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颌快速扩弓配合Ⅲ牵引治疗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Ⅲ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Ⅲ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相关临床治疗,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分析相关软硬组织的改变情况。结果所有20例患者治疗结束后前牙反(牙合)均解除,反(牙合)解除平均时间为3.5±0.8个月,覆(牙合)覆盖关系达正常。治疗后SNA(°),ANB(°),UL-EPlane显著增大(P<0.05),上颌骨及上唇前移,骨性关系及软组织侧貌改善明显。U1-NPo(mm),显著增大(P<0.05),上前牙出现一定的唇倾,下前牙无明显改变。结论上颌快速扩弓结合Ⅲ牵引,能够改善患者的颌骨发育不调与凹陷型侧貌,可用于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Ⅲ错(牙合)的矫治。

  • 标签: 骨性Ⅲ类错(牙合) 快速扩弓 Ⅲ类牵引 上颌发育不足
  • 简介:摘要随着血流变学基础理论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大家普遍认识到人体内血液粘度异常改变是一种生理病理的反映,也是了解人们健康状态重要指标之一,这在预防医学及老年医学方面尤为重要。所以现在对人体内血液粘度的测量越来越重视。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走访了大量的案例,得出了重要的数据,从而探讨血沉方程K值及血粘度与红细胞压积的关系。

  • 标签: 血沉方程 血浆粘度 红细胞压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二体异常结果的临床疾病分布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日本SYSMEXCORPORATION公司生产的CA-55O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浆D-二体,>256ug/L判定为异常结果。结果血浆D-二体异常患者的疾病分布为,冠心病22.5%,脑梗死15.0%,高血压8.9%,DM7.4%,急慢性支气管炎7.2%,肺部感染6.2%,动脉供血不足6.0%,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5.0%,肺炎3.5%,恶性肿瘤3.3%,脑出血1.7%。结论D-二体水平的动态检测对多种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诊治、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D-二聚体 检测 疾病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FDP、D二体、血凝四项检测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将妊娠期、肝病、DIC、心脏病、血友病患者以及正常人的血凝四项、FDP、D二体用沃芬CAL-700全自动分析仪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妊娠期、肝病、DIC、心脏病、血友病患者PT<0.05,APTT<0.05,FDP<0.05,D二体<0.05都有统计学差异,肝病、DIC的患者TTP<0.05有统计学差异,妊娠期、心脏病、血友病患者TTP>0.05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FDP、D二体、血凝四项在妊娠期、肝病、DIC、心脏病、血友病的临床应用中很有价值。

  • 标签: FDP D二聚体 血凝四项 临床诊断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髌骨粉碎性骨折应用镍钛髌的疗效。方法选取我有2010年8月~2015年8月86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数字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镍钛髌器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镍钛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 标签: 髌骨粉碎性骨折 镍钛聚髌器 克氏针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泡沫硬化剂桂醇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6例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溃疡患者,经皮穿刺注射桂醇泡沫硬化剂,观察下肢静脉曲张及溃疡愈合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曲张静脉消失者为131例,占96.32%,83例C5期病人中,65例溃疡均消失,占78.31%;53例C6期患者中,37例溃疡愈合,且溃疡逐渐缩小,占69.81%;53例出现过敏性皮疹,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桂醇作为国产新型的泡沫硬化剂,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是安全、微创且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聚桂醇 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溃疡 硬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苦参碱是否有诱导白血病细胞株k562凋亡的作用,了解不同浓度苦参碱对k562凋亡的影响以及诱导k562凋亡的最佳浓度。期望能在中药里寻找一种新药可单用或联合其它药物使用后,能减轻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方法(1)用含5%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于25ml的培养瓶中,培养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置于37℃、5%CO2、饱和湿度的培养箱中培养,每2~3天传代一次,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进行实验。(2)将细胞浓度调整为5×102/ml的细胞悬液接种于六孔板,每孔加细胞悬液2ml,第一孔加2ml培养基为阴性组,其余五孔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25mg/ml、0.5mg/ml、1.0mg/ml、1.5mg/ml、2.0mg/ml的苦参碱2ml为实验组,作用72h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抗凋亡蛋白(BCL-XL)表达情况。结果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抗凋亡蛋白(BCL-XL)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苦参碱(0.25mg/ml、0.5mg/ml、1.0mg/ml、1.5mg/ml、2.0mg/ml)对BCL-XL都有抑制作用,随着苦参碱浓度增加抗凋亡蛋白BCL-XL降低。结论苦参碱可通过降低抗凋亡蛋白而诱导k562细胞凋亡。苦参碱有希望成为临床治疗白血病的一种药物,联合其他化疗药物可能达到更好效果。

  • 标签: 苦参碱 k562细胞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复合高编织缝线(2#Fiberwire)柔性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科25例使用复合高编织缝线(2#Fiberwire)柔性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患者,术后采用Lysholm&Gillquist膝关节评分着重于评估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评分标准95~100分为优,86~94分为良,76~85分为可,<76分为差。结果术后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复查X线片均未见骨折端分离及内固定失效,终末随访时,本组25例病例,优19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2%。结论复合高编织缝线(2#Fiberwire)柔性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不需二次手术取除内固定,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髌骨骨折 复合高聚编织缝线 柔性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维酮碘溶液在外科手术腹腔冲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的92例患者,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与维酮碘溶液对腹腔及切口进行冲洗,比较两组患者冲洗效果。结果观察组感染率为2.2%,较低于对照组19.6%(P<0.05);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科手术中用维酮碘溶液冲洗腹腔有助于降低切口感染率,促进患者早日出院。

  • 标签: 外科手术 腹腔冲洗 聚维酮碘溶液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和分析肺栓塞患者D-D二体的含量的变化,明确D-D二体对于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分别选择大面积PTE患者(46例)、小面积PTE患者(50例)、其他肺部疾病患者(157例)和空白对照(181例)分为4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治疗前所有患者D-D二体水平和PTE患者治疗后4d、7d的D-D二体水平。结果治疗前四组患者血浆D-D二体水平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面积PTE组D-D二体水平高于小面积PT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d,小面积PTE患者D-D二体水平基本恢复正常,且明显低于大面积PT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两组PTE患者D-D二体水平均基本恢复正常,两组D-D二体水平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P>0.05)。结论D-D二体可作为诊断PTE的一项敏感的辅助诊断指标,同时也可以作为PTE患者治疗效果的指标。

  • 标签: 肺栓塞 D-D二聚体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针对当前我国精神病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档案管理意识不强、档案管理机制和制度不健全、档案管理硬件建设不够以及档案队伍建设不够等问题,提出在医院档案管理中必须强化管理意识,完善管理机制,建立档案工作队伍,确立以利用、服务为中心的工作指导思想。

  • 标签: 精神病医院档案 医疗档案管理 医疗档案意识
  • 简介:摘要由于激素类药物仅作用于相应的肿瘤组织,对一般增殖迅速的正常组织不会产生抑制作用。本文主要结合糖皮质激素和雌激素抗肿瘤药物毒性及其防治。

  • 标签: 激素类 抗肿瘤 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胸外科Ⅰ、Ⅱ手术切口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300例心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0例。我科室病房装有空气消毒机,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手术切口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的是伤口暴露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愈合情况、切口细菌培养、换药次数、住院天数等。结果观察组切口红肿12例、甲级愈合146例、细菌培养阳性10例、换药次数(2.4±0.7)次、住院天数(6.8±1.5)d;对照组切口红肿11例、甲级愈合138例、细菌培养阳性13例、换药次数(6.3±2.1)次、住院天数(8.4±1.9)d;两组患者在切口细菌培养、切口红肿情况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换药次数、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和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具备空气净化条件的心胸外科病房对Ⅰ、Ⅱ手术切口采取伤口暴露为主的护理方法有利于病人伤口愈合。

  • 标签: 暴露疗法 手术切口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单纯强阿片与姑息性化疗联合强阿片治疗肺癌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7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中晚期癌症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选择吗啡、芬太尼为强阿片类药物,选择替吉奥为姑息性化疗药物。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强阿片类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姑息性化疗联合强阿片类药物进行治疗,对比分析肺癌患者食欲、睡眠、疼痛等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癌的临床治疗中,强阿片类药物与姑息性化疗的联合使用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姑息性化疗 强阿片类药物 肺癌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检测D-二对无转移性大肠癌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09年12月在南通市肿瘤医院住院的60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病例资料,分析术前D-二体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60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52.5个月(5~78月)。D-二体升高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正常D-二体组(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D-二体水平、T分期及N分期、Dukes分期与患者预后相关,COX回归显示,年龄、D-二体水平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术前D-二体升高提示非转移性大肠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生存时间较短,术前检测D-二体对患者术后生存预测有一定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D-二体联合FDP用于诊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70例DIC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选择同期7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利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两组D-二体以及FDP水平。结果观察组D-二体以及FD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D-二体以及FDP可有效诊断DIC,提高了临床诊断准确率,避免了病情的延误,同时也缓和了医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D-二聚体 FDP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二体联合CRP在冠心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将8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疾病类型、心功能以及冠脉病变的程度进行分组,分析各组间d-二体、CRP水平。结果AMI组的CRP、d-二体高于UAP组,UAP组的CRP、d-二体高于SAP组,心功能Ⅳ级组的CRP、d-二体高于Ⅲ级组,Ⅲ级组的CRP、d-二体高于Ⅱ级组,冠脉病变重度组的CRP、d-二体高于中度组,中度组的CRP、d-二体高于轻度组,两两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二体联合CRP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可用于早期诊断和临床分型。

  • 标签: d-二聚体 CRP 冠心病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