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从行为心理的角度分析精神卫生中心的设计对策。方法随机选择20家精神卫生中心,对患者、患者家属、医护人员进行采访调查,分析其行为心理特征,以此作为依据,从而总结出精神卫生中心的设计对策。结果从精神卫生中心的受众人群的调查问卷结果看,总结出精神卫生中心的设计对策主要有对建筑设计的室外场地注重舒适化与休闲化;功能空间要加强安全感和领域感;装饰及细节注重人性化与便捷化。

  • 标签: 行为心理学 设计对策 精神卫生中心
  • 简介:摘要攻击行为可以造成他人身体、心理的严重伤害,音乐治疗可以有效干预攻击行为。音乐治疗是以音乐为媒介,经专门训练过的有能力的治疗师运用音乐的手段达到非音乐目的的心理治疗。通过情绪释放、认知改变及生理的变化,来达到干预攻击行为的目的。

  • 标签: 音乐治疗 攻击行为 临床应用 机制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导致人们的社会心理压力不断增加,尤其是给予儿童的压力也随之加大。在农村,一些父母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关注不够,尤其是留守儿童的父母,由于为了改善生活条件,常年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导,是导致儿童心理和行为异常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在城市地区的家庭,虽然父母大多可以为子女提供宽裕的生活环境,但是由于升学压力的增大,使得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尤为关注,各种补习班占有了原本属于儿童的快乐时光。加之城市子女多为独生,父母溺爱,反而导致了儿童的各种心理问题和行为异常。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有大约五分之一的儿童存在或轻或重的情绪和心理异常,这个比例数是非常令人担忧的。但是,这种状况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普通医院还没有有关的儿童心理门诊,不能正确处理儿童心理行为障碍。

  • 标签: 儿科 心理行为 障碍
  • 简介:摘要本文以广西医科大学图书馆为例,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统计分析2014~2015学年在校学生借阅图书馆藏书的数据,掌握医学生的借阅行为习惯和规律,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 标签: 医学生 借阅习惯 数据挖掘
  • 简介:两难问题的研究起源于博弈论,实际上它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现实问题,两难情景下有关合作行为的研究是社会两难研究的焦点。在收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从社会两难与合作行为的含义,社会两难情景下有关合作研究常用的研究方法,社会两难情景下影响合作行为的因素,关于社会两难的研究展望,这4个方面来阐述有关两难情景中合作行为的研究。

  • 标签: 合作行为 博弈论 价格竞争 研究展望 影响因素 个体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行为护理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小儿疝气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25例小儿疝气患者采取行为护理干预方法护理,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离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以及术后的并发症复发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进行结果对比。结果护理组的术后离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分别是2.35±0.28d、5.45±1.45d以及97.75±1.09分,对照组的术后离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分别是7.98±1.13d、8.53±2.18d以及79.78±1.24分,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疝气患者进行行为护理干预方法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缩短术后患者的离床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行为护理 小儿疝气手术 护理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儿科护理行为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到12月接收的儿科患者,与2015年2月到9月间接收的儿科患者进行对比,对缺陷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风险管理干预。结果2015年护理缺陷发生率降低为13.6%。结论各项潜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并且进行相应的干预,实施风险管理,能有效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了护理的质量。

  • 标签: 儿科 护理行为 分析与干预 实施风险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诚信领导能激发领导者和下属在内的积极行为,塑造良好积极的工作情境,下属乐于奉献时间和精力在工作上;诚信领导思路是领导者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信念来影响下属,给下属塑造了一个积极的工作情境,从而大大提高了护士工作绩效,使患者和工作人员的满意度都得到大幅度提高。

  • 标签: 诚信领导 临床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男女青少年营养知识、态度与行为情况。方法抽样调查本地1342例青少年学生,通过调查问卷形式了解学生在营养知识、态度与行为上的现状。结果男女在营养知识认识上,对于基本常识性内容知晓率较高,但是在胆固醇、维生素等知识的了解上,学生认识度较低,同时男同学了解度更低。男女青少年在态度与行为上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在偏食情况上较为凸显,不合理饮食与运动情况比例较高。结论在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上,男女学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要针对不同情况做针对性宣传教育。

  • 标签: 青少年 营养知识 态度 行为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新生儿医院的感染于护理行为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找出解决方法。方法将我院2013年10月到2014年10在我院入住的217例新生儿进行调查,分析男性早产儿、低体重儿、窒息、气管插管等新生儿进行危险因素分析,总结所有新生儿感染部位的构成比例,了解微生物的培养种类。结果217例中出现医院感染的有15例占总数的6.9%,主要是呼吸道感染,皮肤组织、消化道组织感染的依次是12.7%和9.5%。结论对新生儿造成感染的危险主要因素分别有气管插管、重症监护、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窒息等。

  • 标签: 新生儿 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护理干预对妇女乳腺癌认知及乳腺自检行为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某社区的300例妇女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仅予以防癌知识的宣教工作,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乳癌知识的健康教育、乳腺的自我检查等,观察两组妇女对乳腺知识的认知和自检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妇女的乳癌认知度评分以及乳腺自我检查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妇女的乳癌认知度评分以及乳腺自我检查评分均低于研究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应用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妇女乳腺癌认知度,加强妇女对乳腺的自检行为,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乳癌的发生率。

  • 标签: 护理干预 妇女乳腺癌认知 乳腺自检行为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徐州市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发生情况以及青少年问题行为与家庭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以及自编社会人口学调查问卷对1228名12-16岁青少年进行评定分析。结果①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分别为男生10.05%,女生10.09%;②男、女生的问题检出组和对照组的家庭功能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除了男生在问题解决和行为控制两个维度,男女问题组家庭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男生而言,家庭沟通(OR=2.567)和情感反应(OR=2.973)是问题行为的危险因素;对女生而言,问题解决(OR=1.674)和角色(OR=6.247)是问题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发生与家庭功能存在相关。

  • 标签: 青少年 行为问题 家庭功能
  • 简介:摘要本研究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和《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PPCT)对浙江省丽水中学的192名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家庭量表中各因素的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亲密度、成功性、组织性、情感表达等。高中生存在问题行为的学生为19.2%,问题行为学生与家庭环境亲密度、矛盾性、文化性有显著的相关。

  • 标签: 行为问题 家庭环境 高中生
  • 简介:摘要内窥镜技术是近年来临床医疗中普遍运用的一项技术,随着医用内窥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在临床过程中,内窥镜的安全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内窥镜安全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为内窥镜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保障提供有益参考。

  • 标签: 内窥镜 安全护理 问题及对策
  • 简介:摘要中职医药类学生在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由于原有基础薄弱,往往产生压学心理和逃课行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总结这类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因材施教,建立激励机制,克服学生自卑情绪,重视教学过程,给学生创造一个优越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学有所成。

  • 标签: 中职 医药理论 厌学心理 厌学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26例抑郁症有自杀意念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服用抗抑郁药,研究组患者服用抗抑郁药的同时给予认知行为干预。结果干预后第2、4、8周,干预组患者HAMD总分和认知障碍因子自杀项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在干预后第8周对自杀意念性质的认识和对自杀者、自杀者家属及安乐死的态度的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意念。

  • 标签: 认知行为 抑郁症 自我伤害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认知行为疗法对口腔疾病患者心理焦虑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8例患有口腔疾病的患者作对照组,仅根据不同疾病类型给予针对性治疗;另选取38例作研究组,在不同针对性治疗基础上辅以认知行为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疾病治疗期间的心理焦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心理焦虑症状发生率为13.15%,对照组患者心理焦虑症状发生率为26.31%,两组患者心理焦虑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口腔疾病患者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升治疗依从性。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口腔疾病 心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分析自我效能的干预对乳腺癌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所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8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之上,对实验组患者予以自我效能的干预,且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定期检查、按时服药、合理饮食、合理休息、坚持运动、预防感染、禁烟禁酒及总分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健康、活动、支持、精神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予以自我效能的干预,可提升其遵医行为,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与运用。

  • 标签: 乳腺癌 自我效能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从行为的影响。方法对所在社区内共150例高血压患者以问卷表的形式进行调查,在实施干预1年前后分别进行测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护理干预,持续1年。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前的测评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护理干预,所有研究对象在饮食、药物、心理调节及运动方面的依从性均有大幅度的提高,与护理干预前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依从行为,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社区干预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 依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