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性肝病的诊断与处理。方法选取2014年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药物性肝病患者30例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治愈6例,好转13例,未愈11例,总有效率63.33%。结论立即停用和防止重新给予引起肝损伤的药物,根据药物性质给予相应解毒剂,服用利胆治疗。

  • 标签: 药物性肝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药物性肝损伤36例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36例患儿临床分型为肝细胞损伤20例(55.6%),胆汁淤积型7例(19.4%),混合型9例(25.0%)。用药种类抗生素19例(52.8%),解热镇痛12例(33.3%),其他药物5例(13.9%),单一用药10例(27.8%),联合用药26例(72.2%)。结论小儿药物性肝损伤的的首发症状多样,引发肝损伤的主要药物的顺序为抗生素、解热镇痛药,联合用药是导致小儿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重要原因,为避免小儿出现药物性肝损伤,必要检测是重要的措施。

  • 标签: 小儿 药物性肝损伤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药物性皮炎可简称药疹,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或其它途径进入机体后,引起皮肤黏膜炎性反应1。皮损症状多样,分布广泛,瘙痒剧烈,若治疗不当,护理不全面,易引起继发感染,甚至危及生命2。林可霉素,英文名Lincomycin。作用于敏感菌核糖体的50S亚基,阻止肽链的延长,从而抑制细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本例患者经过13天的药物治疗和精心护理,全身皮疹消退,无继发感染,好转出院。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 标签: 林可霉素注射液 药物性皮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原因,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对医院消化内科在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82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2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使用抗生素导致肝损伤占43.9%,居首位,抗结核病药物损伤占13.41%,位居第二,其次是中草药,占10.97%,其它药物导致的损伤占31.78%。确诊后立即停用导致肝损害药物,给予休息、保肝、降脂、对症支持治疗,治疗有效率97.56%,死亡率1.22%;结论导致肝损伤的药物种类繁多,合理有效的选择药物至关重要。在临床诊疗工作中临床医师应掌握药物的药动学指标、肝毒性等特点,并在临床药师的指导下规范用药,同时对民众进行药物以及中草药相关知识的宣传,强化其自我保护意识,能有效降低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率,保证医疗安全。

  • 标签: 药物性肝损伤 病因分析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茵陈蒿汤治疗药物性肝炎70例;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乏力、纳差、腹胀。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肝胆脾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8%,对照组治疗后72.7%,P<0.05;治疗组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降低,P<0.05。结论茵陈蒿汤治疗药物性肝炎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不良反应,价格低廉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致重症药物性肝炎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22例抗结核治疗致重症药物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均得到良好恢复,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显著降低(P<0.05),而白蛋白(Alb)水平显著提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96.72%>88.52%)及其对于护理的满意度(95.08%>83.61%)和依从性(98.36%>86.88%)以及Alb水平(34.01±6.22)g/L>(29.35±5.14)g/L相对更高(P<0.05),而ALT水平(41.42±12.14)U/L<(94.25±14.82)U/L、TBil水平(45.19±14.52)μmol/L<(102.33±13.55)μmol/L相对更低(P<0.05)。结论抗结核治疗致重症药物性肝炎的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治疗恢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抗结核治疗 重症药物性肝炎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抗结核治疗致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90例,进行抗结核治疗,观察发生药物性肝炎患者发生详细和相关性与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9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经抗结核治疗,发生药物性肝炎患者29例,发生率为32.22%。发生药物性肝炎患者经治疗肝功能恢复正常者28例,治愈率为96.35%。结论加强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治疗中药物性肝炎的预防,治疗药物要合理,达到抗结核的同时恢复肝功能。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抗结核 药物性肝炎 肝功能
  • 简介:摘要茯苓多糖是茯苓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有着重要的医疗与保健作用。为了更好开发和利用茯苓,本文结合近10年文献对茯苓多糖及其衍生物生物活性进行阐述,增强对其认知。

  • 标签: 茯苓多糖 衍生物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药物性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特点,并进行护理健康宣教。方法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70例上呼吸道感染出现药物性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入组对象发生双硫仑样反应的病例中,全部患者应用了抗生素,但有83%未发生细菌感染;其中64.3%(45/70)抗生素为处方用药,35.7%(25/70)为患者自行购买,80%患者及100%患者家属对药物双硫仑样反应不了解,58%使用抗生素的患者未被告知禁酒。结论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需合理应用抗生素,且加强对患者用药期间禁酒的宣教,以减少药物性双硫仑样反应。

  • 标签: 上呼吸道感染 禁酒 抗生素 双硫仑样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ADIN)患者联合应用百令胶囊与甲泼尼松龙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观察与探讨。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药物治疗的82例ADIN患者为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单纯应用甲泼尼松龙治疗的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的则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SCr(血肌酐)、尿β2-MG(尿β2微球蛋白)、BUN(尿素氮)及24h尿蛋白定量等水平的下降幅度要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相比于对照组的80.5%显著升高(P<0.05)。结论对于ADIN患者,通过向其联合应用百令胶囊与甲泼尼松龙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及肾功能,疗效显著,值得重视。

  • 标签: 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ADIN) 百令胶囊 甲泼尼松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腺苷蛋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8例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n=34),观察组腺苷蛋氨酸+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综合保肝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94.1%和70.6%),治疗后ALT、TBIL、λ-GT、ALP和TB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可显著改善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临床症状。

  • 标签: 腺苷蛋氨酸 糖皮质激素 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熊去氧胆酸联合S-腺苷蛋氨酸治疗胆汁淤积型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胆汁淤积型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选取120例进行研究,根据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熊去氧胆酸联合S-腺苷蛋氨酸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8.33%,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胆汁淤积型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采用熊去氧胆酸联合S-腺苷蛋氨酸实施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熊去氧胆酸 S-腺苷蛋氨酸 胆汁淤积型药物性肝损伤 疗效
  • 简介:摘要口腔正畸用镍钛弓丝临床使用后期常发生弓丝力学性能降低现象,严重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有研究表明口腔唾液电解质环境腐蚀是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口腔环境是一个pH值变化的复杂环境。口腔环境内多种成分能使正畸镍钛弓丝受腐蚀,使其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发生变化。国内外也出现了许多对正畸弓丝腐蚀与抗腐蚀的相关研究。本文对弓丝腐蚀机制以及影响腐蚀的因素进行归纳阐述。

  • 标签: 正畸 弓丝 腐蚀性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干细胞研究已经成为目前医学上的一大热点,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符合现今的社会要求,为了推动再生医学的研究和发展,为许多临床上难以治疗的疾病提供更多思路。应该将干细胞生物学更好的应用到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中,让医学院校的学生更好的认识和了解干细胞生物学在医学上的重要性,从而为日后医学界培养更加优质的人才。本文通过探索和总结“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内容及方法,希望能够给日后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提供更多的参考,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干细胞 教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CRP非配套试剂代替配套试剂测定血清CRP浓度的可行性。方法用CRP非配套试剂和配套试剂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待测样本CRP浓度,通过评估非配套试剂检测CRP的批内重复性、批间检测变异、验证准确度、线性范围的评价、非配套试剂实验的抗干扰性和验证正常参考范围是否适用为分析性能验证的标准。结果非配套CRP试剂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抗干扰性和正常参考范围均符合要求,与配套试剂的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配套CRP试剂能代替配套试剂,适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检测。

  • 标签: 非配套试剂 精密度 准确度 线性范围 抗干扰性 参考范围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不同温度对色谱分析性能的影响,从而寻找一种有效又简便的改善色谱分析性能方法。方法以某中药注射剂含量测定时在不同温度下的分离性能为例,根据测定数值考察温度与分离性能的变化关系。结果该中药注射剂出峰时间随温度升高分离速度加快,同时理论塔板数也随之增大,但随着温度的升高,某一成分的分离度降低,因此,选择温度还需综合考虑各项因素。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仪 温度 分析性能 分离度 理论塔板数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与评价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AutoLumoA2000)检测巨细胞病毒IgM抗体的性能。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系列文件和相关文献,并结合厂家要求对AutoLumoA2000化学发光测定仪测定巨细胞病毒IgM抗体的分析灵敏度、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干扰试验进行验证。结果灵敏度为0.001AU/ml;高值和低值批内精密度分别为4.27%、4.36%,批间精密度分别为6.75%、5.03%;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回收实验回收率R为94.21%;临床样本添加1000mg/dl血红蛋白、20mg/dl胆红素、3000mg/dl后测得结果满足偏差均不大于±15%。结论经验证,巨细胞病毒IgM抗体定量检测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均合格,能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

  • 标签: 性能验证 CMV IgM 化学发光AutoLumo A2000
  • 简介:摘要目的参考《同型半胱氨酸测定试剂(盒)(酶循环法)》(YY/T1258-2015)和《临床化学体外诊断试剂(盒)》(GB/T26124-2011)标准对四川新健康成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的同型半胱氨酸测定试剂盒(酶循环法)进行性能验证,探讨临床体外诊断试剂性能验证方案的建立,确保正确选择产品。方法选择2016年1月—6月在本院健康体检的志愿者血清作为待检样本,通过对该试剂的试剂空白、分析灵敏度、准确度、批内精密度和测定范围的检测,对结果综合分析,建立体外诊断试剂性能验证方案。结果结果显示,试剂空白吸光度≥1.7222,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为0.0050;分析灵敏度≥0.1074;准确度︱相对偏差︱≤5.69%;测定10.0μmol/L样本和20.0μmol/L样本的批内精密度分别为2.31%和2.03%;测定范围相关系数r=0.9997,在2.0,10.0μmol/L区间内,︱绝对偏差︱≤0.3μmol/L;在(10.0,50.0μmol/L区间内,︱相对偏差︱≤2.15%。结论建立正确的体外诊断试剂性能验证方案有助于掌握更加准确的产品质量信息,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加准确的结果。

  • 标签: 体外诊断试剂 试剂空白 分析灵敏度 准确度 批内精密度 测定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