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介绍了上海市中医医院针灸科洪钰芳的五则验案。(1)咽痛案。根据经络辩证循经取穴,取太溪治疗咽痛亦能取得良好的疗效。(2)三叉神经痛案。根据不同的分支循经取穴,以温针法治疗,并结合巨刺右病左取,远道取穴,收到了很好的疗效。(3)头痛案。痰浊头痛施以健脾化痰,祛热除湿,同时根据头痛发病位置为阳明经循行,取曲池、合谷,足三里、内庭等穴。(4)颈痹及肩痹案。治疗肌肉疾病,运用《内经》的九刺中的“巨刺”,左右交叉,选取相对应的手足同名经脉,取健侧,经络相应,上下互调远道取穴。(5)膝痛案。右膝关节后侧及内侧疼痛,除了局部取穴外,亦可远道取穴。根据经络循行,结合巨刺,左右交叉取穴,选取相对应的手足同名经脉,有效缓解疼痛。

  • 标签: 洪钰芳 针灸 经络辩证 医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针灸治疗经络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医院就诊的200例经络疼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的发病特点和发病规律进行有效的分组,确定患者间的不同类临床症状后,均选取患者相应疼痛经络循在四肢末端的井穴上采用针灸针刺刺激30min,每组患者中医针灸治疗3~5个疗程,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期是否存在其他的并发症状。结果对200例患者中医针灸治疗3~5个疗程后,通过针灸针刺治疗,有196例(128例显效和68例有效)患者明显效果,疼痛感逐步缓解,没有其他的临床症状发生。结论在对患者经络疼痛的治疗中必须遵循经络疼痛特有的规律进行辨证分析和诊断,配合中医的针灸治疗。

  • 标签: 中医针灸 治疗经络疼痛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方探讨中医骨折辨证论联合皮肤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研究;以门诊单双日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中医骨折辨证论联合皮肤牵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治愈率93.33%(28/30),对照组治愈率96.67%(29/30),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借助中医骨折辨证论方法联合皮肤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取得与西医手术一致的治疗性效果,且患者的依从性更好。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折辨证论治法 皮肤牵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讨论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应用经络氧疗法的临床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参与本实验的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共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均40例。参照组仅应用西药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加行经络氧疗法,对比临床效果。结果相比于参照组,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焦虑及抑郁评分指标数据更低(P<0.05),症状改善更明显。结论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除了要采取常规的西药治疗,同时还要加行经络氧疗法,能够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症状表现,能够达到预期临床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卒中 脑卒中焦虑抑郁 经络氧疗法
  • 简介:摘要失眠症又称“不寐症”,指的入睡困难、睡眠中间易醒及早醒、睡眠质量低下、睡眠时间明显减少,严重者彻夜不眠。西医治疗失眠症,主要依靠口服镇静、催眠、抗焦虑之类的药物,常用的如地西泮、硝基西泮、氯硝西泮、阿普唑仑等等。西药治疗失眠症起效迅速,甚至立竿见影,这是不可否认的。但目前国家对于该类药物控制严格,患者购买有诸多不便;再者,该类药物也需要长时间坚持用药,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许多的毒副作用,还可能会引起多种医源性疾病,甚至形成对安眠药物的依赖。

  • 标签: 失眠 中医治疗 辩证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阳和汤出自《外科证全生集》由熟地黄、鹿角胶、肉桂、姜炭、白芥子、麻黄、生甘草组成,有和阳通滞之功,原治疗阳虚寒凝,血滞痰阻的一切阴疽、贴骨疽、流注、鹤膝风等。笔者抓住“阳虚寒凝,血滞痰阻”的病机采用本方加味治疗头晕头痛和脱发均取得佳效。

  • 标签: 阳和汤 头晕头痛 脱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本病论病变脏腑既责之于肺燥、胃热、肾亏,更要重视脾虚在本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本文从禀赋不足、饮食失节、失三方面论述消渴病责之于脾虚的病因病机,旨在为消渴病的治疗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脾虚 消渴病
  • 简介:摘要咳嗽为临床常见疾病,为呼吸道的急慢性症状,常见于感染病情。患者在咳嗽上表现不一。在通读中医古文、研究现代咳嗽中医治疗的基础上,本文从“风”的角度论,从病因机制、症候分型并结合病案举例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感染 咳嗽 中医
  • 简介:摘要慢性胃炎可将本病归属于祖国医学中医“胃痛”、“痞满”、“胃缓”、“噪杂”等范畴。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中药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治疗中可从肝胃不和,脾胃虚寒,湿浊中阻,胃阴亏虚,瘀血停滞等方面进行辨证治疗。慢性胃炎通过中医辨证论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慢性胃炎 辨证论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我院冠心病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人数为3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正规西医药治疗治疗方式,给予观察组患者中医药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治疗期限,对治疗效果进行记录,研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性。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经过3个月疗效对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药在治疗冠心病上见效快,但是稳定性较差,患者对西药依赖性较强。而中医药治疗冠心病见效较慢,但是后期疗效较好,且中医药稳定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治疗 冠心病 辩证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痛经的中医辩证论。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0例痛经患者采用辩证论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痛经患者,其中肝郁气滞10例,血瘀气郁4例,气血两虚3例,湿热下注4例,寒湿胞中10例,经辩证论其中治愈19例,显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经期调血止痛治标,平时辨证求因治本,并结合素体情况,或调肝、或益肾、或扶脾,使气血流通,经血畅行。

  • 标签: 痛经 辩证论治 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空洞型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短程化疗方案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空洞性肺结核的临床资料。结果54例患者中咳嗽50例,发热49例,乏力、盗汗32例,痰涂片阳性42例。X线胸片表现为单发、薄壁、干酪性空洞46例,病变累及2个以上肺野40例。6个月疗程结束后,病程小于30天者空洞治疗有效率为77.8%,病程大于30天者空洞治疗有效率为44.4%。结论初空洞性肺结核多有典型的结核中毒症状,X线胸片以单发、薄壁、干酪性空洞为主,病变累及多个肺野,早期治疗有利于空洞的吸收。

  • 标签: 结核 空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痛必滴丸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方法以成型率及重量合格率作为评价指标,对滴头及冷凝液的温度、贮药槽药液高度、滴距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并确定其最佳成型工艺。结果最佳成型工艺为贮药槽药液高度2cm、滴头温度80℃、滴距5cm、冷凝液温度15℃。丹参溶液在270nm波长处紫外吸收一阶导数光谱,振幅值(H)和丹参浓度(C)有线性关系C=229.3981H-0.1208,r=0.9998(n=6);平均回收率为100.73%,RSD=0.80%(n=3)。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稳定性好,质量控制方法简易、快速、可行。

  • 标签: 痛必治滴丸 中药制剂 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