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急诊预检分诊管理,合理分级分区急救资源,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急诊急救效率。方法根据患者病情按照急诊预检分诊标准,1、2级危重病人立即送红区抢救,3级急症病人及时诊治,4级病人候诊。结论采用分级分区管理后,提高了急诊预检分诊的准确率,优化了就诊流程,实现了急重优先,提高了急诊急救效率

  • 标签: 急诊预检分诊 分级分区管理 提高急诊急救效率
  • 简介:摘要人才是企业和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医院人事行政部门,人力资源处的主要职能是负责人事调动、配置,档案管理等工作,此外人力资源处还是与其他行政科室如护理部、财务科等的纽带。新时期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日趋复杂、工作量也在逐渐增大,在该种情况下如何提升人事管理效率是医院人力资源处领导者重点思考的问题。

  • 标签: 医院 人事管理 效率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护理流程手段抢救急诊患者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近两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为8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轻重程度比较无差异。观察组采用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将两组患者急诊抢救过程中各项用时以及急诊后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对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接诊用时为(14.36±3.96)min,分诊用时为(0.66±0.15)min,用药时间为(4.33±0.78)min,治疗用时为(60.81±8.47)min,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25%,与对照组(83.75%)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可以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显著提高抢救效率及抢救成功率,具有推广价值1。

  • 标签: 急诊患者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5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24例,给予干扰素+炎琥宁进行治疗,对照组21例,使用炎琥宁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疱疹、发热和口腔溃疡等症状或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使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帮助患儿尽快康复,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干扰素 炎琥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应用与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患者例数一共为60例,其入院治疗时间为2015年5月—2017年5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为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采用高压氧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治疗效果,加速患者的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高压氧 突发性耳聋 应用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呼吸内科护患沟通有效率的应用效果。方法由我科10名护士成立QCC小组,围绕“提高呼吸内科护患沟通有效率”的主题展开为期5个月的品管圈活动,充分利用我院护理部2016年修订的《住院病人护患沟通及健康教育质量考核标准》分别在活动前后对我科300名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影响护患沟通的要因,运用头脑风暴法,应用PDCA,制定并落实对应策略。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5个月后,影响护患沟通有效性的因素显著减少,目标达成率133.33%,进步率71.61%。改善后,护患沟通有效率由原来的46.00%提升至84.67%。无形成果中,各圈员在自我评价各方面评分均高于活动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显著提高了护患沟通有效率,还有效帮助护士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综合业务能力。

  • 标签: 品管圈 护患沟通 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急诊患者急救中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颅脑外伤急诊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两个小组,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对干预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干预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的结果有较大的差异,干预组(96%),参照组(84%);且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远远高于参照组,干预组(94%),参照组(76%),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上所述,对颅脑外伤急诊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后,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干预 颅脑外伤 急诊急救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率及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流程;另将2018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急诊收治的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研究组,此阶段实施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抢救效率以及抢救成功率。结果研究组的分诊评估时间、抢救时间以及急诊停留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研究组抢救成功率为95.24%,较对照组的80.0%显著升高(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缩短急性心肌梗死各抢救环节的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抢救效率 抢救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急救护培训对机场院前急救患者治疗效率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分别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和2015年7月—2017年1月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医疗急救中心救治的各75例患者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机场院前急救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应急救护培训,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效率和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效率93.3%(70/75)高于对照组70.7%(53/75)(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7.3%(73/75)高于对照组73.3%(55/75)(P<0.05)。结论采用应急救护培训可有效提高机场院前急救的有效率,且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值得广泛应用于各机场医疗急救中心。

  • 标签: 应急救护培训 机场院前急救 抢救效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有效率。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美沙拉嗪组(观察组52例)和柳氮磺吡啶(对照组51例),对两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后,使用柳氮磺吡啶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完全缓解20例,有效21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39%;使用美沙拉嗪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32例,有效16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5例患者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确切,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柳氮磺吡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美沙拉嗪 柳氮磺吡啶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有效率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抢救效率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收治时间为2015年3月—2018年3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救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急诊护理途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以及抢救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以及急诊评估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急诊护理途径应用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过程的效果显著,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且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急救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路径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 应用效果 抢救效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程质控管理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对工作效率以及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我院消毒供应室自2016年1月开始全面落实全程质控管理,现选取实施前(2014年1月—2015年12月)和实施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消毒供应室清洗消毒的可再生器械各3000件,收集整理器械的回收合格率、清洗消毒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同时收集整理实施前后的医源性感染率。结果实施全程质控后,器械回收合格率、清洗消毒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明显提高,P<0.05;且医源性感染率从10.03%降至3.97%,P<0.05。结论全程质控管理的应用有助于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预防院内感染,值得推广。

  • 标签: 全程质控管理 消毒供应室 工作效率 合格率 院内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