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门诊促胃肠动力药的临床应用情况与社会经济效益。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上半年我院门诊处方系统中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的处方1950张,统计并分析患者用药金额、用量情况。通过总金额、用药总量的排序以及促胃肠促动力药相关量值的对比分析,统计它们的使用情况。结果莫沙必利片(快力、亚宝)、伊托必利分散片是本院使用频率较高的促胃肠动力的药物,其在消费金额、用药总量、用药频数、限定日费用等方面均高于其他药品,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及经济效益优势。结论我院门诊促胃肠动力药的使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其使用较为合理。

  • 标签: 促胃肠动力药 临床应用情况 经济效益
  • 简介:摘要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适应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国家对卫生技术人员实行继续医学教育制度。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应适应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实际需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继续医学教育是继毕业后医学教育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教育。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卫生技术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专业工作能力业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以适应医学科学技术卫生事业的发展。继续医学教育的对象是完成毕业后医学教育培训或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从事卫生技术工作的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是卫生技术人员应享有的权利应履行的义务。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实行全行业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打破医疗机构的行政隶属关系所有制界限,充分利用各地区的卫生医学教育资源,按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总体要求,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规划、组织领导。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是指导、协调和质量监控的组织。继续教育的直接结果是促使医院中受继续教育者医疗熟练程度、医疗技能,医疗所需知识等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继续教育的最终收益表现在两方面。对医院而言,医院内员工医疗绩效医疗生产率得到提高,进而使医院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在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对受继续教育者而言,最明显的收益就是可以增加其医疗收入有关的福利待遇,提高医疗水平。

  • 标签: 医院继续教育 成本效益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住院药房应用自动摆药设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15号前未使用全自动摆药机的15天摆药情况与15号后开始使用全自动摆药机的15天摆药情况进行比对,分析比较两种摆药模式下的工作流程、用时、成本以及效益。结果使用摆药机后,工作流程被大大简化;摆药、核药、分药的总时间由(21.72±3.21)min减少至(11.21±1.31)min(P=0.000);药师及护士每天人工成本由451元减少至361元,大大节省了人力,但每天整体成本有所增加,由451元增至961元(P=0.000)。结论全自动摆药设备在住院药房应用中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摆药质量,减少人力,有在住院药房广泛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自动摆药设备 住院药房 工作模式 效益
  • 简介:摘要利用数据处理维度模型,将医院效益分析进行可视化处理,形成气泡图表示效益相关的多种维度。通过线性回归的方法,找出效益的关联因素,形成可改进的措施。

  • 标签: 气泡图 效益分析 数据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压疮的湿性愈合疗法的临床效果及成本效益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所收治的68例压疮病患,将其分为对照组34例(采取常规治疗)观察34例(采取湿性愈合疗法治疗)两组,对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方法治疗下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33(97.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79.41%),且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较短、换药费用较少,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性愈合疗法在压疮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效果,能够明显的帮助患者改善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利于病患的身体快速恢复,从而提升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

  • 标签: 湿性愈合疗法 护理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结核病医院治疗疾控中心管理工作模式效果分析。方法研究中根据三都县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数据,选择2015—2017年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结核病患者治愈率、新发涂阳登记率明显改善。获得直接经济效益为机构节省102570元、家庭节省80726元、社会节省689513元、合计节省872809元;间接经济效益为预计减少GDP损失1403280元、预计减少收入损失4081297元、合计减少损失5484577元。结论将结核病医院治疗疾控中心管理工作模式作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新体系经济效益显著。

  • 标签: 结核病医院 疾控中心 管理工作 模式效益
  • 简介:生态旅游起源于二十世纪80年代,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全球的流行,本文揭示了生态旅游得以产生的生态动机背景,从生态旅游是对自然家园的回归、是“集体潜意识”的留存、是对“道法自然”的理想追求、是人的身心生态平衡的需要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论证了人类的终极价值观应是人类与社会自然界的共同进步可持续的发展,倡导包括人在内的社会及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和谐。

  • 标签: 生态旅游 深层生态动机 身心生态平衡 心理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针对高血压患者出现的脑出血病症进行手术治疗,在治疗后采取生态营养的方式进行鼻饲的肠内营养支持,记录临床治疗及护理信息,观察患者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针对本次研究设计进行患者资料的收集,在本院收集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资料50例,以上患者均采取手术方式进行病症干预治疗。在结束手术治疗后将50例患者进行随机的分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针对常规组25例患者采取传统的护理方式进行普遍性的膳食调理。针对实验组25例患者采取生态营养的护理方式,利用鼻饲的方法进行肠内的营养支撑。结果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在接受生态营养的护理之后胃肠道的基本功能得到了恢复,其功能的障碍性得到了良好的干预,治疗的效果明显的呈现出实验组临床护理的优越性,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通过对粪便检验能够发现,实验组的S-lgA数值明显升高,超于常规组数值。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后的生态营养鼻饲方式进行临床的护理,能够为患者提供营养致支持,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防止患者出现粘膜粘连的情况,值得在临床的治疗及护理工作中推广。

  • 标签: 生态营养 鼻饲 肠内营养支持 高血压 脑出血 术后患者 疗效和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阴道炎病例行药物冲洗疗法、臭氧液疗法对其阴道系统中的微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方法抽选136例患有阴道炎而于2014年12月至2017年04月进入本院妇科的患者,根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分组甲组66例施予药物冲洗疗法,乙组70例施予臭氧液疗法,给予甲、乙组病例疗效、阴道系统微生态环境状况等比较。结果甲组66例有效率83.33%,乙组70例98.57%,(P<0.05);甲组病例中有38例(57.58%)阴道部位乳酸杆菌指标恢复健康标准,47例清洁度处于健康状况,而乙组中有57例63例,(P<0.05)。结论妇科对阴道炎病例进行治疗时,施予臭氧液疗法可行性强,值得推荐。

  • 标签: 妇科 药物冲洗疗法 微生态环境 臭氧液疗法 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治疗对口腔细菌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牙周正常体检者106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行口腔细菌培养,经碱性磷酸酶活性(ALP)检测。结果观察组正畸后球菌、杆菌、螺旋体、梭状菌、弯曲菌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正畸后ALP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会影响患者口腔细菌微生态环境,临床应重视口腔卫生,避免发生牙龈炎病变。

  • 标签: 口腔正畸 细菌微生态 ALP活性
  • 简介:摘要对于学生而言,进行心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主要方法。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心理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构建“生态模式”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当务之急。基于此,本文在理解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构建“生态模式”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构建“生态模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旨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借鉴。

  • 标签: 生态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 主要途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院是居民就医的主要场所,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高度与医疗服务安全性。但是,传统的医院信息化管理体系却产生了巨大的能耗,从而对环境形成了一定的污染。为此,将绿色计算理念引入到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在医院信息化生态系统构建中还存在以下不利于生态系统构建的问题第一,当前很多医院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较为老化;第二,医院领导缺乏对医院信息化生态系统构建的支持;第三,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医院信息化生态系统的作用缺乏了解。为此,应当从加大绿色环保IT设备的采购,加强专业维护队伍建设,加大医院绿色生态信息化建设的宣传等角度进行改进。

  • 标签: 绿色计算 医院信息化建设 生态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生态制剂对腹泻患儿的治疗价值与临床预后。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4月腹泻患儿98例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9例给予蒙脱石散、饮食护理、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微生态制剂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就两组患儿排便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性状正常时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并比较治疗前后排便时间间隔、排便次数、生长抑素、胃肠激素P物质。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患儿排便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性状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排便时间间隔、排便次数、生长抑素、胃肠激素P物质相近,P>0.05;干预后排便时间间隔、排便次数、生长抑素、胃肠激素P物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对腹泻患儿的治疗价值高,可改善血清学指标,改善排便情况,促使大便性状排便次数恢复正常,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微生态制剂 腹泻患儿 治疗价值 临床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药物治疗小儿多动症对儿童家庭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治的小儿多动症130例为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中枢神经兴奋剂托莫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为3个月。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多动指数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多动指数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药物治疗小儿多动症能改善患儿的多动指数,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减轻家庭负担,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小儿多动症 多动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中导致院内感染的风险因素以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1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院内感染情况分成感染组(42例)与未感染组(122例),分析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因素。结果年龄大于50岁、侵入性治疗操作、急诊治疗时间大于5d、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机械通气时间大于7d是导致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护理人员风险中,护理人员手部卫生不合格、有侵入性操作、空气消毒错误也是导致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急诊护理中导致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多种,根据感染风险发生原因采取科学的护理方法,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 标签: 急诊护理 院内感染 风险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药物治疗小儿多动症对儿童家庭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样本都是在某医院进行治疗的多动症患儿54例,选择的时间段是2017年7月—2018年7月。全部患儿选择心理药物治疗。结果患儿进行治疗后的Conners儿童行为评分与家庭影响情况都比治疗前要低很多,呈现以P<0.05的检验结果,拥有突出的分析价值。结论小儿多动症选择心理与药物治疗之后能够改善对于儿童自身以及家庭的影响效果,值得后期借鉴。

  • 标签: 心理 药物治疗 小儿多动症 家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化性溃疡患者通过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后对其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一组40人。对照组治疗方法为甲硝唑治疗,观察组治疗方法为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治疗。针对肠道菌群情况,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肠道菌群中的消化球菌、葡萄球菌、乳杆菌、肠杆菌及双歧杆菌菌落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通过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后对其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显著,有效降低患者肠道内各种菌群水平,有利于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应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 肠道微生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家庭生态系统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做出参考。方法选取240名儿童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应用结构方程建模将以上患者分为健康组与问题组。在结构方程建模显示的家庭生态系统中无任何问题出现的儿童归为健康组,在结构方程建模显示的家庭生态系统中出现问题出现的儿童归为问题组。采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MHS-CA)对比分析两组儿童的儿童心理健康情况。结果研究发现问题组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MHS-CA)评分中六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健康组儿童,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健康的家庭生态系统对儿童心理健康有正面作用,有问题的家庭生态系统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不良影响。

  • 标签: 家庭生态系统 影响 体格 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