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是方差分析的一种。本文将先介绍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结构、适用范围、事后比较的方法。然后引入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概念,介绍它的主要优点,需要满足的假设条件,以及它的缺点和改进方法。

  • 标签: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球形假设 事后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集中管理与发放的方法与效果。方法为消毒供应中心培养专业人士,改善供应室的布局、物品、制度,以及有效的与临床科室的沟通,集中式通过清洗、消毒、干燥、包装、灭菌等过程对医疗器械进行处理,并且统一发放至各个临床科室。结果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集中管理与发放实施后,改善了临床科室不能集中处理已污染的器械的混乱管理情况,加强了医院对重复使用器械的质量安全监控管理,杜绝了器械包装的不规范、环境污染等不良影响。结论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集中管理与发放能够有效保证灭菌物品的质量,对医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医疗器械 集中管理 发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复人工流产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6月—12月期间于我院行重复人工流产的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并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重复人工流产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重复人工流产 心理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重复人工流产病人的影响。方法从我站选出重复人工流产病人54例,按照入站的先后顺序随机将病人分成两组,组一27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组二27例为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SDS评分及疼痛程度,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护理干预后SDS评分及疼痛程度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消除病人不良的心理状态,减轻病人疼痛,提供心理指导,加快病人的恢复。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重复人工流产 影响
  • 简介:摘要意外怀孕而行人工流产,尤其是重复人工流产严重影响着广大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其发生原因总体归结为未避孕或避孕失败。随着实践发展,法律及计划生育政策约束的逐渐减弱,避孕方式实行自我知情选择。PAC服务模式既尊重了患者的避孕知情选择,又能提高女性对人流危害及避孕知识的了解,增加自我避孕防范意识,提高正确避孕率,有效降低人工流产,避免重复流产。

  • 标签: 流产 关爱干预 重复人工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人工流产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使人工流产的对象认识到人工流产的危害,掌握避孕的方法,降低重复流产率。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人工流产术的病例共1000例,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对避孕知识掌握情况、是否及时坚持使用避孕方法以及半年内非意愿妊娠致重复流产情况。结果实验组半年内意外妊娠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意外妊娠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避孕知识掌握率、及时坚持避孕方法使用率分别为100%、98%,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让妇女快速从人工流产术中恢复正常,及时落实适合的避孕措施,还可减少患者手术不适及并发症的发生,减轻医生的工作压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人工流产重复率 降低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1例尤文肉瘤术后发生肺部转移再入院患者的叙事护理,探讨叙事护理临床实践的特殊意义。方法运用叙事护理技术,外化、解构、改写、外部见证人,以及尊重、好奇、谦卑的态度和患者沟通,在说故事中给予患者生命的力量,疗愈患者。结果患者从胸闷气短,唉声叹气,到面带微笑积极主动与人交流。结论叙事护理能够帮助治愈患者的心灵伤痛,改写患者的生命故事,利于疾病预后。

  • 标签: 叙事护理 尤文肉瘤 个案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输卵管妊娠术后不孕及重复性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诊断为输卵管妊娠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随访48个月。发生不孕及重复性异位妊娠的患者102例为观察组,其余98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将可能影响术后不孕及重复性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不孕及重复性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结果调整年龄、BMI、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疾病,以盆腔粘连、输卵管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方式为自变量进行回归。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显示盆腔粘连、输卵管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方式为输卵管妊娠术后发生不孕及重复性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结论盆腔粘连、输卵管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方式为输卵管妊娠术后发生不孕及重复性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输卵管妊娠 术后不孕 重复性异位妊娠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常见的严重精神疾病之一,临床上很多患者对药物治疗疗效欠佳。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rTMS)技术以无创、无痛、安全被广泛应用精神、神经、康复领域,它通过时变磁场作用于大脑皮层,产生感应电流影响脑内神经电生理活动。rTMS作为一项新型神经调控技术,在临床上已用于多种精神疾病的辅助治疗,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主要对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中的相关参数、疗效和安全性进行阐述。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精神分裂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焦虑症伴失眠患者时使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焦虑症伴失眠患者共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观察组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将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匹兹堡睡眠指数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更低;在匹兹堡睡眠指数评分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焦虑症伴失眠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并提高睡眠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焦虑症 失眠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联合盐酸舍曲林片对产后抑郁症的疗效及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62例符合ICD-10产后抑郁诊断标准的首发患者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A组)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盐酸舍曲林片治疗,对照组(B组)仅给予盐酸舍曲林药物治疗,共4周为一个疗程。于治疗前及治疗1、2、3、4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HAMD)表评定临床疗效,以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筛查认知功能状态。结果两组在治疗结束时HAMD量表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1.58,P>0.05),说明两组在抗抑郁疗效方面相当。但两组的MMSE评分从第三周末出现显著性的差异(P<0.05),说明A组较B组治疗方法对产后抑郁症的认知功能改善有积极疗效。结论盐酸舍曲林片合并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显著改善产后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 标签: 经颅磁刺激治疗 产后抑郁症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三组共计30例12~15岁出现行为问题的青少年展开每组8次的团体心理治疗活动,使用方法为叙事治疗,探索新的治疗模式在心理治疗工作中的应用,更加开放与自我探索的提问方式与活动内容,使得团队成员更关注自我内心需求和既往成功体验,更好地理解他人、表达自我,积极应对生活事件以及自我管理。通过对团体叙事治疗的应用与探索,试图将这一更加开放更加关注来访者自身能力的治疗方式进行普及推广。

  • 标签: 叙事治疗 行为问题 青少年 团体心理治疗 适用人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抑郁疗效。方法将56例PSD患者分为研究组(n=28)和对照组(n=28),均给予缺血性脑卒中常规及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给予频率为10Hz的rTMS治疗,对照组接受伪刺激治疗。结果rTMS治疗第2周,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周时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治疗2周时HAMD评分均较前降低,P<0.05,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BI评分均增加,P<0.05;第4周末结束时,两组HAMD量表评分、NIHSS评分及BI评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rTMS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PSD患者具有改善抑郁情绪和促进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双重获益。

  • 标签: 脑卒中后抑郁 艾司西酞普兰 重复经颅磁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对于改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之间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400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200例,观察组2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叙事护理临床干预方法,对焦虑抑郁患者的状态进行效果对比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的焦虑抑郁量表得分与焦虑和抑郁的患病率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后,对照组的数据并未出现变化,观察组两个量表的得分与患病率均出现了明显下降,与干预前和干预后的对照组相比,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4.50%,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0.0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456,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从两组的满意调查结果看,数据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z=5.977,P<0.05),观察组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利用叙事护理的方法干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可以显著缓解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对于促进克服心理障碍,改善自我效能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

  • 标签: 叙事护理 焦虑抑郁 临床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难治性阴性症状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方法随机的选取我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之间的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平均每组为49例。本文的研究为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对照组进行伪刺激治疗,观察组进行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评估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相互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5.1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3.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然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P<0.05),表示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之中。

  • 标签: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 精神分裂症 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的随机双盲对照进行探析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份到2016年1月份所接收的60例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伪刺激,实验组的患者则对其进行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6周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的评分。结果所有的患者均完成了治疗,相关的症状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实验组患者的阴性症状、幻听,以及一般精神症状等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精神分裂顽固性幻听疾病中采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该种治疗方式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 标签: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精神分裂症 顽固性幻听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在提高新入职护士职业价值认同感和幸福感的实践和应用。方法采用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我院新入职护士在叙事护理培训前后进行测评。结果叙事护理培训前后,新入职护士职业价值观、幸福感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叙事护理能显著提高新入职护士的职业价值认同感和幸福感。

  • 标签: 叙事护理 新入职护士 职业价值 幸福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精神分裂症患者顽固性幻听的临床治疗中双背侧前额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期间,我院精神病科接受诊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伴顽固性幻听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接受诊治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伪刺激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应用真刺激进行刺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幻听相关症状的评分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幻听症状以及精神病理症状相关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伴顽固性幻听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双背侧前额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幻听治疗效果,还能改善患者的情绪状况,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双背侧 前额叶 重复经颅磁刺激 精神分裂症 顽固性幻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