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水的供给。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需要获取大量的、健康的饮用水来满足自身的饮水需求,这就需要高效的、安全的消毒手段给予一定的技术支持,同时,饮用水消毒技术的水平也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其中,消毒剂的功能效果是消毒技术的关键所在。符合人们需求的饮水水消毒剂具有安全、健康、能快速释放杀菌成分并且便于存贮和运输的特点,并且在使用起来具有简单易操作的特性。

  • 标签: 饮用水 消毒技术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饮用水的水质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饮用水的安全将会直接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例如痢疾、霍乱等疾病都是通过饮用水传播的。近些年来,由于生产生活当中的污水排放的日益加重导致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这就导致原水的水质出现急剧下降,达不到生活饮用水的标准,原有的消毒技术在已经不能满足我们对于饮用水处理的要求,如何改善并且提高饮用水的消毒技术,对饮用水的消毒工艺的发展进行研究,推行出安全、经济、环保的饮用水消毒技术,确保饮用水的质量,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

  • 标签: 消毒技术 饮用水处理 微生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纸片法对于生活饮用水快速检测大肠菌群的有效性。方法对98份水样分别用纸片法与多管发酵法进行总大肠菌群检测。结果两种方法检测大肠菌群阳性率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两种检测方法大肠菌群MPN值符合率为96.93%。结论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但相对于多管发酵法,纸片法更加省时、省力,简便易行,适用于大批量样品快速检测。

  • 标签: 大肠菌群检测 纸片法 多管发酵法 结果
  • 简介:生态旅游起源于二十世纪80年代,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全球的流行,本文揭示了生态旅游得以产生的生态动机背景,从生态旅游是对自然家园的回归、是“集体潜意识”的留存、是对“道法自然”的理想追求、是人的身心生态平衡的需要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论证了人类的终极价值观应是人类与社会自然界的共同进步和可持续的发展,倡导包括人在内的社会及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和谐。

  • 标签: 生态旅游 深层生态动机 身心生态平衡 心理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农村集中式供水卫生质量现状,以便加强农村居民饮用水卫生管理。方法采用理化分析和微生物检验方法,对本地区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进行了监测与评价。结果共监测该地区农村30个供水点120份水样,枯水期和丰水期各60份,检测结果显示,饮用水总体合格率较高,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结论微生物污染、氟化物、硝酸盐氮是影响农村地区生活饮用水水质的主要因素。应对水质进行有效净化消毒,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确保农村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 标签: 农村生活饮用水 水质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水胶体敷料预防以及治疗压疮以及护理的情况,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4年11月~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88例,通过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联合水胶体敷料进行护理干预,探究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文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水胶体敷料预防以及治疗压疮具有一定的效果,压疮发生率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可应用推广。

  • 标签: 水胶体敷料 预防 治疗 压疮效果 观察以及护理
  • 简介:摘要离子色谱法又被称为现代离子色谱,属于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的一种,因其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率高、快捷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水质、土壤、大气等检测中,本文主要通过离子色谱法对生活引用水中各种元素的分析,探讨在饮用水中应用离子色谱法的意义。

  • 标签: 离子色谱法 饮用水 水质检测
  • 简介:摘要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是关系到我国国民健康生活的重点工作。本文将针对某家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科抽检1000例水样,采用多管发酵法以及滤膜法对其进行微生物检验,进而明确不同检验方法选择的重要性,完成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方法及评价标准分析工作,希望可以对业内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 标签: 生活饮用水 微生物检验 评价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用水细菌菌落检测中运用不同培养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的155份透析用水样本为研究对象,在胰蛋白胨葡萄糖浸膏琼脂(TGEA)、Reasoner’2A琼脂(R2A)和血培养基中分别接种,在20℃和35℃中分别进行48~168h的培养,并且结束培养时,计算培养皿的细菌菌落数。结果R2A和TGEA的细菌检出率和细菌菌落计数均高于血培养基组(P<0.05);与血培养35℃培养48h相比,R2A在20℃环境下培养168h的细菌检出率明显增加(P<0.05);同时,经Bland-Altman分析,TGEA培养基30℃培养120h和R2A培养基20℃培养168h细菌检出率的一致性较好。结论TGEA或R2A培养基能够使透析用水的细菌检出率和细菌菌落计数提高。

  • 标签: 透析用水 培养基 血液透析 细菌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动态的监测和分析广州市花都区生活饮用水的变化趋势及其存在的问题,为加强生活饮用水治理和提高生活饮用水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广州市花都区各个水厂的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进行按月采样,并对样本中的物理感官性状指标(色度、浑浊度)、化学指标(PH值、硬度、铁、锰、氯化物、氟化物、氨氮、耗氧量)、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菌数、耐热大肠菌群数)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各项检测指标合格率均比较高,均在85%以上,其中合格率比较低的主要有总大肠菌数、耐热大肠菌群数、锰、氨氮,合格率为100%的一共有4项;水源水、出厂水与末梢水的安全性总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各项检测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现花都区各水厂为本地居民提供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总体上是达标的,但在锰和氮氨等少数指标上存在不合格现象,末梢水微生物指标未能达到完全合格。

  • 标签: 花都区 生活饮用水 水质检测 水安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旬阳县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水质状况。方法2012年~2013年对旬阳县11个监测乡(镇),34个生活饮用水工程点的水样进行采集,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验,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水质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饮用水水样170份,总体合格率为47.64%,2012年度水样合格率与2013年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水样枯水期合格率与丰水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饮用水检测不合格项目主要以消毒剂余量、总大肠菌群与耐热大肠菌群的不合格率较高。结论我县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管理工作的成效有一定进展,但消毒剂余量、总大肠菌群与耐热大肠菌群超标仍较严重,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安全的卫生监管力度与水处理设施的投入。

  • 标签: 农村 生活饮用水 水质 微生物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技术在生活饮用水卫生的监督中的应用方法和作用。方法应用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对我区的群众生活饮用水进行卫生筛查和监督管理,分析危害饮用水卫生的因素,确定饮用水卫生的质量关键控制点以及标准和方法。结果在对我区的若干供水单位和饮用水处理中心进行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分析后,阐述了危害饮用水卫生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关键控制点。结论日常生活饮用水的生产及运输过程中的危害因素极多,而应用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技术能够明显消除此类危害因素,有助于保证饮用水的卫生治疗,从而提高我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技术 生活饮用水 卫生监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治疗对口腔细菌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牙周正常体检者106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行口腔细菌培养,经碱性磷酸酶活性(ALP)检测。结果观察组正畸后球菌、杆菌、螺旋体、梭状菌、弯曲菌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正畸后ALP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会影响患者口腔细菌微生态环境,临床应重视口腔卫生,避免发生牙龈炎病变。

  • 标签: 口腔正畸 细菌微生态 ALP活性
  • 简介:摘要对于学生而言,进行心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主要方法。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心理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构建“生态模式”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当务之急。基于此,本文在理解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构建“生态模式”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构建“生态模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旨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借鉴。

  • 标签: 生态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 主要途径
  • 简介:摘要医院是居民就医的主要场所,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高度与医疗服务安全性。但是,传统的医院信息化管理体系却产生了巨大的能耗,从而对环境形成了一定的污染。为此,将绿色计算理念引入到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在医院信息化生态系统构建中还存在以下不利于生态系统构建的问题第一,当前很多医院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较为老化;第二,医院领导缺乏对医院信息化生态系统构建的支持;第三,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医院信息化生态系统的作用缺乏了解。为此,应当从加大绿色环保IT设备的采购,加强专业维护队伍建设,加大医院绿色生态信息化建设的宣传等角度进行改进。

  • 标签: 绿色计算 医院信息化建设 生态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生态制剂对腹泻患儿的治疗价值与临床预后。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4月腹泻患儿98例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9例给予蒙脱石散、饮食护理、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微生态制剂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就两组患儿排便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性状正常时间和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并比较治疗前后排便时间间隔、排便次数、生长抑素、胃肠激素P物质。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患儿排便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性状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排便时间间隔、排便次数、生长抑素、胃肠激素P物质相近,P>0.05;干预后排便时间间隔、排便次数、生长抑素、胃肠激素P物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对腹泻患儿的治疗价值高,可改善血清学指标,改善排便情况,促使大便性状和排便次数恢复正常,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微生态制剂 腹泻患儿 治疗价值 临床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化性溃疡患者通过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后对其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40人。对照组治疗方法为甲硝唑治疗,观察组治疗方法为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治疗。针对肠道菌群情况,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肠道菌群中的消化球菌、葡萄球菌、乳杆菌、肠杆菌及双歧杆菌菌落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通过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后对其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显著,有效降低患者肠道内各种菌群水平,有利于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应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 肠道微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