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前后两种导尿时机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导尿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男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在麻醉前即行导尿术,观察组60例在麻醉后导尿,比较两组患者导尿前、导尿时血压及心率的变化;记录一次置管成功例数确定成功率。结果对照组导尿时血压、心率与导尿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则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后行导尿术可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并可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

  • 标签: 男性 麻醉 留置导尿 血压 心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平原县人民医院山东平原253100)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手术病人导尿时机的选择。方法将60例妇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在麻醉平面出现后实施留置导尿,对照组病人在麻醉前实施留置导尿,对病人的疼痛反应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较,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麻醉后实施留置导尿优于麻醉前实施留置导尿,麻醉后实施留置导尿的病人疼痛程度低,生理反应小,可使病人在一种比较放松的状态下进入手术,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利条件。

  • 标签: 留置导尿 时机妇科手术Gynecological surgery patients catheterization timing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导尿的时机。方法对110名患者术前导尿的心理状态与希望采取的导尿时机进行调查,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取麻醉后10min留置导尿,对照组采取术晨科室内留置导尿,观察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95%的患者对术前导尿有惧怕心理,74%的患者希望在麻醉后导尿,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后导尿并不影响切口愈合,且使患者对导尿产生的痛苦感大大降低。

  • 标签: 导尿时机 感染 舒适感
  • 简介:摘要我院自2008年1月到2010年7月,利用一次性导尿管,内注满无菌生理盐水,对16例老年男性阴茎较小的急性尿潴留患者和3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简称妊高症)患者因降压解痉药应用后而引发尿潴留,均一次性导尿成功。

  • 标签: 一次性导尿管 无菌生理盐水 尿潴留 新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有效地控制和预防医院内需要留置导尿的病人的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方法通过查阅了2000-2009年关于留置导尿与泌尿系统感染的关系的论文多篇,归纳分析。结果院内泌尿系感染与留置尿管的时间、无菌操作、膀胱冲洗、长期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结论严格掌握适应症与尿管的选择、禁止膀胱冲洗、采用密闭式导尿系统、严格无菌操作是防止院内泌尿系感染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留置导尿 尿路感染 膀胱冲洗护理
  • 简介:摘要人体的泌尿生殖系统是除手指以外感觉最敏锐的部位,因此,在优质护理广泛开展的年代,所有的护理操作中尤以导尿术对护理技能的要求最高,稍有不慎投诉就多,医患纠纷风险很大。纵观国内为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其舒适度,许多同道一直在不断地改进、优化该项技术,目前已有不少同道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初期单独用石蜡油作为润滑剂、或石蜡油润滑+利多卡因注射液作表面麻醉、直接用利多卡因注射液作表面麻醉,近年多使用利多卡因胶浆、丁卡因胶浆作表面麻醉剂,均起到了一定的改善舒适度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对表面麻醉剂辅助导尿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表面麻醉 辅助 导尿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留置导尿管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但关注留置导尿管体表固定的方法却没有统一的固定方法,笔者查阅文献,发现留置导尿管固定的方法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不加体表固定;第二类是固定于腹部;第三类固定于大腿部。现将其总结如下,希望给临床工作者带来借鉴。

  • 标签: 留置导尿管 固定方法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导尿管致尿路感染的原因及其护理方法。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1例与治疗组29例,对照组患者留置导尿管后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全身抗生素配合局部抗生素冲洗方法,隔日收集尿液,约14天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留置尿管细菌培养的阳性率。结果随着导尿管留置时间的延长,尿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增高,治疗组尿细菌培养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严格遵守无菌导尿术及保留尿管期间的护理,配合使用护生素,可降低留置导尿管感染率。

  • 标签: 留置导尿管 尿路感染 原因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留置导尿管患者实施改良后护理对尿路感染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急性脑梗塞留置导尿管患者5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对照组26例;观察组在留置导尿管期间实施改良后护理措施,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于插管第7天采集尿液检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尿路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6例(19.35%);对照组患者尿路感染11例(42.31%);尿路感染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塞留置导尿管患者实施改良后护理可以降低尿路感染率。

  • 标签: 改良护理 留置导尿管 尿路感染 急性脑梗塞
  • 简介:摘要术前留置导尿是部分手术的常规操作,由于操作为侵入性,患者多有不适,可能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不良影响,影响手术治疗。因此选择合适的操作时机及控制操作的舒适度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文献的复习,就术前留置导尿时机及舒适度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术前留置导尿 舒适度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间歇导尿技术对于脑卒中排尿障碍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卒中排尿障碍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间歇导尿法,对照组患者采用留置导尿法,比较两组患者尿红细胞阳性、残余尿量以及感染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残尿量超过100ml以及尿红细胞阳性、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卒中排尿障碍患者采用间歇导尿法可以减少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可缩短自行排尿的恢复时间,效果较优。

  • 标签: 脑卒中 排尿障碍 间歇导尿
  • 简介:摘要我科室2012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65例行留置气囊导尿管的老年男性,年龄61~85岁,平均年龄73岁,采用3L公司生产的留置气囊导尿管解决老年男性患者排尿障碍,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 标签: 老年男性留置3L气囊导尿管 护理
  • 简介:摘要对25例急性肺水肿老年女性患者拒绝导尿原因进行分析,认为主要原因为医疗知识缺乏、舒适度改变、心理障碍。提出对急性肺水肿老年女性患者采取加强医学知识宣教,使其正确认识导尿的作用,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导尿的护理,心理护理等有效的护理措施,才能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肺水肿 老年女性 拒绝导尿 原因分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留置导尿管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患者感染的发生率。方法收集并整理相关文献资料与研究报道,参考分析留置导尿管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进而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大大减少了。结论分析留置导尿管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给予防范,对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有重大意义。

  • 标签: 留置导尿管 尿路感染 原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保留导尿患者的舒适度。方法根据多年临床观察,釆取两种不同导尿方法对100例患者进行比较。结论传统常规导尿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导尿后有烧灼感,反复尿意等不适。采用改良法导尿,不需要增加任何物力财力使患者的不适感大大降低,满意度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保留导尿 舒适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膀胱充盈尿意强烈与任意时刻拔除导尿管对尿潴留的影响。方法120例留置导尿管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实验组于膀胱充盈尿意强烈时拔除导尿管,对照组不论膀胱是否充盈即拔除导尿管。记录是否发生尿潴留及发生例数。结果实验组1例发生尿潴留,对照组7例发生尿潴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膀胱充盈尿意强烈时拔导尿管是拔除导尿管的最佳时机。

  • 标签: 留置导尿管 尿潴留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试分析手术患者在全麻前后留置导尿管舒适度方面的差异性。方法在我院接受全麻后手术治疗并需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4例作为调查对象,并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32例。甲组在未接受全麻前留置导尿管,乙组在全麻后留置导尿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舒适度。结果与乙组相比,甲组患者的舒适度更好,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在全麻前留置导尿管,可获得相对较高的舒适度。

  • 标签: 导尿管留置 全麻 手术治疗 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