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后乳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于2015年3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产后乳患者132例,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和实验组(行护理干预)各66例,对以上两种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开始泌乳时间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短于参照组;就2周内成功喂养率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87.88%vs56.06%;就护理总满意度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92.42%vs71.21%;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产后乳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产后缺乳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产后乳是产后妇女常见疾病,中医治疗产后乳历史悠久,方法多样,疗效明确,笔者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加深对产后乳的认识和理解,探索目前产后乳的诊疗状况及存在问题,充分发掘中医药的重大作用,以期寻找更优化合理的治疗方法。

  • 标签: 产后缺乳 中医疗法 针灸 推拿 中药
  • 简介:摘要分析医院药房药的常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办法及建议,保障临床患者用药。

  • 标签: 药房 缺药 原因 改进
  • 简介:摘要关于产后乳的中医病因病机论述有许多,现代中医主要是从气血虚弱及肝气郁滞两方面论述,古代医家还从肾气不足、精血亏虚;肺气虚弱、宣降失司;痰气闭阻、乳络不通几个方面对产后乳的病因病机进行论述。现代医学则认为产后乳与内分泌、情绪、饮食、药物、环境因素、母亲因素(年龄、疾病、遗传、压力)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收集,从中西医的不同角度认识产后乳的病因病机。

  • 标签: 产后缺乳 中西医 病因病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牙科畏惧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牙科就诊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以Faankl行为分级标准为依据,对本研究中的患儿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牙科畏惧症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牙科畏惧症患儿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与年龄这两项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因素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是否为独生子女以及年龄是小儿牙科畏惧症的主要影响因素。

  • 标签: 小儿 牙科畏惧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不同温度对色谱分析性能的影响,从而寻找一种有效又简便的改善色谱分析性能方法。方法以某中药注射剂含量测定时在不同温度下的分离性能为例,根据测定数值考察温度与分离性能的变化关系。结果该中药注射剂出峰时间随温度升高分离速度加快,同时理论塔板数也随之增大,但随着温度的升高,某一成分的分离度降低,因此,选择温度还需综合考虑各项因素。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仪 温度 分析性能 分离度 理论塔板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向情感障碍抑郁患者在护理干预下的疾病转归。方法对我院精神科于2013年5月至今的双向情感障碍抑郁患者9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研究组,面向对照组采取临床药物治疗及以往的模式进行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个体化的综合护理治疗,随访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与干预前行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处理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的得分都有下降(P<0.01);采取干预性护理后的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低(P<0.01),研究组综合显效率、疾病预后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以往的护理模式下,护理工作者积极主动地扩大监测范围、加强家属教育、提供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从护理方面进行干预指导,能显著改善疾病预后。

  • 标签: 双向情感障碍 抑郁 护理干预 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