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延缓衰老和健康长寿是全人类的美好愿望,所以人类延年益寿的研究,有史以为可谓从来未停止过,特别是祖国传统医药的应用与研究也是源远流长,较西方医药要早经2500年,远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现了,老字这种象形字显示当时就明确了老的一些特征,也意味着养生保健的起步,历史上最为有影响的是明清时期的养生保健。

  • 标签: 古代抗衰老秘方 养生保健 延长寿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老年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68例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做深入分析,对患者实施科学的急救与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在经过急救与护理干预以后,所有患者的常规指标都有所改善,同接受治疗以前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无死亡事件发生,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95.59%,有效的加快了患者的康复稳定并顺利出院。结论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急救与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常规指标,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死亡率,促进患者的康复,从而提高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高血压 合并急性心衰 老年患者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研究肥胖哮喘的动物模型的发病情况与介质变化,探究哮喘发病中肥胖起的作用。方法随机将30只雄性大鼠分成A组(即“肥胖哮喘组”)、B组(即“哮喘组”)和C组(对照组),每组10只。A组大鼠用高脂饲料进行喂养,B、C组则用普通饲料进行喂养。A组大鼠和B组大鼠进行腹腔注射,两周后进行雾化吸入OVA,构建哮喘模型。用肺组织进行病理切片,并用免疫组化的检测方法测定肺组织中的TNF-α水平,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IL-8水平。结果与B、C两组相比,A组大鼠的气道壁明显增厚、炎症细胞浸润度较高,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24%±4%)明显比B组(14%±5%)和C组(8%±3%)高(P<0.05),IL-8水平[33.15±7.02)ng/L-1)]比B组[(23.82±2.34ng/L-1)]与C组[(16.78±4.19)ng/L-1]高(P<0.05)。结论肥胖能够影响哮喘发作的严重程度和部分哮喘因子含量。

  • 标签: 肥胖 哮喘 TNF-&alpha 水平 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制作一种简易、稳定的大鼠脊髓半切损伤模型,通过行为学测试动物的运动功能,为临床研究提供适宜的模型。方法根据实验要求选取SD大鼠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半切损伤组,于手术后第1、7、14、21、28d这五个时间点采用BBB运动功能评分标准和斜板试验标准进行大鼠肢体功能检测,同时采用尼氏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结构变化。结果通过尼氏染色发现脊髓内部的灰质和白质已经出现变性坏死。术后半切损伤组的BBB运动功能评分及斜板试验评分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方法可以成功制备大鼠脊髓半切损伤模型,并且术后各项功能稳定、可靠,可以广泛应用于脊髓损伤相关机制研究及药物治疗。

  • 标签: 脊髓 半切 损伤 模型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部切口构建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予以优化,构建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新途径。方法大鼠取俯卧位予以固定,将腹部垫起,在背部正中偏右一厘米处切开皮肤,开口为三厘米,切开腰背筋膜肾周脂肪组织暴漏在外,因此已进入腹膜后间隙。通过拉钩支撑切口,通过钝性游离脂肪组织右肾与肾蒂漏出,在此基础上分离右肾动脉直到腹主动脉,通过棉签向腹主动脉底端游离,方可发现左肾动脉。隔绝举措无损伤动脉夹隔绝双肾动脉,滞留四十五min,松开无损伤动脉夹,查看肾灌注无异常后缝合切口。结果实验组一只Sprague-Dawley由于术中出血而死亡,其他十五只术后存活,实验组的手术成功率超过九十三个百分点,伪手术组及对照组Sprague-Dawley术后均存活。实验组serumcreatinine与BUN显著超过伪手术组及对照组,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组Sprague-Dawley第一天、第四天与第七天的serumcreatinine与BUN逐渐降低,且P<0.05,即术后肾功能慢慢得到恢复。结论此次研究我们所构建的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模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可以很好的匹配于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

  • 标签: 大鼠 急性肾缺血 再灌注损伤模型 构建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辛伐他汀预处理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远程器官心肌和脑组织的影响。方法采用夹闭双侧肾动静脉45分钟后去夹再灌的方法复制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模型。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1)假手术组;(2)肾缺血再灌注组;(3)辛伐他汀组,每组12只。取血清测定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含量;取心脏组织测定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取脑组织测定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肾缺血再灌注组SCR、BUN及心肌和脑组织MDA含量均增高(P<0.05),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肾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辛伐他汀组Scr、BUN及MDA含量均降低(P<0.05),而SOD活性明显增强(P<0.05)。结论辛伐他汀对RIRI大鼠远程器官心肌细胞和脑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辛伐他汀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其对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实验分组及动物模型制备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32只,月龄3~3.5月,体质量250~300g。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舒芬太尼组(M组),纳洛酮组(N组)。S组暴露肠系膜上动脉(SMA),观察3小时;I/R组暴露SMA,动脉夹夹闭1小时,再灌注2小时;M组缺血前15分钟颈静脉输注舒芬太尼0.3μg/㎏,其他同I/R组;N组输注舒芬太尼前10分钟给予纳洛酮3㎎∕㎏,其他同M组。(2)检测指标及检测方法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浆中TNF-α的含量.结果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浆中TNF-α的含量与I/R组比较,M组血浆中TNF-α的含量明显减低(P<0.05)。结论舒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导致的肺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阿片受体参与介导,减少血浆TNF-α激活有关。

  • 标签: 舒芬太尼 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 TNF-&alph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不同溶液复苏后大鼠肺脏HSP70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4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Sham)、休克组(Shock)、乳酸林格液组(RL)、高渗盐溶液组(HS)、高渗盐己酮可可碱组(HS-PTX)。模型成功后分别使用RL、HS、HS-PTX行液体复苏疗法。复苏24h后,处死大鼠,取大鼠肺脏,采用免疫组化来评估肺脏的Hsp70表达水平,用Elisa方法检测肺组织内TNF-α和IL-6表达水平。结果IL-6、TNF-α水平HS-PTX组与HS组、RL组和Shock组比较,肺组织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较Sham组略显升高。肺组织Hsp70表达水平测定HS-PTX组较HS组、RL组和Shock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HSPTX可以减少IL-6、TNF-α的表达,对肺组织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HSP70表达增加有关。

  • 标签: PTX Hsp70 肺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HTK液在灭菌孵育期间对大鼠带瓣管道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取下主动脉带瓣管道,(1)对照组带瓣管道不经灭菌孵育直接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2)实验组A带瓣管道置于含有RPMI1640培养基和抗生素的无菌标本瓶中4℃灭菌孵育24小时。(3)实验组B带瓣管道置于含有半量RPMI1640培养基,半量HTK液及抗生素的无菌标本瓶中4℃灭菌孵育24小时。(4)实验组C带瓣管道置于含有HTK液和抗生素的无菌标本瓶中4℃灭菌孵育24小时。对灭菌孵育后的带瓣管道进行细菌学、细胞活性、组织学检测。结果各组灭菌孵育后的带瓣管道均未检出细菌及真菌,除对照组之外,实验组C带瓣管道的细胞活性保存最好,组织结构保存最完整。结论在灭菌孵育期间采用HTK液,能提高大鼠带瓣管道的细胞活性及组织结构的保存效果。其主要机制是在灭菌孵育期间,HTK液中的组氨酸缓冲对能有效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色氨酸及酮戊二酸作为能量底物,对缺血状态下的带瓣管道提供能量。

  • 标签: HTK液 带瓣管道 保存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的加快,面对生活、工作、情感等各方面的压力,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存在心理问题的人们逐渐的增多。焦虑、抑郁是心理疾病中常见的症状,抑郁患者存在睡眠障碍、食欲不振等症状,为了更好的对抑郁与生理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我们以大鼠为研究对象,对抑郁和大鼠心室肌电生理学特性相关性进行进行研究。

  • 标签: 抑郁 生理学 心室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黄散对糖尿病大鼠创面组织修复能力的影响,为下一步临床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根据经典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创伤模型,模拟糖尿病足病理生理过程。实验分组后,平行对照观察丹黄散对创面组织修复能力的影响。结果常规治疗组和丹黄散组均能很好改善糖尿病大鼠创面组织修复能力,丹黄散疗效更为明显。结论丹黄散外敷能很好改善糖尿病足创面组织修复能力,且较常规治疗更为有效。

  • 标签: 丹黄散 糖尿病 大鼠创面模型 组织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参酮IIA(TA)对大鼠自体移植静脉移植物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2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建立颈外静脉移植颈总动脉模型。实验组予口服TA13.3mg/(kg?d),对照组同方法予同剂量生理盐水。术后28d采集移植静脉桥,计算新生内膜厚度。人大隐静脉平滑肌细胞同样分为实验组(TA干预)和对照组(PBS干预)。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观察细胞迁移情况。结果相比对照组移植静脉桥,实验组厚度显著减少(58.13±5.40)μmvs(39.22±6.32)μm,P<0.05。实验组相比对照组,人大隐静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与迁移率均受到抑制(P<0.05)。结论TA可抑制静脉桥内膜增生,应与抑制静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与迁移有关。

  • 标签: 丹参酮IIA 静脉桥 内膜增生 再狭窄 平滑肌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苦参碱对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大鼠病理变化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苦参碱在肺纤维化治疗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1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博来霉素组(B组)、泼尼松组(C组)、苦参碱50mg组(D组)、苦参碱100mg组(E组),使用博来霉素气管注射法复制肺纤维化大鼠模型,D、E组分别注入苦参碱50,100mg/kg,1次/d;C组注入醋酸泼尼松0.56mg/Kg,1次/d,分别于7d、14d、28d每组各随机处死大鼠8只,取肺组织HE及Masson染色;ELISA法检测8-异前列腺素浓度;westernblot法检测肺组织γ-GCS蛋白质的表达。结果①实验模型组有程度不等的肺泡炎及明显纤维化。各治疗组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减轻,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大剂量苦参碱组度减轻更显著(P<0.05)。②实验模型组有程度不等的8-异前列腺素浓度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大剂量苦参碱组升高幅度最低P<0.05)。③实验模型组表现有程度不等的γ-GCS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1.苦参碱能抑制博来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2.苦参碱可能是通过调节氧化/抗氧化平衡而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 标签: 肺纤维化 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 肺系数 苦参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模型组和小檗碱组,经处理后检测血糖、INS、ET-1、NO、PGI2、TXA2及AngⅡ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小檗碱处理后,小檗碱组大鼠各时间点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模型组比较,小檗碱组大鼠INS、ET-1、NO、PGI2、TXA2及AngⅡ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小檗碱作用于2型糖尿病大鼠具有较好的降糖作用及血管内皮功能保护作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小檗碱 降糖 血管内皮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针内关穴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NO、NOS与baX的影响。方法在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根部穿线置一硅管结扎左前降支,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检测大鼠NO、NOS与baX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心肌总NOS活性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电针内关组心肌总NOS活性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及电针列缺组和电针合谷组(均为P<0.01),电针列缺组和电针合谷组心肌总NOS活性与模型组比较虽有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电针内关可使心肌局部NOS活性升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42只雄性SD大鼠,将其按照111比例,分为A组(治疗组,n=14,红花黄色素)、B组(假手术组,n=14,生理盐水)、C组(模型组,n=14,生理盐水)。以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对比三组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等发生情况。结果A组、C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显著(P<0.05);A组脑梗死率、脑组织含水率均低于C组(P<0.05);C组MDA、NO水平高于A组、B组(P<0.05);C组SOD低于A组、B组(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能保护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 标签: 大鼠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红花黄色素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分析罗布麻叶对大鼠尿液内源性物质代谢的影响作用。方法将12只大鼠分成三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罗布麻叶高剂量组以及罗布麻叶低剂量组,提取罗布麻叶对三组大鼠连续给药,之后对三组大鼠尿液中的内源性物质代谢水平对比分析。结果空白对照组和罗布麻叶给药组均有显著得分点区分效果,其中在对三组大鼠连续给药22d,和罗布麻叶低剂量组相比,空白对照组和罗布麻叶高剂量足差异显著。结论罗布麻叶对大鼠尿液内源性物质代谢具有直接影响,可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资料。

  • 标签: 罗布麻叶 尿液 内源性物质代谢 大鼠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歇性低氧对脑缺血大鼠磷酸酰肌醇3激酶(PI3K)活性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采用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O组)、单纯全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间歇性低氧全脑缺血再灌注组(IH+I/R组),每组20只。IH+I/R组给予间歇性低氧21天后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备脑缺血模型,HE染色观察海马区神经元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海马区PI3K表达。结果与SO组比较,I/R组大鼠神经元结构损伤,PI3K表达增强(P<0.05)。与I/R组比较,IH+I/R组大鼠神经元结构损伤加重,PI3K表达增强(P<0.05)。结论间歇性低氧可增加PI3K表达,加重大鼠脑缺血后的神经元损伤。

  • 标签: 间歇性低氧 脑缺血 PI3K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眉下切口行上睑松弛矫正术联合外入路下睑袋切除术矫治眼周衰老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进行研究,研究纳入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整形外科接诊的76例眼周衰老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眉下切口行上睑松弛矫正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外入路下睑袋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治疗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矫治眼周衰老采用眉下切口行上睑松弛矫正术联合外入路下睑袋切除术的手术效果较单独使用眉下切口行上睑松弛矫正术更好,并发症更少,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眉下切口 上睑松弛术 外入路 下睑袋切除术 眼周衰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露醇联合灯盏花素应用对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3组,即对照组、模型组及甘露醇联合灯盏花素组(联合组),分别测定SOD、白细胞介素-1(IL-1)、内皮素(ET)水平和细胞凋亡数。结果神经损伤后24h联合组的视网膜神经IL-1、ET含量和细胞凋亡数高于对照组,低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SOD含量低于对照组,高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甘露醇联合灯盏花素可通过抑制炎性因子、清楚氧自由基和稳定血管内皮细胞等机制发挥保护视神经细胞的作用。

  • 标签: 甘露醇联合灯盏花素 视网膜神经细胞 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