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疾病不确定感对脊柱介入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将来院行脊柱介入治疗的400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0例,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观察组。对照组只接受病房医护人员提供的常规健康教育指导。实验组对患者进行持续性评估,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分数越低,睡眠状况量表评分越低。结论患者疾病的不确定感越低越有利于脊柱介入患者睡眠。

  • 标签: 疾病不确定感 介入治疗 睡眠
  • 简介:摘要目的知情的需求,寻求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增进患者的信任度,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配合治疗,达到最佳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癌症患者知情后常常导致严重的心理反应,就会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对其治疗效果和预后都有很大的影响。何更好地落实知情,使患者能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我们对384例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知情权 癌症 配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特质性焦虑个体认知加工过程的本质展开探索。方法研究小组自2016年5月—8月于本市各个大学校园筛选出共计4617名符合正态分布的样本群体,最终确定特质性焦虑被实者376名。采用sMRI技术与Resting-statefMRI技术考察分析特质性焦虑个体不确定加工相关的大脑结构形态学特点与自发神经活动水平;结果特质性焦虑男性被实者焦虑平均分数为(40.74±6.17)分低于女性被实者(48.13±7.62)分(t=2.247,P=0.018);特质性焦虑分数与大脑右侧枕中回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P<0.05);大脑双侧额上回、右侧辅助性运动区的低频振幅波幅与特质性焦虑评分正相关性明显,大脑左侧小脑与丘脑低频振幅波幅与特质性焦虑评分负相关性明显(P<0.05)。结论特质性焦虑个体进一步产生可能与大脑右侧枕中灰质皮层体积下降有关,特质性焦虑个体对关系信息的过度敏感及情绪情感信息及其感觉信息整合加工失调、紊乱是导致特质性焦虑个体异于正常控组个体大脑自发活动基线水平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 标签: 特质性焦虑个体 大脑基础 不确定加工 神经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病人疾病不确定感与舒适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中文版)、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comfortquestionnaire,GCQ)对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356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手术病人疾病不确定感为中等程度,不同的性别、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的费用来源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不同,疾病不确定感与舒适度显著的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患者对疾病知识缺乏了解,对疾病的状态、治疗及预后等都会产生不确定感,疾病不确定感带来的负性情绪能够影响患者的舒适度,护理人员应重视术前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及时消除产生的源头,有针对性的减少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提高患者对住院治疗护理的舒适度。

  • 标签: 手术病人 疾病不确定感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膀胱测压法确定产后尿潴留患者拔管的时机情况。方法选取临床产后尿潴留患者16例,随后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这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膀胱测压法确定其拔管时机的情况。结果16例患者的产后留置尿管导出的平均尿量为(897.00±161.43)ml,具有不同的尿意感的患者其排尿的流畅度等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测压值≥20cmH2O与膀胱测压值<20cmH2O的患者排尿的流畅度等数据差异显著,前者显著优于后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测压法测定患者的膀胱测压值≥20cmH2O,其拔除尿管后自解排尿顺畅,通过膀胱测压法确定产后尿潴留患者拔管的时机,可以有效地把握拔除尿管地时间,降低患者尿路感染等情况的发生,进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 标签: 膀胱测压法 产后尿潴留 拔管 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测量不确定度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收治60例生化检验临床患者,分别抽取静脉血,进行各项生化检验,对不同检测指标的不确定度进行统计。结果统计60例患者的生化检验结果发现,γ-谷氨酰转移酶不确定度为12.68,Na+的不确定度为1.20,K+为2.23,各项生化检验指标中的不确定度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应用不确定度进行临床生化检验,可对检测结果的分散性和准确性进行充分反映,有效的降低了检测误差,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生化检验 测量不确定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科护理中患者隐私的保护现象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2017年收治的48例妇科患者,及10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我院妇科患者、护理人员对妇科患者护理中隐私的保护现象及认知情况,采用SPSS12.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理人员对妇科护理中的病人隐私认知率较低,且患者不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维护自身隐私。结论妇科护理人员应自觉遵守患者隐私,并加强妇科患者护理隐私的保护意识。

  • 标签: 妇科护理 隐私 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梗死(MI)患者创伤后成长(PTG)与疾病不确定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对102例MI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的PTG得分为(66.54±12.60)分,其中85.29%的患者处于中、低等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TG与疾病不确定感呈负相关(P<0.01)。结论大部分MI患者的PTG处于中、低等水平,护理人员可通过减轻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来促进其PTG水平的提高。

  • 标签: 心肌梗死 创伤后成长 疾病不确定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治疗中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的临床效果,以指导科学治疗子宫肌瘤。方法从2013年7月~2015年7月我院妇科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中抽取50例,患者均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术后跟踪随访,观察其子宫及肌瘤较治疗前的体积变化情况、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内跟踪随访,患者均接受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治疗后的子宫及肌瘤体积较治疗前小,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子宫及肌瘤体积变化情况,痛经、经期延长、经量过多、尿频、焦虑失眠等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子宫肌瘤患者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子宫及肌瘤体积较治疗前大大减小,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值得在治疗子宫肌瘤中大力推广。

  • 标签: 子宫肌瘤 高强度聚焦超声 消融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21健康教育模式对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的肿瘤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为建立肿瘤患者内镜手术前后健康教育路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内镜科行ERCP术的肿瘤患者76例,按照住院号分为住院号为奇数的实验组与偶数的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术前宣教,实验组患者由入院开始接受321健康教育模式的健康宣教,应用中文版25条目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在ERCP术前30min进行疾病不确定感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71.16±7.13分,其中不明确感42.94±4.19分、复杂感22.85±3.01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疾病不确定感(75.31±6.15)、不明确感(46.61±4.04)、复杂感(25.45±2.39)(P<0.01)。结论应用321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有效降低肿瘤患者ERCP术前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减少患者术前心理应激,提高患者书中配合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疾病不确定感 321健康教育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及生活质量水平,同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更好的进行ICU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于本院ICU住院治疗患者的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状调查法,使用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SF-36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本研究中ICU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86.34±13.95)分,处于中等水平;ICU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水平较差,低于全国常模(P<0.05);ICU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与生活质量之间呈现负相关(P<0.05)。结论ICU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照护时,需同时关注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降低其对疾病的不确定感,提升其生活质量。

  • 标签: ICU 家属 疾病不确定感 生活质量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浓替硝唑含漱液治疗牙龈炎和牙周炎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治疗的牙龈炎和牙周炎患者84例作为本次分析对象,依照住院顺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治疗给予甲硝唑含漱液,观察组患者治疗采用浓替硝唑含漱液,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行观察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龈沟出血指数及牙龈指数改善良好,其数据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数据结果无可比性(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牙龈炎和牙周炎患者采用浓替硝唑含漱液治疗,其不良反应较少,可有效控制炎症发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浓替硝唑含漱液 牙龈炎 牙周炎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