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动态增强显像对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MR动态增强显像与X线钼靶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及特异度、敏感度进行观察。结果病理结果为良性55例,恶性32例,MR动态增强显像的诊断准确性及及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95.4%、94.55%、96.88%,X线钼靶为80.46%、81.82%、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动态增强显像鉴别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准确率高,也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及敏感度,便于临床早期检出乳腺癌,利于预后。

  • 标签: MR动态增强显像 X线钼靶 乳腺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TP荧光检测在消毒供应质量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5月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灭菌检测的160件妇科诊刮包,在消毒灭菌后进行取样分为两组,分别进行菌落计数法检测与ATP荧光检测。结果菌落计数法检测合格159个,合格率为99.4%;ATP荧光法检测合格158个,合格率为98.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菌落计数法对妇科诊刮包的消毒检测平均时间为32.14±4.20h,而ATP荧光法检测时间为4.20±1.45h,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P荧光检测在消毒供应质量监测中的应用能快速评价外科缝合包的灭菌质量,也能有效反映菌落数,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ATP荧光检测 消毒供应质量 质量监测 菌落计数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血流灌注显像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到2015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40例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采用脑血流灌注显像法进行术前与术后的检测。结果患者在手术之后双侧大脑前动脉、中动脉与后动脉供血区域脑血流灌注量比术前脑血流灌注量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支架植入术能够增加患者脑血流灌注量,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脑血流灌注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评价
  • 简介:摘要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50岁以上人群的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病率逐年增加,如何能够快速,准确的做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为眼科界关注的热点。眼底自发荧光以一种新的、无创的眼底检查技术为诊断带来新的突破。

  • 标签: 眼底自发荧光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应用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SAT)在妇女生殖道病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疑似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的女性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免疫层析胶体金检测法、SAT比较沙眼衣原体(CT)的阳性检出率。采用培养法和SAT比较解脲支原体(UU)的阳性检出率,采用SAT检测生殖支原体(MG)的阳性率。结果在CT检测中SAT的阳性率为6%,胶体金阳性率为4%,经卡方检验,χ2=0.0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4份SAT阳性而胶体金阴性的差异样本进行双脱氧酶终止法检测,结果4份均为阳性。在UU检测中SAT的阳性率为35.5%,培养法阳性率为30.0%,经卡方检验,χ2=0.0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4份培养阳性而SAT阴性的差异样本进行双脱氧酶终止法检测,结果1份为阳性,3份为阴性;对15份培养阴性而SAT阳性的差异样本进行双脱氧酶终止法检测,结果14份为阳性,1份为阴性。SAT检测MG的阳性率为3.5%(7/200)。结论培养法是UU检测的临床金标准,然而却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费时、操作繁琐、敏感性低等,更需要进一步确认。胶体金法检测CT则耗时较长,且检测工艺较为繁琐。采用SAT检测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生殖支原体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检测时间短、成本低,在临床可作为病原体感染判断依据。

  • 标签: 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 病原体感染 生殖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唾液腺核素动态显像半定量分析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诊断和病情判断中的价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48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和42名有口干症状但无系统性疾病的对照组患者行唾液腺核素动态显像检查,利用感兴趣区(ROI)技术,生成腮腺和颌下腺时间-放射性曲线。分别计算反映唾液腺摄取功能指标最大浓聚率(MAR)和反映排泌功能指标刺激后最大分泌率(MSR),同时根据EULAR干燥综合征病情评估指数(ESSDAI)收集临床资料,进行疾病活动度评分。结果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和口干对照组比较,腮腺、颌下腺的MAR、MS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腮腺MAR曲线下面积(AUC)为0.743,最佳截断值53.6%,诊断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敏感度60.4%,特异度81.0%;腮腺MSRAUC为0.712,最佳截断值22.6%,诊断敏感度47.9%,特异度88.1%;颌下腺MARAUC为0.735,最佳截断值34.6%,诊断敏感度77.1%,特异度69%;颌下腺MSRAUC为0.736,最佳截断值25.9%,诊断敏感度93.8%,特异度54.8%。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颌下腺MSR与ESSDAI评分呈负相关(P=0.009),相关系数为-0.37。结论唾液腺核素动态显像半定量指标MAR和MSR在有口干症状的患者中识别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准确度属中等。颌下腺排泌功能可反映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疾病活动度。

  • 标签: 干燥综合征 唾液腺显像 半定量分析 口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