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选择是指个体不能觉察他们的偏好与决策结果之间的不匹配,即人们不能发现真实偏好被操纵。这一现象在行为经济学中普遍存在。对选择的解释主要有记忆表征和选择偏好理论,而选择的影响因素则包括选项相似性、时间、情绪和虚假反馈方式等。选择是一个稳健的、可重复的、戏剧化的过程,在选择偏好中普遍存在,对人们的偏好改变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由于选择的普遍性与独特性,及其在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对选择的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未来的研究应该对选择的心理机制与产生根源、影响因素等方面作进一步探讨。

  • 标签: 选择盲 记忆表征理论 选择偏好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清洁灌肠对回部肠套叠整复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2017年12月的126例回部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63例,给予彩超监测下温生理盐水加压灌肠)与观察组(63例,加压灌肠前常规给予清洁灌肠),比较观察两组患儿肠套叠整复时所用压力、整复所用时间、整复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整复时所用压力(7.12±1.34)KPa、整复所用时间(13.34±1.34)min明显低于对照组(10.12±1.56、21.12±1.2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整复成功率高达92.06%(58/63)明显高于对照组74.60%(47/6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部肠套叠患儿在行彩超监测下温生理盐水灌肠前常规清洁灌肠,可降低整复时的压力、提高整复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回盲部肠套叠 清洁灌肠 温生理盐水加压灌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失眠症又称“不寐症”,指的入睡困难、睡眠中间易醒及早醒、睡眠质量低下、睡眠时间明显减少,严重者彻夜不眠。西医治疗失眠症,主要依靠口服镇静、催眠、抗焦虑之类的药物,常用的如地西泮、硝基西泮、氯硝西泮、阿普唑仑等等。西药治疗失眠症起效迅速,甚至立竿见影,这是不可否认的。但目前国家对于该类药物控制严格,患者购买有诸多不便;再者,该类药物也需要长时间坚持用药,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许多的毒副作用,还可能会引起多种医源性疾病,甚至形成对安眠药物的依赖。

  • 标签: 失眠 中医治疗 辩证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阳和汤出自《外科证全生集》由熟地黄、鹿角胶、肉桂、姜炭、白芥子、麻黄、生甘草组成,有和阳通滞之功,原治疗阳虚寒凝,血滞痰阻的一切阴疽、贴骨疽、流注、鹤膝风等。笔者抓住“阳虚寒凝,血滞痰阻”的病机采用本方加味治疗头晕头痛和脱发均取得佳效。

  • 标签: 阳和汤 头晕头痛 脱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穿下PICC置管异位于颈内静脉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6例,本组患者在术前诱导化疗时均在穿下行PICC置管,本组患者PICC均异位于颈内静脉,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在经过PICC导管复位后,均行X线检查复位成功,并顺利完成后续化疗,并在计划内拔管。其中有4例患者发生了静脉炎,经过及时处理后好转。结论导致PICC置管异位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只要护理人员能够熟练的掌握影响PICC导管异位的因素,并积极的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和避免由于技术上的欠佳等因素导致的PICC置管异位,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 标签: 盲穿 PICC置管 异位 颈内静脉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样(饮料)中合成色素测定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直接测定质控样中的未知合成色素。结果色素分离效果理想,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9,回收率在95~101%之间,相对标准差小于3%。结论HPLC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分离度好,适用于样中合成色素的同时测定。

  • 标签: 质控样品 高效液相色谱 合成色素 梯度洗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本病论病变脏腑既责之于肺燥、胃热、肾亏,更要重视脾虚在本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本文从禀赋不足、饮食失节、失三方面论述消渴病责之于脾虚的病因病机,旨在为消渴病的治疗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脾虚 消渴病
  • 简介:摘要咳嗽为临床常见疾病,为呼吸道的急慢性症状,常见于感染病情。患者在咳嗽上表现不一。在通读中医古文、研究现代咳嗽中医治疗的基础上,本文从“风”的角度论,从病因机制、症候分型并结合病案举例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感染 咳嗽 中医
  • 简介:摘要慢性胃炎可将本病归属于祖国医学中医“胃痛”、“痞满”、“胃缓”、“噪杂”等范畴。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中药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治疗中可从肝胃不和,脾胃虚寒,湿浊中阻,胃阴亏虚,瘀血停滞等方面进行辨证治疗。慢性胃炎通过中医辨证论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慢性胃炎 辨证论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我院冠心病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人数为3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正规西医药治疗治疗方式,给予观察组患者中医药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治疗期限,对治疗效果进行记录,研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性。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经过3个月疗效对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药在治疗冠心病上见效快,但是稳定性较差,患者对西药依赖性较强。而中医药治疗冠心病见效较慢,但是后期疗效较好,且中医药稳定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治疗 冠心病 辩证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痛经的中医辩证论。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0例痛经患者采用辩证论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痛经患者,其中肝郁气滞10例,血瘀气郁4例,气血两虚3例,湿热下注4例,寒湿胞中10例,经辩证论其中治愈19例,显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经期调血止痛治标,平时辨证求因治本,并结合素体情况,或调肝、或益肾、或扶脾,使气血流通,经血畅行。

  • 标签: 痛经 辩证论治 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空洞型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短程化疗方案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空洞性肺结核的临床资料。结果54例患者中咳嗽50例,发热49例,乏力、盗汗32例,痰涂片阳性42例。X线胸片表现为单发、薄壁、干酪性空洞46例,病变累及2个以上肺野40例。6个月疗程结束后,病程小于30天者空洞治疗有效率为77.8%,病程大于30天者空洞治疗有效率为44.4%。结论初空洞性肺结核多有典型的结核中毒症状,X线胸片以单发、薄壁、干酪性空洞为主,病变累及多个肺野,早期治疗有利于空洞的吸收。

  • 标签: 结核 空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痛必滴丸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方法以成型率及重量合格率作为评价指标,对滴头及冷凝液的温度、贮药槽药液高度、滴距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并确定其最佳成型工艺。结果最佳成型工艺为贮药槽药液高度2cm、滴头温度80℃、滴距5cm、冷凝液温度15℃。丹参溶液在270nm波长处紫外吸收一阶导数光谱,振幅值(H)和丹参浓度(C)有线性关系C=229.3981H-0.1208,r=0.9998(n=6);平均回收率为100.73%,RSD=0.80%(n=3)。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稳定性好,质量控制方法简易、快速、可行。

  • 标签: 痛必治滴丸 中药制剂 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