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手术前后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视网膜脱离患者30例临床手术前后护理方法措施进行分析。结果非常满意13例,满意16例,满意度为96.67%。结论减轻患者焦虑,掌握有关疾病知识。患者能保持符合治疗要求的正确体位。减轻患者的疼痛或不适,使患者得到舒适护理服务。患者的并发症得到预防、及时发现和处理。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手术治疗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龄产妇子痫前期合并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护理体会。方法择取2013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由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子痫前期合并渗出性视网膜脱离高龄产妇共24例,实施综合护理并观察最终护理效果。结果所有产妇均在分娩后的10~28日内恢复视力,且视力恢复至正常水平,脱离视网膜得到良好复位,无产妇发生永久性视力障碍症。结论综合性护理可以有效遏制视网膜继续脱离,并能预防诸多并发症的发生,对高龄产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子痫前期 高龄产妇 临床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视网膜脱离在临床中为常见的眼科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入院后如果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没有检查及化验阳性体征以及其他疾病,能尽快手术复位视网膜,这对于视力的恢复有帮助。而有些患者入院后检查发现有阳性体征,这样就影响了手术时间。入院常规检查有血钾的检查,正常人体血清钾浓度在3.5~5.5mmol/L,临床上将低钾血症分为轻度低血钾(3.0~3.49mmol/L)、中度低血钾(2.5~3mmol/L)、重度低血钾(<2.5mmol/L)1。患者入院后检查血电解质发现低血钾,这样就影响了患者手术的时间安排,血清钾必须在正常范围才能安排手术,因为钾离子参与心肌细胞的代谢,低血钾使心肌应激性增强,可致心律失常,呼吸肌麻痹,甚至出现室颤、心脏骤停2。而眼科手术时会牵拉眼球,同样会对心脏产生影响,有的甚至发生心跳骤停的情况,所以在手术前保证血钾的正常是非常重要的。各方面检查达到手术标准后进行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方法为进行玻璃体切除并填充硅油于玻璃体腔内,手术后患者需要长时间特殊卧位,如头低位、俯卧位等。而由于注油后俯卧位的时间长,难以坚持,最终导致手术效果的不佳及预后不良。因此对于这些患者手术前尽早补钾治疗和术后期能严格执行特殊卧位,并进行全面、科学的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后正确的指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本文对于我院2014年3月到2015年12月收治视网膜脱离患者伴低血钾(非外伤性)共45例为对象,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低血钾 玻璃体切除 硅油填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被动体位的依从性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采用被动体位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依从性。结果A组与B组依从性比较,B组显著高于A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被动体位患者中,可显著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护理效果,值得临床选择和深度普及。

  • 标签: 护理方法 被动体位依从性 视网膜脱离复位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提高复杂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行复杂视网膜脱离复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显著提高复杂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患者的舒适度,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复杂视网膜脱离复位术 舒适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激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月至2015年1月接诊的行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8.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67%,护理服务满意度为85%,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激光光凝术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行玻璃体切割的7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视力水平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13%,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视力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玻璃体切割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视力,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 玻璃体切割术 围术期 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远视性单眼弱视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予以观察和分析。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远视性单眼弱视患者23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时期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单眼远视但无弱视的患者23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进行测量并且记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为(192.4±20.4)um,对照组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为(180.3±14.2)um,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远视性单眼弱视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以及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比单眼远视但无弱视的患者要厚,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进行测量,对各类弱视的外周机制研究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远视性单眼弱视 黄斑区视网膜厚度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网络宣教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护理效果。方法100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宣教,观察组患者选择网络宣教,分析两种宣教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比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宣教方式后的知识知晓率以及对疾病态度正向率,统计学意义产生(P<0.05)。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网络宣教模式可提升疾病认识程度。

  • 标签: 网络宣教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通络明目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2例D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1例患者采用通络明目胶囊,对照组41例患者采用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7.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7%。观察组中医症候有效率为87.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07%(P<0.05)。结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通络明目胶囊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通络明目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9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分期分为A组30例(病眼60只),B组32例(病眼62只)以及C组33例(病眼65只),A组主要采用次全PRP疗法,B组和C组采取标准PRP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1.7%>85.5%>75.4%)最高,B组次之,C组最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效果显著,其中以早期治疗的预后效果最佳。

  • 标签: 分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激光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72例,根据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水平及视功能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视力有关日常活动限制、自理、活动、社交及心理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可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视功能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系统化护理 血糖 视功能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0例糖尿病视网膜黄斑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一时期的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结果,同时对观察组患者使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法进行诊断,将观察组患者两种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健康人群的黄斑中心凹度平均为(219.23±8.16)μm,而糖尿病视网膜黄斑病变患者则为(312.26±140.15)μm,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法在诊断合并CME时具有较大的差异。结论相比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法,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法能够对患者疾病进行更为准确的诊断。

  • 标签: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黄斑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糖明目饮联合羟苯磺酸钙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我院住院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羟苯磺酸钙片治疗,治疗组采用羟苯磺酸钙片联合降糖明目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视力、散瞳眼底检查及其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另外,治疗后治疗组视力、散瞳眼底检查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降糖明目饮联合羟苯磺酸钙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降糖明目饮 羟苯磺酸钙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87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性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43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的44例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103.7±4.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16±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0.91%,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2.0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53,P<0.05);在血糖控制方面,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生活质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内脂素、抵抗素、瘦素水平与MMP-2和MMP-9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6例。根据患者病变程度,分为单纯糖尿病组(A组)、非增生型DR组(B组)、增生型DR组(C组),每组分别有31例、30例、25例。同时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35例为D组。检测各组内脂素、抵抗素、瘦素水平以及MMP-2和MMP-9的水平。结果B、C组血清内脂素水平略低于A、D组,而抵抗素、瘦素、MMP-2和MMP-9水平高于A、D组,且C组血清内脂素明显低于B组,C组MMP-2和MMP-9水平高于B组,上述差异分别经t检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上述血清水平虽然存在变化差异,但经t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脂素与MMP-2和MMP-9呈负相关(P<0.05);抵抗素和瘦素与MMP-2呈正相关(P<0.05)。结论脂肪因子紊乱和MMP-2以及MMP-9失调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蛛网膜下腔麻醉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以60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连续硬膜外麻醉,给予观察组患者蛛网膜下腔麻醉,对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均较好,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无痛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观察组的麻醉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31,P<0.05)。观察组患者肌松的总满意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68,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麻醉效果优于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效果,且该麻醉方法可以达到无痛,能被大多数患者接受,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蛛网膜下腔麻醉 妇产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8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脑脊液置换+尼莫地平)和对照组(尼莫地平)各42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脑膜刺激征缓解率76.19%显著高于对照组47.62%(P<0.05)。观察组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和死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头痛缓解率和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可有效降低血管痉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脊液置换 尼莫地平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脏肿瘤射频消融中应用围期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4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的肝脏肿瘤患者114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56例)和实验组(58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围期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8.62%VS28.57%,AFP、CEA两项生化指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肿瘤射频消融中应用围期护理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 围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