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杂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8月~205年1月期间收治的112例复杂骨折患者,按照入院顺利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实验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析内固定治疗,综合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析内固定治疗复杂骨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复杂髋臼骨折 手术治疗 锁定加压钢析内固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骨折效果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骨盆骨折患者4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都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观察其术后的恢复情况。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经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骨折效果十分显著,经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骨折过程中对患者造成的创口较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在治疗骨盆骨折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经改良Stoppa入路 髂腹股沟入路 骨盆髋臼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关节镜治疗股骨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6例股骨撞击综合征患者,均实施关节镜治疗,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积极治疗,36例患者均甲级愈合,未出现术后感染者;术后与术前相比,髋关节ROM、Harris评分均显著更高,VAS评分显著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治疗股骨撞击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关节镜 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折术后创伤性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作探讨。方法选入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骨折术后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23例,将其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组为对照组10例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13例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将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卧床时间(15±2)d比对照组(18±3)d短,P<0.05;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92.05±5.72)分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80.61±4.37)分,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0.0%比对照组40.0%低,P<0.05。结论骨折术后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更佳。

  • 标签: 髋臼骨折 创伤性骨关节炎 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与X线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120例隐匿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传统X线检查及CT扫描,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情况。结果在120例隐匿性骨折患者中,CT组检出117例,检出率为97.50%,X线组检出95例,检出率为79.17%,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另外CT组检出髋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股骨头后脱位及伴股骨头前缘皮质撕裂骨方面显著高于X线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CT扫描在隐匿性骨折检出率方面较X线更具优势,且能对不同的病情进行分型,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 标签: CT X线 髋臼隐匿性骨折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和骨盆骨折患者外科手术治疗中选择改良Stoppa入路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对象选取于2013年-2016年期间本院收治制定外科手术手段治疗患者相关临床资料,从中选取8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编序,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n=40,对应手术入路为常规入路和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平均时间12个月随访,记录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记录不同手术入路下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所得数据观察组患者具备优越性,差异经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P<0.05;根据患者病情改善情况评估不同手术入路疗效,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具备优越性,差异经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经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P<0.05。结论对和骨盆骨折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时选择改良Stoppa入路方式,在手术指标、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面均对患者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改良Stoppa入路 髋臼 骨盆骨折 手术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改良Stoppa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骨盆骨折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3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80例,根据手术入路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改良Stoppa入路,B组髂腹股沟入路。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A组和B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5.0%和80.0%,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骨盆骨折疗效较髂腹股沟入路更加明显,适合推广。

  • 标签: 改良Stoppa入路 髋臼骨折 髂腹股沟入路 骨盆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真骨盆缘完整的高位前柱骨折患者采用空心拉力螺钉联合重建钢板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将我院接收的真骨盆缘完成的高位前柱骨折患者52例纳入至本次研究中,所选对象均接受空心拉力螺钉联合重建钢板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以及手术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在疼痛评分方面,治疗后较治疗前低出许多,统计学存在差异(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愈合时间分别是(159.52±10.23)min、(448.64±25.41)ml和(15.48±2.19)周。结论给予真骨盆缘完整的高位前柱骨折患者空心拉力螺钉联合重建钢板治疗方案,不仅能够使患者的身体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同时也可以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值得不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髋臼高位前柱骨折 重建钢板 空心拉力螺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全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于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进行股骨颈骨折全置换术的208例患者,患者分为对照组104例和观察组104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展开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69.72±12.6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5.30±10.38)分,差异显著(t=9.240,P<0.05);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15.4%显著高于观察组2.0%,差异显著(χ2=10.367,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全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力螺钉联合拉力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0月至2010年5月新鲜股骨粗隆间骨折86例。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动力螺钉固定,观察组采用动力螺钉联合拉力螺钉固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根据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疗效评定,观察组与对照组总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力螺钉联合拉力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在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优于单纯应用动力螺钉,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 动力髋螺钉 拉力螺钉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我院有糖尿病史的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行二期翻修患者4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取术中可疑组织行细菌培养,分析微生物种类,结合患者术后探讨有效预防措施。结果本研究病例共43例,其中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8例,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25例。术中细菌培养阳性35例,阳性率81.40%,培养结果阴性8例,阴性率18.60%。其中为革兰阳性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感染占72.09%,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为主)占16.27%,真菌(白色念珠菌为主)占2.33%,混合感染比例为18.60%。结论糖尿病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细菌主要由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可根据经验选用万古霉素预防;左氧氟沙星、碳青霉烯类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可用于覆盖革兰阴性菌感染,根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抗菌药。

  • 标签: 髋膝关节置换术 糖尿病 感染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护理策略。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28例患者,采取全面、积极且有针对性的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观察术后DVT发生情况。结果所选取的28例患者中,17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1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其中2例出现DVT,其余均无DVT的发生。结论针对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通过开展积极、全面、系统化的预防护理措施,能够较好的预防DVT。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4月在院行动力螺钉内固定术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22例患者做为观察对象,为22例患者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护理后观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本次研究中的22例患者无下肢静脉血栓,便秘,切口感染,剧烈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行动力螺钉内固定术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降低术后并发症,有在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动力髋螺钉 内固定术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力螺钉结合防旋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后护理。方法对本院2008年3月~2012年11月应用DHS联合防旋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4例护理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期间,骨折均愈合良好,关节功能活动较好,颈干角正常或接近正常,无主钉及防旋钉切割穿出。Harris关节功能评分优20例;良25例;可9例;优良率83.3%。结论好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可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可为今后的功能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使病人早日康复。

  • 标签: 动力髋螺钉(DHS) 防旋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运用骨钩辅助复位存在难复性内翻的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6月39例于我院骨科接受PFNA内固定治疗的存在难复性内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病例资料。骨钩辅助闭合复位17例,有限切开复位22例。评估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TAD、螺旋刀片滑动距离、髋关节Harris评分、血管神经损伤等指标。结果平均随访11.8±2.1月,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均达到骨性愈合,未出现螺旋刀片切出等内固定失败。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钩辅助闭合复位组均显著短于切开复位组(P<0.01)。TAD、螺旋刀片滑移距离、Harris髋关节评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复位不良,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结论骨钩辅助闭合复位在治疗存在难复性内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中能够取得良好疗效,该类患者应优先考虑闭合复位。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骨钩 难复性髋内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保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3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保手术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16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系统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对比两组髋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优7例,良7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87.5%;对照组患者优4例,良7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68.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80.5±11.2)分;对照组术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65.8±1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头坏死保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髋关节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康复治疗 髋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5月收治的78例接受动力螺钉内固定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法根据患者护理方法的差异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个组别,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长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用于接受动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价值极高。

  • 标签: 动力髋螺钉固定术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手术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螺钉(DHS)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高龄股骨转子骨折患者分为PFNA组和DHS组,PFNA组54例,DHS组50例,其中PFNA组治疗方式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DHS组则采用动力螺钉内固定,分别比较两组各项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长、手术并发症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在随访期间,按Harris标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分,PFNA组优良率达92.2%,DHS组优良率达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的手术方式更优,能显著减少患者创伤和术中出血,提高治疗效果,利于患肢功能恢复。

  • 标签: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6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及研究组患者分别行半髋关节置换术及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优良率及手术情况。结果研究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但髋关节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各具优缺点,具体还应根据患者手术耐受性、活动能力及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优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