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D44.CD2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本院本科室收治的1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20例单纯性乳腺小叶增生和20例单纯性乳腺小管增生患者,作为实验组。应用双染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CD44和CD24的表达情况。通过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究CD44和CD24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结果对本次研究分析后,对照组单纯性乳腺小叶增生和单纯性乳腺小管增生患者,CD44、CD24细胞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15.00%、15.00%和20.00%,经χ2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乳腺癌患者CD44、CD24细胞的阳性率均>65.00%,经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D44、CD24在乳腺癌中具有比较高的表达率,其较高的表达率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关。

  • 标签: 乳腺癌 CD44 CD24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D4+/CD8+变化情况。方法12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各组治疗7d内PCT和CD4+/CD8+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3d和7dPCT降低、CD4+/CD8+升高(P<0.0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血清PCT降低,CD4+/CD8+升高。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糖皮质激素 重症肺炎 钙素原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通过检测CD44、EGFR、nm23在患者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了解在胃癌侵袭和肿瘤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消化内科患者,其中75例胃癌患者,25例正常健康人并分为胃癌组和正常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癌组和正常胃粘膜组中CD44、EGFR、nm23表达情况变化,并分析三者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CD44在胃癌组和正常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33%(28/75)和0%(0/25),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EGFR在胃癌组和正常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33%(37/75)和16.00%(4/25),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3、nm23在胃癌组和正常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33%(34/75)和84.00%(21/25),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1、胃癌组织中CD44、EGFR表达高于正常胃粘膜组织;nm23表达低于正常胃粘膜组织。2、胃癌的浸润及淋巴结转移与CD44、EGFR表达情况呈正相关;与nm23表达情况呈负相关。3、胃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CD44、EGFR的表达起促进作用;nm23表达起抑制作用。

  • 标签: 胃癌 CD44 EGFR nm23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脓毒血症患儿中性粒细胞CD64、hs-CRP和PCT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儿科治疗的30例脓毒血症患儿作为观察组,将同期30例普通细菌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CD64、hs-CRP和PCT水平以及阳性率。结果观察组CD64、hs-CRP和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64、hs-CRP、PCT的阳性率及总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脓毒血症患儿中性粒细胞CD64、hs-CRP和PCT水平均明显升高,三项联合阳性率高,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 标签: 脓毒血症 中性粒细胞CD64 hs-CRP P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肿瘤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44在胃癌浸润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00例胃癌组织标本,采用SABC法检测标本中CD44蛋白表达,应用Pearsonχ2检验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确定CD44表达与胃癌生物学特性及其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00例胃癌标本中,CD44蛋白呈阳性表达有59例。呈阴性表达41例。胃癌组织中CD44蛋白表达范围主要在细胞浆。胃癌组织中,CD44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和淋巴管浸润、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等有关(P<0.05)。结论肿瘤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4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表达越高患者预后越差。

  • 标签: 肿瘤干细胞 胃癌 CD44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D4+T淋巴细胞、血清炎症因子在胃肠炎伴良性惊厥婴幼儿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0例肠胃炎伴良性惊厥患儿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0例为对照组,应用McAb-APAAP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及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与IFN-γ水平。结果研究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IL-6、TNF-α与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炎伴良性惊厥患儿发病急性期存在免疫功能紊乱,IL-6、TNF-α与IFN-γ和T淋巴细胞可能参与了儿童胃肠炎伴良性惊厥的发病过程。

  • 标签: CD4+T 淋巴细胞 炎性因子 胃肠炎 惊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