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探讨其对肾脏疾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用临床48例糖尿病患者,48例高血压患者分两组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并与正紫组作对比。结果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糖尿痛组为39.5±12.7(me/L)。高血压组为52.3±15(mg/L),正常组为8.2±2.3(mr/L),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尿微论尿微量蛋白尿的检洲对早期肾脏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尿微量蛋白尿 肾脏疾病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沉渣检查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肾脏疾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120例作为对照组,都取清晨新鲜中段尿液标本进行尿沉渣检查。结果观察组中尿沉渣的红细胞有大量异形红细胞,观察组尿沉渣中红细胞、白细胞、管型和小圆上皮细胞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尿液检查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手段应用比较多见,而尿沉渣检查是诊断肾脏系统疾病的重要检测手段。

  • 标签: 尿沉渣检查 肾脏疾病 尿液有形成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中尿液及肾功能检查对肾脏疾病筛查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尿液和肾功能检查的800例成年体检者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为青年组(≤45岁)、中年组(46~64岁)、老年组(≥65岁),分析不同年龄异常指标检出的差异。结果800例尿检异常指标的总检出率为15.1%,肾功能总异常率为2.9%,且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800例肾功能检查的肾功能总异常率为2.9%,且总异常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老年组的SCr、SU水平明显高于青年组与中年组(P<0.05)。结论尿液及肾功能检查用于肾脏疾病的筛查具有方便、可靠、经济实惠的优点,应重视这种筛查手段,以提高肾病的检出率,特别是对老年体检人群更应强调。

  • 标签: 尿液 肾功能 肾脏疾病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脏早期损伤尿液检测指标。方法选我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肾脏早期损伤患者30例(患病组),选同时期的健康人员30例(健康组),对两组人员进行常规性尿液指标检测。结果患病组患者的尿液检测指标较高,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健康组人员的尿液检测指标,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肾脏早期损伤患者采用尿液检测指标的诊断效果明显,可以提供更加准确的临床诊断参考数据,减少漏诊及误诊现象,在临床治疗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肾脏早期损伤 尿液检测指标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肾脏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老年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收治的老年肾病患者经治疗80%临床症状消失,化验指标好转,疗效明显,收到满意效果。结论老年患者肾脏疾病的特点是病程隐匿,多呈非典型性,病情严重,预后较差。在老年患者,药物剂量需要仔细调整。某些常见药物给予频率需要根据肾功能调整。

  • 标签: 老年肾脏病 临床特点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肾脏病患者的药物治疗学的影响。方法对治疗药物种类选择、给药途径选择、药物剂量、药物疗效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肾脏疾病中的病理生理过程也影响着药物治疗学的正常进程,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及毒、副反应的产生。结论多数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主要或部分经肾脏排泄,肾功减退可影响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排泄;而血透或腹透则会增加药物的清除。

  • 标签: 肾脏病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延续护理在慢性肾脏病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慢性肾脏病患者56例分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延续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就两组患者对慢性肾脏病知识、并发症、用药知识、合理饮食的认知评分和出院时、出院半年生活质量水平、肾功能指标、半年再住院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水平、肾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延续组出院半年生活质量水平、肾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延续组患者半年再住院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延续组患者对慢性肾脏病知识、并发症、用药知识、合理饮食的认知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在慢性肾脏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慢性肾脏病知识、并发症、用药知识、合理饮食的认知,促进其肾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有助于减少再住院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延续护理 慢性肾脏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前超声诊断对胎儿肾脏发育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接治的产前超声诊断发现胎儿肾脏异常的92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并且在新生儿出生三个月内进行随访。结果肾盂增宽74例,占总数的80.4%,重复肾6例,占总数的6.5%,多囊肾2例,占总数的2.2%,多囊泡肾2例,占总数的2.2%,肾囊肿8例,占总数的8.7%;8例失访,22例进行引产,2例流产,出生胎儿仅为60例;并且新生儿正常为39例,占总人数的42.4%。结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肾脏发育异常的价值较大,但超声检查不能做出明确诊断的需要加强随访,诊断时候需谨慎。

  • 标签: 产前超声诊断 胎儿肾脏发育异常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黄的药理作用及肾脏病治疗中临床应用。方法对大黄的临床药理、肾脏病治疗中临床应用。结果大黄具有泻下、抗菌、抗肿瘤、消炎镇痛、降压、排毒、减肥降脂及治疗肾功能不全、精神病、胰腺炎、肝胆疾病等生物效应。结论大黄对肾病的治疗作用是根据它本身具有的多种生理活性综合作用的结果。它具有抗菌消炎、调节免疫、利尿消肿、调节代谢、活血解毒等作用,可以保护和修复受损的肾组织,抑制系膜细胞DNA合成,促进蛋白质的代谢,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加快废物毒素的排泄。

  • 标签: 大黄 药物作用 肾脏病的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脏早期病变的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8例为观察组,以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78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两组患者尿微量蛋白含量。结果观察组尿微量蛋白的各成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MA阳性率为4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3%。结论尿微量蛋白的检测对于糖尿病肾脏早期病变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尿微量蛋白 糖尿病 诊断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患者透析前营养风险评估与干预的效果评价,保证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利用随机数的数学方法选取于2010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终末期肾脏病透析患者60例,按照就诊顺序,单号患者为观察组,双号患者为实验组,每组30例。利用改良后的综合主观营养风险评价量表(MQSGA)进行患者透析前营养风险评估。观察组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后进行透析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营养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营养状况评分、并发症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生存质量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营养不良在终末期肾脏透析患者透析前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在终末期肾脏透析患者透析前进行相关的营养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患者的寿命,对于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终末期肾病 透析前 营养风险评估 效果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与动脉僵硬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脏病患者100例参与研究,根据是否为维生素D缺乏分成缺乏组与非缺乏组,分析维生素D缺乏与动脉僵硬度的相关性。结果CKD各个分期血25(OH)D3浓度与baPWV水平均呈负相关。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越严重,动脉僵硬度越高。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维生素D缺乏 动脉僵硬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5年我院住院患者疾病谱状况。方法对我院2015年住院患者疾病按照ICD-10进行分类,按性别、季节、年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年我院共住院患者73721例,大部分疾病构成男性高于女性,但妊娠、分娩、产褥期疾病在女性中构成比例甚高,男女疾病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其疾病构成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疾病构成略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5年我院住院患者疾病谱出现了相应变化,医院应根据季节、性别、年龄的不同调整医疗资源及服务方向,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 标签: 住院病人 疾病谱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6日-2016年4月6日收治的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标准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配合度、出现焦虑和并发症的的人数。结果观察组满意率97.5%,对照组满意率75.6%;观察组无焦虑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较常规护理干预更能有效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期间的焦虑状况,患者满意度也较常规护理高、治疗期间并发症减少,促进病情好转,使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疾病进行综合康复的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2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基础治疗和综合康复管理,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病患者采用综合康复管理形式,其优势显著,能提升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精神疾病 综合康复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长期就诊于综合科的原因。方法对45例以咽喉部症状为主诉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5例患者均以咽异物感、吞咽不畅、咽痛、压迫感、声嘶、烧心、焦虑、紧张、疑癌为主诉持续就诊于综合科。经鉴别诊断,给予综合对症及心理干预治疗,显效率达77.8%。结论综合科医师对抑郁症的识别能力不足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

  • 标签: 精神疾病 躯体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胆碱药物与糖皮质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药效分析与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因个体易感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造成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0例,临床针对性用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20例患者采用联合用药,恢复快,治疗效果明显,经治疗后20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成因不同,临床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情程度,采用单一用药或是联合用药,针对性用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联合用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值得借鉴与参考。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抗胆碱药物 糖皮质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临床收治的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32例的临床护理方法措施进行分析。结果32例躯体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经治疗,痊愈15例,显效11例,进步4例,无效2例。结论通过临床护理,患者的意识障碍减轻或消除情况,患者自理能力的恢复情况。睡眠情况好转,改善营养状况,生活自理能力改善。

  • 标签: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