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通过饲喂高脂饲料诱导建立小鼠高脂血症模型,研究 枸杞籽 、 亚麻籽与维生素 E 混合后 的 混合 植物 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结果表明, 各剂量组 混合 植物 可以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的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水平 (p < 0.05 ), 以及 高剂量组 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 C) 含量 (p < 0.05 ) , 对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无明显影响 (HDL - C)( P > 0.05 ) 。

  • 标签: 枸杞 籽油 亚麻籽油 维生素 E 大 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雨生红球藻紫苏籽复合对小鼠功能 的影响。方法:将 SPF级昆明种雌性小鼠 200只随机分为 5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再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 0.1 、 0.2 、 0.6 g/kg bw)组及对照组。 连续灌胃 雨生红球藻紫苏籽复合 30天,分别进行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 抗体生成细胞数、 小鼠碳廓清 实验、 NK细胞活性实验。结果: 0.2 、 0.6 g/kg bw剂量组能增加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能力, 能增加小鼠 NK细胞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0.2g/kg bw剂量能增加 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 3个剂量组对小鼠体重、脾脏 /体重比重、胸腺 /体重比值、 碳廓清吞噬 能力均无明显影响(P> 0.05)。结论: 雨生红球藻紫苏籽复合 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作用。

  • 标签: [ ]雨生红球藻油 紫苏籽油 免疫 小鼠
  • 简介:摘要 研究沙棘籽、紫苏籽、银杏叶提取物配伍对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本实验结果显示:给予模型组高脂饲料2周后,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C、TG、LDL-C显著升高(P<0.05),表明模型建立成功。给予受试物前各剂量组TC、TG、LDL-C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给予大鼠不同剂量的受试物31d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组TC、LDL-C显著降低(P<0.05);低、中、高剂量组TG显著降低(P<0.05);各剂量组HDL-C无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国食药监保化[2012]107号9个规定中辅助降血脂动物功能实验评价标准,可判定沙棘籽、紫苏籽、银杏叶提取物配伍具有辅助降血脂的功效。

  • 标签: 沙棘籽油 紫苏籽油 银杏叶 大鼠 血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微小 RNA( microRNA, miRNA)是一种单链非编码小 RNA,能够调控基因表达,在众多生理病理和疾病治疗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人体血清存在能够稳定循环的 miRNA,血清 miRNA表达谱的变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明确相关性。

  • 标签: miRNA 肿瘤 生物标志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幽门螺旋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自 1983年被发现后 ,被证实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 MALT、胃癌等多种消化道疾病有密切关系。要根除 Hp, 首先要做到准确的检测 Hp。我国人口基数巨大 ,准确、快捷的检测 Hp对大众健康有重要价值。 根据内镜检查的需要, HP 检测方法可分为有创性检查和无创性检查。侵入性检查包括内镜检查、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病理学检查、 PCR和细菌培养。无创检查包括尿素呼气试验、 15N尿氨排泄试验、粪便抗原试验和血清学试验。 尽管有多种检测方法 , 但在流行病学研究中 ,尚不清楚选择哪一种方法作为诊断 Hp感染的金标准。本文综述了检测 Hp感染的主要诊断方法 ,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实践及科研工作选取合适的 Hp检测方法提供研究依据。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检测方法 14C-UBT 快速尿素酶
  • 简介:摘要 :目的:对比不同免疫检验方式在抗 HIV检测临床中的结果。方法:随机选取 55例在 2018年 9月~ 2019年 9月于我血站的血清标本为研究对象,均分别利用金免疫层析法(对照组)、 ELISA检测法(试验组)施行检测,其中 40例 HIV抗体呈阳性患者、 15例 HIV抗体呈阴性患者,对比 2种检测法的可靠程度。结果:施行金免疫层析法的患者 HIV抗体的敏感程度( 87.50%VS97.50%)、特异程度 (80.00%VS93.33%)和准确率 (90.91%VS96.36%)均明显更低,且金免疫层析法与试验组 ELISA检测法 2种检测方法对比组间差异较小,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金免疫层析试验法相比, ELISA检测法在艾滋病患者检测 HIV抗体临床中的敏感度和精准度相对较高,同时便于操作,值得在抗 HIV检测临床中大幅推广。

  • 标签: 金免疫层析试验 ELISA检测法 抗 HIV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站非检测因素所致血液报废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从而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对 2016年 ~2018年我市中心血站非检测因素所致血液报废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 2016年 ~2018年血液报废量共计 22607.70U,其中脂肪浆为 15947.00U( 70.54%),过期为 2971.50U( 13.14%),血浆颜色异常为 1799.50U( 7.96%),制备破损为 318.00U( 1.41%),絮状物为 70.75U( 0.31%),渗漏为 183.00U( 0.81%),非标量为 278.20U( 1.23%),质控抽检为 940.00U( 4.16%),其它因素为 99.75U( 0.44%),质控抽检、其它原因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脂肪浆、过期、血浆颜色异常、制备破损、渗漏、絮状物、非标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为减少血液报废,血站应不断规范采供血各项操作,完善血站质量管理措施,提升血液有效利用率。

  • 标签: 非检测因素 血液报废 原因 改进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同型半胱氨酸在高血压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开展研究的时间段是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选取该时间段内在我院就诊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组,另选取同时间段在我院接受健康检查的1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根据高血压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1级高血压组、2级高血压组、3级高血压组。经检测发现,3级高血压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2级高血压组和1级高血压组患者,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3级高血压组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占比显著高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脉硬化检测技术应用于健康体检临床。方法:将体检中心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间接收的300名健康体检者为试验对象,将体检结果中动脉硬化指数增高的体检者为对照组,动脉硬化指数正常体检者为实验组,两组各有150名体检者,对两组体检者的各项指数实行对比。结果:两组体检者各项指数具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动脉硬化检测技术 健康体检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标志物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200例乙肝患者的血清样本,并分别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和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并比较检测结果的符合率。结果: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在乙肝标志物检测符合率均明显高于荧光定量PCR法(P<0.05)。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和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的200份检测样本中,有184份样本的检测结果与患者实际病情符合,符合率为92.0%,有16份样本检测结果与患者病情不符,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验,有12份样本检验结果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结果相符,所占比重为75%;有4份样本检验结果与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相符,所占比重为25%,两种检查方法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在乙肝标志物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要高于荧光定量PCR法,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乙肝标志物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结核病是由肺部吸入结核分枝杆菌造成感染引起的疾病,由于结核分枝杆菌喜欢在相对血液充沛含氧量高的环境中生活繁殖,所以,大多表现为肺结核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通过血液散播到身体其他部位的称为:肺外部结核病。

  • 标签: 结核病 实验室检测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结核病诊断中采用 Xpert MTB/RIF检测技术的价值。方法:分析对象选择于 2017.8~2019.8期间我院接收的结核病患者 260例,对患者痰液标本进行收集,利用抗酸染色检测法、罗氏培养检测法和 Xpert MTB/RIF检测技术对痰标本进行检测,对三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和分析。结果:金标准为罗氏培养检测法所得结果, Xpert MTB/RIF检测技术和罗氏培养检测法检出率比对差异与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不相符( P>0.05);与抗酸染色检测法相比对, Xpert MTB/RIF检测技术检出率获得提升显著的效果,比对差异与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相符合( P<0.05)。结论:在结核病诊断中采用 Xpert MTB/RIF检测技术可获得满意的诊断效果,可对用药进行指导,适合推广。

  • 标签: 结核病 诊断 Xpert MTB/RIF检测技术 罗氏培养检测法 抗酸染色检测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严重颅脑外伤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检测价值观察。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12月至 2020年 3月收治的 58例严重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 5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对象,将其划分至实验组和对照组当中。两组患者均采取血清降钙素原检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 PCT、 CRP以及 WBC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 PCT、 CRP以及 WB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在严重颅脑外伤患者诊断中,通过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检测价值准确,能够为患者后期的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信息,早期诊断意义显著。

  • 标签: 严重颅脑外伤患者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 价值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EGFR突变在 NSCLC患者胸水中的检出率及突变与 NSCL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方法 收集莆田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 5月至 2019年 11月 NSCLC患者送检的胸水 113例, ARMS PCR检测 EGFR基因状态。 结果 NSCLC胸水标本中驱动基因总突变率为 58.41%, EGFR-TKI敏感突变为 53.10%,其中 19-Del突变率为 28.32%, L858R突变率为 19.47%, T790M突变率为 3.54%。 结论 NSCLC胸水标本的 EGFR基因突变检测可以用于临床指导 NSCLC的靶向治疗。

  • 标签: 胸水 非小细胞肺癌 ARMS PCR EGFR
  • 简介:【摘要】血清分离胶采血管是临床实验室常用仪器,该仪器封闭性较好,常用于标本加工、采集、取样、运输、储存。但目前,关于血清分离胶采血管中分离胶性质及成分是否会影响分离胶真空采血管中血清储存温度和时间,甚至对检查结果是否存在影响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基于对血清分离胶采血管材质、分离胶性质、分离胶采血管标本储存温度、时间、血清免疫球蛋白与血清分离胶采血管标本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血清分离胶采血管是否会影响激素、电解质、药物、 C反应蛋白生化检查结果。

  • 标签: 血清分离胶采血管 生化检测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荧光定量 PCR对痰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效率。 方法:对2017.9~2019.9期间我院接收的 156例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收集其痰标本,分别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改良罗氏培养法、涂片染色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与改良罗氏培养方法、涂片染色法相比,荧光定量 PCR检测方法阳性检出率提升明显,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荧光定量 PCR对痰结核分枝杆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提升检出率。

  • 标签: 荧光定量 PCR 结核分枝杆菌 DNA 改良罗氏培养 涂片染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