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率彩色超声在肠套叠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32例诊断的小儿肠套叠患者二维图像及血流动力性改变,并根据血流改变对临床灌肠复位进行提示。结果诊断正确32例。结论高频率彩色超声对小儿急性肠套叠诊断及治疗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应作为首选方法。

  • 标签: 急性肠套叠 高频彩色超声 小儿
  • 简介:摘要不寐(失眠)是人类重大的自然、社会、心理学问题,本文在简要分析目前疗法现状的基础上,论述多类别昼夜频率调整有可能更好的调整睡眠状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治疗失眠,为科学研究失眠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 标签: 不寐 失眠 昼夜 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某高校314名大学生肥胖现状和晚睡频率的相关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314名大学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女生晚睡检出率明显低于男性检出率(P<0.05);大学生平均BMI值与睡频率成正相关。结论男生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生;晚睡的习惯可能是导致大学生肥胖的原因之一。

  • 标签: 大学生 肥胖 BMI 晚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能量和频率ESWL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肾组织损伤情况。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作为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ESWL治疗,对照组能量9.0~13.0kV,频率20次/min。观察组能量4.0~6.5kV,频率10次/min。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AG(1.08±0.05)u?mol-1、γ-GT(1.07±0.36)u?mol-1、治疗有效率97.67%、并发症发生率2.33%、生活质量(96.88±1.45)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C<0.05)。结论不同能量及频率ESWL治疗肾结石,疗效均较好。但适当降低能量与频率,能够有效减轻肾组织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

  • 标签: 能量 频率 ESWL 肾结石 肾组织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年轻女性乳腺癌的病理特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我院进行乳腺癌病理检查的年轻患者44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乳腺癌病理检查的中老年患者44例作为参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乳腺癌病理特性。结果两组病程时间、肿瘤直径、淋巴转移及分期情况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病程时间≤1个月确诊的比例(29.55%)低于参照组(52.27%),实验组肿瘤直径≤2cm的比例(25%)低于参照组(56.82%),实验组淋巴转移转移≤4个的比例(59.09%)低于参照组(79.55%)。实验组与参照组组织分级、Ki-67及Her-2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年轻女性乳腺癌病程时间较长,就诊时病灶直径较大,但淋巴转移情况相对较好,因此,需要加强对年轻女性乳腺癌定期筛查重要性的宣传,以此提高年轻女性正确认识乳腺癌筛查。

  • 标签: 年轻女性 乳腺癌 病理特性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不同温度对色谱分析性能的影响,从而寻找一种有效又简便的改善色谱分析性能方法。方法以某中药注射剂含量测定时在不同温度下的分离性能为例,根据测定数值考察温度与分离性能的变化关系。结果该中药注射剂出峰时间随温度升高分离速度加快,同时理论塔板数也随之增大,但随着温度的升高,某一成分的分离度降低,因此,选择温度还需综合考虑各项因素。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仪 温度 分析性能 分离度 理论塔板数
  • 简介:(北京市通州区新华医院100024)摘要目的观察与研究心理干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发作频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心绞痛患者且将其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30例),同时对两组不稳定性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时间等内容进行观察与研究,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心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发作频率等。结论心理干预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不可缺少的措施。

  • 标签: 心理干预 不稳定性心绞痛 发作频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急诊科药物中毒的分布特性及其趋势,为提高对药物中毒的诊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以2006年~2015年本院急诊科登记数据,统计分析急诊科药物中毒在类别、性别、年龄、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变化趋势。结果急诊科药物中毒的高发人群是老年人群,男性青年为药物中毒的高危人群,镇静剂、安眠药为急诊科药物中毒主要类型。结论了解药物中毒的相关特性,明确急诊科药物中毒的高发人群及高发毒物类型,对提高急诊科救治药物中毒病患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药物中毒 急诊科 分布特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概述了鸡枞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鸡枞菌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采集后的存放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非血液性疾病患者的血液标本617例,分离收集血浆后,部分血浆立即测定及室温(20~25℃)存放2、4、6、24h后,部分血浆分别于室温、-4℃、-20℃保存24h后应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4项指标。比较各组凝血4项指标检测结果。结果与室温下血液标本即刻分离血浆组比较,放置2h检测的凝血功能4项指标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放置4h、8h及24h血液标本PT、APTT及TT均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变化不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室温下血液标本即刻分离血浆组比较,室温(20~25℃)保存24h血液标本PT、APTT及TT均明显延长,-20℃保存24h血液标本APTT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4℃保存24h血液标本各凝血指标及-20℃保存PT、TT及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检测凝血功能各指标时,应注意对于凝血功能采集血液标本后及时送检。常温状态下,血浆标本应在2h内完成检测,如需保存,应选择-4℃的低温环境,切勿在过低的温度中保存,尤其要避免反复冻融。

  • 标签: 存放时间 存放温度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回顾67份临床超声声像图的资料,其患者为首发症状为右下腹痛和被怀疑是急性阑尾炎病症。诊断之后被被怀疑患有上述疾病的患者通过做超声的检查并结合相应病症的临床抗炎治疗,这些患者的疾病症状都得到了缓解,有的甚至已经消失,从而可以给患者确诊。可以得出结论超声检查的诊断率在对于患有上述病症的患者进行诊断时是比较高的,应用超声检查对临床医学的发展极为有利。从而引出本文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对超声波的特性进行讲述,对超声检查的价值如何应用于诊断以右下部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

  • 标签: 超声波特性 医学诊断 右下部腹痛 急性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心绞痛急性发作的效果及其对心绞痛发作频率以及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绞痛急性发作患者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则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试验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心绞痛急性发作的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血府逐瘀汤 治疗 心绞痛急性发作 心绞痛发作频率 持续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膀胱冲洗液的温度对前列腺电汽化术患者的影响。方法80例行前列腺电汽化术患者按照住院床号奇偶性分组,试验组(n=40)与对照组(n=40)。两组术后均实施持续性的膀胱冲洗,对照组冲洗液温度在(26.36±0.76)℃,试验组冲洗液的温度在(35.62±1.49)℃,对比术后出血量、膀胱冲洗液总量、膀胱痉挛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术后出血量、膀胱冲洗液总量、膀胱痉挛发生率比较,试验组较低(P<0.05)。结论前列腺电汽化术后冲洗液的温度控制在(35.62±1.49)℃左右,可有效减少术后出血量、膀胱冲洗液总量,避免膀胱痉挛,效果确切。

  • 标签: 膀胱冲洗液 温度 前列腺电汽化 术后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保存时间及温度对全血标本血常规检测结果。方法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健康体检人员50例,每个体检人员需要进行三份外周静脉血,并将其放在4摄氏度、25摄氏度以及32摄氏度的水浴箱内,分析在不同时间内的测定结果。结果放置4个小时后,RDW在32摄氏度环境更高,在12小时后,MCHC在25摄氏度环境下较低,24小时后,HCT在25摄氏度环境下较高。结论在不同保存时间和温度下,发现全血标本会影响实际的监测效果,为了确保检测准确性,需要在2小时内给予有效检测。

  • 标签: 不同保存时间 温度 全血标本血常规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原地区抗凝血标本离心后存放温度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抽取门诊患者静脉全血抗凝血标本50例,无脂血、无溶血和无黄疸,立即以3000转/min离心10分钟分离血浆,上机测得的结果分别与在室温(20~25℃)和4℃放置2小时、4小时和6小时的血浆样本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无论室温下还是4℃冰箱,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随血浆样本放置时间延长而延长。结论凝血标本采集后要及时离心并检测,2小时不能及时检测的标本离心后密闭保存于4℃冰箱。

  • 标签: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温度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的加快,面对生活、工作、情感等各方面的压力,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存在心理问题的人们逐渐的增多。焦虑、抑郁是心理疾病中常见的症状,抑郁患者存在睡眠障碍、食欲不振等症状,为了更好的对抑郁与生理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我们以大鼠为研究对象,对抑郁和大鼠心室肌电生理学特性相关性进行进行研究。

  • 标签: 抑郁 生理学 心室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保存时间及温度对全血标本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来我院就诊的健康患者70例作为研究主体,全部患者均行相同的血液检查,并对血液标本的保存时间和温度两个方面进行控制,从而探究保存时间以及温度对学也标本的影响程度。结果在不同温度保存的情况下,患者的血红蛋白、血小板以及红细胞均会发生显著变化,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白细胞变化情况并不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标本保存时间越长,对患者的检验结果影响越明显。结论血液标本的存放时间和温度都能够对患者的血液检查结果造成影响,为了使患者的血液检查结果更加准确,采集血液标本后,应尽早完成相关检查。

  • 标签: 保存时间 温度 全血标本 血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