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诊科是临床第一线,急诊护士作为急诊医生的得力助手,其职业素质的高低对急诊工作成效极具影响。要对急诊护士的职业素质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结合急诊护士实际素质情况,以及工作开展的需要等等,不断探索有效的急诊护士职业素质提升策略。

  • 标签: 急诊护士职业素质 内涵 提升策略
  • 简介:摘要道德判断是道德认知发展的核心研究内容,近年来,对道德判断的研究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对道德判断的理论和近几年对道德判断研究的学术论文进行整理与归纳,从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总结了道德判断的研究的基本情况,并提出了对以往研究的问题和展望。

  • 标签: 道德判断 研究综述 展望
  • 简介:摘要为了解高铁列车职业卫生现状,采用文献查询的方式对高铁列车职业卫生状况进行分析。近年来,铁路有关部门围绕高铁列车乘务人员职业特点和环境改善开展研究,提出高铁列车乘务人员生理和心理考核指标,改善乘务人员作业环境。缺乏对高铁列车乘务人员生理、心理等综合指标长期连续观察研究,未建立高铁乘务人员健康管理档案和高铁乘务人员选拔管理卫生规范。建议今后要继续开展高铁乘务人员健康相关研究,采用简便、科学、实用的监控方式,及时动态了解动车组司机职业健康状况,借鉴航空业空乘人员健康管理,制定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规范,建立全路统一规范、定期升级、涵盖全路的高铁乘务人员健康管理电子动态档案。

  • 标签: 高铁列车 乘务人员 职业卫生
  • 简介:摘要回顾了医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并就造成当前医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原因作了分析,提出了如何加强当前医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 标签: 医学生 思想道德 医德医风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监测2012年1月~2013年12月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结果共有25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其中锐器刺伤占92.00%,血液飞溅占8.00%。发生职业暴露的护士占56.00%,医生占36.00%,医院工友占8%。结论通过建立职业安全防护制度,规范诊疗操作流程,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培训教育,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对危险度高的科室人员进行相关疫苗预防接种,防止和减少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从生物、化学、医源性损伤、环境因素、电离辐射、负重伤、身心危害因素等分析急诊护士的职业危害,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

  • 标签: 急诊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护理道德主要表现在护理工作中护患关系、护理实践工作中。良好护理道德是护理人员基本职业要求,也是现代临床护理的重要部分。精神科患者大多是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患者病情有行为怪异、思维紊乱,且大多患者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有些患者还会否认病情,出现伤人、自杀等意外,这些都为临床护理增加了难度。护理道德对精神科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精神病患睹得无法反映出自身痛苦也需求,需要护理人员可以主动的关心护理,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具备医德,保持丰富的同情心和责任感,才能保证患者基本的临床治疗。本文简单研究了精神科心理护理与护理道德的关系,以此为临床提供借鉴。

  • 标签: 精神科 心理护理 护理道德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士的职业倦怠度的现状;分析年龄、职称与科室在护士职业倦怠中的影响,以更好的提出干预措施。方法从本院抽取相关科室,采用马氏倦怠感通用量表(MBI-GS),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用方差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马氏倦怠感通用量表显示,护理人员都普遍存在工作职业倦怠,年龄、职称在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水平差异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被调查护士普遍存在职业倦怠,且86%以上的护理人员有中度到重度的个人成就感下降,年龄和职称是重要影响因素,管理者要关注影响的相关因素。

  • 标签: 职业倦怠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护士的职业压力,在此基础上提出积极的应对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精神科工作的临床护士68例,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入组的68例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工作压力为无的护士为0,工作压力为轻度的护士为5.3%,工作压力为中度的护士为48.5%,工作压力为重度的护士为46.2%。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方面、人际关系方面、职业发展方面、个人方面及社会支持方面等因素。结论精神科护士承受着多种工作压力,其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且易出现工作倦怠。管理者只有加强人性化管理、建立相应的物质和精神鼓励机制,重视护士的劳动价值,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才能够缓解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职业压力 对策
  • 简介:摘要通过对国内护士职业倦怠的现况研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探讨如何对护士职业倦怠进行干预,使其在临床工作中提高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降低职业倦怠程度。

  • 标签: 护士 职业倦怠 原因 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公立医院护理人员职业生命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及等比例抽样的方法对医院的30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方差分析LSD、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影响护理人员职业生命质量的因素有职业兴趣、社会支持、交通方便程度、科室、年龄等。结论职业兴趣、社会支持、交通方便程度、科室、年龄是医院护理人员职业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 标签: 医院 护理人员 职业生命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感染科是集中收治各咱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的专科。随着艾滋病在全球的蔓延,乙肝病毒的高发,吸毒者的增加,性病、结核病发病率上升。流行性腮腺炎,布氏杆菌病、手足口病、禽流感、甲型HINI、AIDS等,新型传染病次的出现。由于病区内存在不良环境,存在大量感染因素,以及不可避免的接触,这些都威胁着感染科护士的健康的潜在因素,也随之日益增多。使感染护士在工作中面临较其他科更多,更大的职业危害,获得职业感染的危险性也大大增加。而作为与传染患者接触最为密切的感染科护士,其职业危害尤为突出,如何提高对职业危害认识增强自我防护,防止被感染是感染科护理工作者心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因此,重视和预防感染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具有现实的意义。现就感染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探讨分析,提出防护措施

  • 标签: 感染科 职业危害 针刺伤 职业压力 防护措施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消化内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状况,分析发生原因,探讨防范对策。方法通过查询登记资料的方式,分析2005年~2014年消化内科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方式、暴露后的处理措施及预防对策。结果共发生职业暴露86人次,其中护士45人次(52.33%)、医师33人次(38.37%)、保洁员8人次(9.30%)。2005年到2014年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呈降低趋势。2005年职业暴露医务人员5人次,2014年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3人次。其中20人次(30.77%)为针头复帽、20人次(30.77%)为抽腹水时,16人次(24.62%)为处理使用后锐器,15人次(23.08%)为处理医疗垃圾。45人次护士发生职业暴露时能按照正确的职业暴露处理防护方法进行现场局部处理的占100.00%,33人次医师发生职业暴露时能按照正确的职业暴露处理防护方法进行现场局部挤血处理占96.97%职业暴露者目前尚无一人被感染。结论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血液传染性疾病危害性的认识及医院感染管理科标准预防知识的宣教,医护人员普遍提高了职业安全意识及有效处理职业暴露的能力。

  • 标签: 消化内科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增强广大护理人员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加强职业防范意识,本文从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心理等方面阐述了护理工作的职业暴露问题,分析了目前我国护理人员职业危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便对护理人员预防职业伤害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护士 职业暴露 防护措施
  • 简介:根据研究者的实际经验编制项目组成问卷调查探索学生的审美观念,结果发现学生的审美观念、行为表现主要受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双方面的影响。家庭环境:城镇/农村,是否独生子女,父母是否离异等。学校教育:校园环境的建设,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之间的模仿学习等。进行美育教育,要从学生的生活环境、饮食起居、衣着打扮、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出发,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美。

  • 标签: 学生 审美 行为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