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糖耐量状态血清水平的比较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根据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健康查体中心查体人员2856人,分为糖耐量正常组A组1089例,糖耐量减低组B组836例,糖尿病组C组931例。对比三组病人的一般情况及血清水平,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不同糖耐量状态血清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结果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TC、TG、LDL-C为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为糖尿病发病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血清水平在糖耐量减低期即呈下降趋势,血清水平有助于T2DM早期预测及诊断。

  • 标签: 糖耐量状态 脂联素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同型半胱氨酸及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门诊诊断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根据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为高同型半胱氨酸组,对照组80例为同型半胱氨酸正常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血压变异系数、同型半胱氨酸及的水平。分析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同型半胱氨酸及的相关性。结果H型高血压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患者而及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患,血压变异系数H型高血压患者也高于正常组患者,而且H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系数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与水平呈负相关。结论H型高血压的血压变异率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及降低相关。

  • 标签: H型高血压患者 血压变异性 同型半胱氨酸 脂联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溶性维生在小儿喘息性疾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70例小儿喘息性疾病患儿,分为两组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溶性维生治疗,观察两组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并比较。结果近期疗效统计发现观察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55%,经统计学处理χ2=15.00,P<0.0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远期疗效(随访1月)治疗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60%,经统计学处理χ2=9.94,P<0.01,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治疗喘息性疾病在抗感染的同时,加用维生A能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小儿喘息性疾病 维生素A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D结合蛋白(vitaminDbindingprotein,DBP)和生D受体(vitaminDreceptor,VDR)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山东地区脑梗死病因亚型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相关遗传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颅内外选择性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照TOAST病因分型选取272例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arteryatherosclerosis,LAA)型脑梗死患者(LAA组按照脑动脉狭窄部位分为颅内/颅外/颅内外三组)、87例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smalllacunar,SAO)患者及175例同期非脑梗死人群(对照组)。从VDR基因和DBP基因中分别选取2个代表性的单核酸多态性位点VDR基因SNPs,rs2228570、rs1544410和DBP基因SNPs,rs4588、rs7041,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进行检测。结果所检VDR基因的2个SNPs中,rs2228570的基因型频率在SAO组与对照组经logistic回归分析纠正混杂因素(吸烟、饮酒、糖尿病、高密度脂蛋白、hs-CRP、GLU、TC)后差异有显著性P=0.026,OR(95%CI)=2.48(1.117~5.508),进一步纠正高血压后,虽然差异性仍有统计学意义,但显著性较前减弱P=0.048,OR(95%CI)=2.309(1.006~5.299);进一步统计发现,rs2228570在SAO组中ff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5.29%1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所检DBP基因中的rs4588基因型频率,在LAA组与对照组纠正所有混杂因素后比较仍有统计学意义P=0.001,OR(95%CI)=2.852(1.562~5.207)。其它两个位点(rs1544410、rs7041)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病例组(LAA组及SAO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rs2228570基因多态性与SAO型卒中相关,机制可能与此多态性使人群对高血压易感有关。(2)rs4588等位基因A与LAA型脑梗死发病相关。

  • 标签: 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 25(OH)DDBPVDR 多态性单核苷酸 rs4588rs2228570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阿奇霉素联合溶性维生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采取盲选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溶性维生治疗,对照组行单独阿奇霉素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采取阿奇霉素联合溶性维生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儿临床症状消失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脂溶性维生素 支原体肺炎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连联合双歧杆菌三活菌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复发率。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近三年收治的140例慢性腹泻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给予连联合双歧杆菌三活菌治疗,对照组则应用黄连联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临床效果及治疗1年后的复发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显著不良反应,治疗1年后观察组复发率(25.71%)显著低于对照组(42.86%)(P<0.05),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应用黄连联合双歧杆菌三活菌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效果较佳且复发率低,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黄连素 双歧杆菌 三联活菌 慢性腹泻
  • 简介:摘要肥胖症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同时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认为那些美味但富含高热量的快餐应该为此负责,而也有的人认为基因才是真正的元凶。

  • 标签: 肥胖症 快餐 基因 性状Genes vs. Fast foo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溢性皮炎的临床联合治疗。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溢性皮炎患者40例,采取联合治疗的临床治疗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经治疗患者经临床治疗,痊愈21例,显效13例,有效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结论生活规律、睡眠充足、低饮食、补充B族维生素有助于治疗。

  • 标签: 脂溢性皮炎 临床治疗 外用药物 内服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富含半胱氨酸型酸性蛋白在高饮食诱导的肥胖相关胰岛抵抗大鼠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出30只体重为140~180g的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饮食组。正常对照组进食普通饲料,高组予以膳食配方。8周后进行钳夹技术检测其相关指标。结果喂养8周后,高脂肪膳食组大鼠GIR60-120较对照组降低48%(P<0.01),即机体出现严重的IR。体重(BW)、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水平(FIns)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5%、14%、17%(P<0.05);胰岛敏感指数(ISI)较对照组低27%(P<0.05);免疫组化分析发现在高脂肪膳食诱导的IR大鼠脂肪组织中,SPARC表达的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增加;Western印迹杂交和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进一步证实,高组大鼠脂肪组织SPARC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75%,mRNA表达较对照组升高84%。结论SPARC可能参与高饮食诱导的肥胖相关胰岛抵抗的发生发展。

  • 标签:
  • 简介:病历摘要患者男性,73岁,因“牙痛”自服头孢呋辛(汕头金石制药总厂生产,批号为080202)0.5gtid三天出现全身疲乏无力,右上腹不适,纳差,同时全身皮肤及巩膜出现发黄,大便呈白色,于2008年9月16日诊断为药物性肝损害入院治疗。肝功ALT2530U/L,AST2237U/L,γ-GT453U/L,TBIL200.8mol/L,DBIL114.14mol/L,IBIL87.7umol/L。查体T36.2℃;P68次/分;R18次/分;Bp150/80mmHg。神志清,全身皮肤黏膜黄染,结膜充血,巩膜黄染。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s阴性。平素患高血压病、冠心病30年、糖尿病4年,长期服用波依定,倍他乐克、二甲双胍片治疗。经还原型谷胱甘肽、苦黄、水溶性维生、乳果糖等药物治疗,肝功、黄疸指数均恢复正常,于2009年1月7日痊愈出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吸受术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以便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达到满意的吸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2月进行吸术的受术者28例,对受术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着重探讨受术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结果28例行吸术的受术者中,1例出现皮下血清肿,经换药治疗1周后痊愈,其余受术者均无严重并发症的出现,术后效果满意率为98.1%。结论行吸术术前术后,给予受术者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降低受术者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手术效果与受术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吸脂 围手术期 护理 讨论
  • 简介:摘要本综述涉及幽门螺杆菌多糖(LPS)结构和生物合成的现有知识和分歧。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定植于人类胃黏膜上皮细胞的管腔面。质A构成改变阻碍TLR4诱导以及幽门螺杆菌LPS通过以Lewis抗原修饰O抗原来模仿宿主,都促进了免疫逃逸和慢性炎症。至今,尚未获得幽门螺杆菌LPS的完整结构,目前推荐的模型为一种线性结构,其内核由被定义为多聚己糖(Kdo-LD-Hep-LD-Hep-DD-Hep-Gal-Glc)的物质构成的,外核由保守的三糖(-GlcNAc-Fuc-DD-Hep-)组成,连接到由Lewis抗原修饰的多聚LacNAc构成的内核、葡聚糖、庚烷和一个可变O抗原的第三个庚糖上。虽然负责幽门螺杆菌O抗原链合成的糖基转移酶已经被识别和描述,但是在有关核心LPS的合成方面仍存在许多分歧。这些局限性保证了对该胃内细菌会有的足够的诱变和结构方面研究,从而获得其完整LPS结构和相关生物合成路径。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脂多糖结构 生物合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负压吸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局部脂肪堆积患者行肿胀负压吸术4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肿胀负压吸术的方法,观察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结果手术部位的围度或体积均改善明显,治疗有效率为100%,患者满意度为95.0%(38/40)。结论采用肿胀负压吸术,在脂肪堆积区能达到良好的减肥效果,临床治疗有效率和患者满意率高,无不良并发症,适合临床中广泛推广。

  • 标签: 负压吸脂术 脂肪 临床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瘤型中耳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2015年收治的21例胆瘤型中耳炎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对病变范围及听骨损坏程度进行分级。结果病变范围分级S1级2例(9.5%),S2级5例(23.8%),S3级6例(28.6%),S4级6例(28.6%),S5级2例(9.5%);听骨链状况分级O0级1例(4.8%),O1级7例(33.3%),O2级9例(42.9%),O3级4例(19.0%)。结论胆瘤型中耳炎病变范围广,听骨及骨质破坏程度严重,具有较强的侵袭性,病变范围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患者听力的存留,根治性手术治疗是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胆脂瘤型 中耳炎 病变范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Xp21临近基因缺失综合征1例及基因缺失。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1例Xp21临近基因缺失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及辅助实验室检查,采用安捷伦外显子芯片捕获+高通量测序分析确定基因缺失范围。结果IL1RAPL1、NROB1、GK、FTHL17、DMD基因存在缺失变异,符合Xp21临近基因缺失综合征致病基因。结论采用安捷伦外显子芯片捕获+高通量测序分析有助于明确区域缺失范围,且明确致病基因,可为其诊断提供新方法。

  • 标签: Xp21临近基因缺失综合征 临床表现 基因缺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亢病人血糖、血脂的变化对甲亢疾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以来初诊为甲亢的病人60例作为实验组,60名体检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进行血糖、血脂的监测比较。结果甲亢组较对照组血糖值升高,甲亢组较正常组可引起血脂指标(TC、TG、HDL-C、LDL-C)降低,两组间进行比较,几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甲亢患者的血糖、血脂对病情观察,判断预后以及临床调整用药方案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昼夜节律(circadianrhythm)是指生命活动以24小时左右为周期的变动。肝脏代谢途径是由昼夜生物钟驱动的,并且肝脏的健康由代谢基因表达的昼夜节律模式的适当时间维持的。昼夜节律系统可确保质吸收、储存和运输中的日常节律与休息活动和摄食周期在时间上协调一致。因此,时钟基因功能的丧失或昼夜节律与饮食周期的紊乱将导致脂质体内平衡受损。

  • 标签: 昼夜节律 脂质代谢 时辰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