一,它在各国航空医学界拥有一大批的读者群,该刊对于我们了解航空医学界学术动向、了解国外同行的工作重点、与国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等都极为有用。

  • 标签: 航空医学 环境医学 杂志 工作者 学术交流 读者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传统教学方式与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对护理研究教学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度护理专业学生75名和2019年度护理专业学生75名做为研究分析对象,2018年度学生做为常规组,2019年度学生做为实验组。常规组学生采取传统课堂集中授课的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网络授课的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学生对期末基本知识测验结果和科研课题与科研论文水平。结果:实验组学生基础知识测验平均得分为(80.15±2.25)分,与常规组学生基础知识测验平均分差异不大,(P>0.05),实验组学生科研课题设计与论文写作的效果均优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网络自主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二者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传统教学 网络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西药房库房环境管理对药品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20年3月至2022年4月我院西药房库房药品质量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20年3至2021年3年期间未实施环境管理,设为对照组(n=20653),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实施环境管理,设为观察组(n=20598),对2组药品质量问题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在西药房库房中实施环境管理,有助于确保药品质量,减少药品变质、损坏等情况的发生,值得深入研究与推荐应用。

  • 标签: 西药房库房 环境管理 药品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环境改良及功能干预在小儿哮喘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接收的48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方式分组,24例实施普通护理,设定为对照组;24例实施环境改良及功能干预,设定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哮喘症状持续时间明显更短,观察组复发率明显更低,(P

  • 标签: 环境改良及功能干预 小儿哮喘 普通护理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住院患者进行病房环境危险因素评估所起到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 1000 例参加本文的研究,按照入院顺序,将其进行分组,每组各 500 例,在住院期间,对入院较早的患者进行常规的防跌倒管理,且命名为常规组,对入院较晚的患者进行病房环境危险因素评估的管理模式,且命名为评估组,观察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跌倒管理措施后所引发的跌倒事件的情况。结果:常规组患者中,出现跌倒的人数为 5 人,发生跌倒的次数为 6 次,其中因病房环境因素摔倒的占 4 次,占比为 66.67% ,评估组患者中,出现跌倒的人数为 2 人,发生跌倒的次数为 2 次,其中因病房环境因素摔倒的占 0 次,占比为 0.00% ,两组患者的跌倒情况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住院患者进行病房环境危险因素评估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因环境因素造成的跌倒情况,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 标签: 病房环境 危险因素评估 跌倒 住院患者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现如今,环境污染问题我国乃至整个世界十分重视。微生物降解被认为是清除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主要方式。近些年,有关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研究报道主要集中于纯培养单菌株。然而,单个降解菌株的生物强化修复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效果不佳。实际上,自然界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大多数是由微生物菌群介导,而不是由单个微生物菌株独立完成的。与单个降解菌株相比,微生物菌群具有更强的代谢互补性和互营作用,其在有机物污染的修复方面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具有有机污染物降解功能的不同微生物菌群以及菌群高效代谢有机污染物的机制,概述了菌群代谢互作的最新研究方法,并强调基于菌群代谢互作设计合理菌群结构在微生物强化修复应用中的重要性,重点讨论了基于菌群代谢模型的计算机模拟在研究复杂微生物菌群代谢互作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指导最佳功能菌群的人工设计和构建方面的应用前景,以期为修复污染环境提供理论依据和解决方案。

  • 标签: 有机污染物 微生物菌群 菌群代谢模型 生物修复 微生物代谢
  • 简介:摘要:互联网环境下,高等护理教育教学方式发生改变,有利于推动人才培养的现代化发展。高等护理教育为了提升现代化人才培养效果,需要积极抓住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优势和机遇,转变传统高等护理教育教学观念、方法,以此推动人才培养的现代化发展,提升高等护理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 标签: 互联网环境 高等护理教育 人才培养现代化
  • 简介:摘要:艾滋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由于感染HIV病毒(艾滋病)所致,患者患病后病毒会对人体免疫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导致人体抗病能力下降,并逐渐丧失免疫功能,最终死亡。临床上目前没有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物或者治疗方案,主要采用抗病毒治疗去减少病毒对免疫系统造成的破坏,从而提高患者抗病能力,延长生存时间。艾滋病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情况下,需要给予其生活质量护理,提高生活质量与治疗依从性。

  • 标签: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生活质量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肾降浊汤改善肾病综合征患者水肿及肾功能的效果及对患者内生化环境的影响,为个体化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与借鉴依据。方法:1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之上,给予益肾降浊汤。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水肿情况、肾功能、内生环境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益肾降浊汤 肾功能 炎性递质 并发症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