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医疗设备也不断出现,因此医院需要加强风险控制。我国也针对医疗设备的质量管理制定了标准和要求,对临床实用设备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进行了规范,因为这些会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技术人员需要及时进行维护,从而保证仪器设备能够安全使用,达到工作质量标准。

  • 标签: 医疗设备 质量保障 维修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现行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与实践效果。方法以改革前的管理模式为对照组,以2012年1月改革后的管理模式为试验组,改革后采取专业化队伍服务于医院,各个方面进行科学整改。对比改革前、后的效果,临床科室的满意度。结果医院通过医疗设备专业队伍的服务与实践工作,使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临床科室对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巡检等服务效果给予充分肯定,服务满意度达较之前大有提高。结论医疗设备专业队伍服务于医院的管理模式是一种先进的、可行的、成熟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具有推广意义。

  • 标签: 医疗设备 维修管理模式 实践
  • 简介:摘要在医疗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影响下,我国医疗体系结构也应该进一步完善,对于提升医院的诊治水平有很大的帮助。目前,部分医院不惜重金购置各种大型医疗设备与仪器,就是为了要从各个方面提升医院的综合竞争力,同时也能够为病患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因此,大型医疗设备的科学管理维修策略也受到了高度的重视。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简单介绍,对大型医疗设备的科学管理手段和维修策略进行深入的探讨。

  • 标签: 大型医疗设备 科学管理 维修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使用是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使用和医院的综合发展直接相关,同时,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也可反应出医院管理的水平。本文以某大型三甲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使用为案例,通过分析其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使用,以期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可靠的参考,详情如下。

  • 标签: 医疗设备 档案 管理及使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作为医院档案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医疗设备档案资料作为医院医疗卫生事业以及医疗正常应用等的主要依据,一定程度上对医院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此外,医疗设备档案还是医院最重要的信息资料之一,因此,加强当前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必不可少。本文将对当前医疗设备档案管理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帮助医院进行更好的医疗设备档案管理

  • 标签: 当前医疗设备档案管理 难点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预防措施,以降低门诊手术切口感染率,保证手术患者安全。方法选择门诊外科手术室2014年5月~2015年5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22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和统计,将发生切口感染的30例归入感染组,未发生切口感染的1190例归入为未感染组,分析切口感染的原因。结果影响门诊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主要因素包括与患者自身因素、切口的清洁度、备皮方法与时间、手术室环境、术安排不合理、器械物品医疗废物管理、医务人员自身素质等因素(P<0.05)。结论影响门诊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较多,针对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保障门诊手术患者安全。

  • 标签: 门诊外科手术 切口感染 相关因素 预防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院内压疮发生的有效方法。方法以2017年1月—2017年12月上报院内压疮2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患者病情重、潮湿、低蛋白血症、高龄、强迫体位、低年资护士对压疮预防意识不强,相关知识宣教不到位主要因素。结论加强对压疮高发科室、高危人群的管理,针对其相关因素落实防范措施;制定管理制度;定期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压疮相关知识规范化培训,才能降低院内压疮的发生率。

  • 标签: 压疮 院内发生 原因分析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医院的正常运营有赖于高质量的医疗设备相关仪器。常规临床医疗设备在医院设备中占据着关键性地位,加强对此类设备的预防性维修保养,对于保障设备质量和使用性能,进一步推动医疗现代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浅析了预防性维修保养的含义,探究了医院常规临床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保养措施,以期为医院设备维修保养工作提供借鉴。

  • 标签: 医院 常规医疗设备 维修保养
  • 简介:摘要现阶段,医院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了广泛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使医院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得到了提升。但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计算机网络常有故障、安全问题出现,不但影响正常工作,难以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性的医疗服务,还可致使医院信息安全、患者信息安全遭到威胁。本文基于计算机网络常见的故障与安全问题,将相应的维护与管理方法提出。

  • 标签: 医院 计算机 网络 维护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相关知识、态度,为疼痛管理的规范化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168名护理人员进行疼痛知识、态度的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三种疼痛评分方法以及三阶梯镇痛治疗原则的了解程度调查发现,了解一点和部分了解所占比例基本均在50%以上;227人(19.43%)未对入院患者进行疼痛的常规评估,240人(20.55%)所在科室未开展对疼痛患者采取疼痛的预防措施,116人(9.93%)所在科室未关注疼痛管理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对疼痛的评估、疼痛的镇痛、疼痛知识教育等方面发现,有必要和非常有必要所占比例均在90%以上。结论加强护理人员疼痛知识培训,为疼痛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人员 疼痛知识 疼痛管理 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宫颈炎与有关疾病进行诊治的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到我院诊治的宫颈炎患者108例,记录全部患者经治疗后的治疗成效满意度。结果全部患者经治疗后的治疗成效满意度对比治疗前而言都有显著提升。结论对宫颈炎与有关疾病进行诊治获得了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 标签: 相关疾病 宫颈炎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妇产后抑郁临床调查相关因素。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68例产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34例),对所有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相关诱发因素进行研究,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焦虑量评分(30.24±5.56)分和抑郁量评分(25.36±5.4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的焦虑量评分(36.68±7.23)分和抑郁量评分(36.69±6.78)分(P<0.05)。而教育程度(26.47%)、家庭关系(17.65%)、新生儿健康(14.71%)以及医护满意度(8.83%)等因素是导致产妇产后抑郁症的主要情况。结论导致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有多种相关因素,因此在临床上为了有效改善产妇的抑郁情况,护理人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产妇进行护理工作,拥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产后抑郁 相关因素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抑郁的发生状况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200例孕妇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产前抑郁发生率较高,为18.5%;年龄、婚龄、文化程度、工作状况、居住状况、人均月收入、产次、是否有合并症/并发症8个因素均为影响产前抑郁的相关因素(P<0.05),而房屋面积与产前抑郁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应加强孕期教育,尽早发现高危孕妇,及时进行针对性干预,以减少产前抑郁的发生。

  • 标签: 产前抑郁 相关因素 调查研究
  • 简介:本文详细阐述了血液透析机的结构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六例故障检修过程。

  • 标签: 血液透析机 故障检修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改工作逐步向医疗保险制度推进,促使医疗费用付款方式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医院制约变为保险结构制约,需要将病案资料作为付款依据,这一点对医疗结构来说至关重要,对病人信息采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如果病人信息采集不到位,信息记录不完整,医疗结构将陷入不能自我举证的司法困境,降低参保者和保险结构对医院的信任度。因此病案管理成为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重要基础组成部分。医院必须保证每一份病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为所有病案利用者服务。

  • 标签: 精神科 病案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复发的特点预后转归。方法初发脑梗死病人作为复发脑梗死病人的对照组进行相关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的对比分析。结果复发组高血压伴心脏病(或)糖尿病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60.36%的病人有心电图异常。复发组病人血管性痴呆、假性球麻痹、双侧肢体瘫痪语言障碍等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复发组病人胆固醇、血糖、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血沉血红蛋白含量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所致的血管、血流病变导致脑梗死复发。

  • 标签: 复发脑梗死 危险因素 急性脑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