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给予孕期孕妇以营养指导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5月—2018年5月于我院产科门诊接受随诊的300例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之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和实验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营养指导),每组150人。从孕妇体重指数增长、血糖指标、妊娠结局出发比较两种指导模式,分析营养指导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孕妇的体重指数增长数、血糖指标、妊娠不良结局比例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孕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常规健康教育+营养指导”能够有效干预妊娠孕妇的体重指数增长及血糖指标,于降低孕妇的妊娠不良结局比例亦能够产生积极影响,因而应该在临床方面大力推广。

  • 标签: 营养指导 孕期 孕妇 体重指数增长 血糖指标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胰腺炎患者的肠外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胰腺炎肠外营养支持患者96例进行分析,按护理方式不同分组为对照组、研究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同时施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25%显著低于对照组29.17%,SAS、SDS、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腺炎患者行肠外营养支持同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情绪、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 标签: 胰腺炎 肠外营养支持 护理 并发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主要原因是由于膳食中摄入的铁不足引起。婴幼儿膳食中,人乳和牛乳的铁含量均较低,不能满足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体内储存的铁耗竭后即发生缺铁。本文笔者回顾性调查了2013—2015年的141例IDA患儿情况,并就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评估、分类,治疗、管理及预防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

  • 标签: 婴幼儿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胃癌术后PN、EN两种营养支持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10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4例胃癌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PN支持,观察组32例患者给予EN支持。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清蛋白、并发症情况等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胃癌术后患者早期EN能够有效改善其营养状况,缩短胃肠功能恢复及术后康复时间,安全性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索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营养食谱饮食的效果。方法自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随机抽取59例,将抽取对象分为探究组(n=30)和参考组(n=29),患者入院后均接受饮食指导、病情监测等常规护理干预,探究组患者应用营养食谱饮食。结果探究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明显较参考组患者短,两组差异有统计意义(t=14.8237,P=0.0061),探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t=10.2185,P=0.0298)。探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33%,出现并发症患者为4例,参考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7.59%,出现并发症患者为8例,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意义(χ2=11.8714,P=0.0233)。结论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营养食谱饮食有助于加快症状好转和功能恢复,同时可使并发症发生率得到降低。

  • 标签: 营养食谱饮食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护理对慢性肾病透析患者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肾病透析患者90例,时间于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常规护理)和研究组(45例;个体化护理),比较护理后的效果。结果护理后,在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上,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肾病透析患者个体化护理可有效改善其营养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慢性肾病透析 营养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以高职高专传染病教学现状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高职高专传染病教学现状为依据,从高职高专传染病教学现状、高职高专传染病教学的有效方式两个方面进行深入说明,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 标签: 高职高专 传染病学 教学现状 临床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保健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及营养性疾病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进行健康检查并接受儿童保健的200例儿童,分别纳入研究组和常规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研究组予以个体化儿童保健,对比两组发育情况和营养性疾病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儿童与对照组相比PDI、MDI量表评分均更高;观察组儿童与对照组相比随访期间营养性疾病发生率更低,组间数据互比存在统计差异,P<0.05。结论针对婴幼儿开展儿童保健能够提高儿童发育效率,减少营养性疾病发生风险,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 标签: 婴幼儿 儿童保健 成长发育 营养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患者胆汁中细菌分布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500例患者,术中提取胆囊中胆汁进行细菌培养。结果129例患者检出细菌,均是非重复分离菌,阳性检出率为25.8%(129/500),革兰阴性细菌、革兰阳性细菌、与真菌所占比例分别为60.4%、29.5%、10.1%;分离菌包括两种及两种以上者52例;药敏试验结果提示亚胺培南、万古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的敏感率相对较高。结论诱发胆道感染的细菌多样且复杂,临床应结合细菌耐药性,选择安全、低价的抗生素。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汁 细菌学分析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类嗜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Ⅰ(HTLV-Ⅰ)感染的血清流行病情况。方法选择保定市中心血站2017年10月24日—2017年11月14日完成HTLV-Ⅰ检测的血液样本4959份进行研究,所有血液样本均应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初筛检测,初筛经双孔试验确认为HTLV-Ⅰ阳性者进一步予以免疫印迹法(WB)确证,同时统计学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组、地区、职业分组间HTLV-Ⅰ血清流行病情况。结果本次4959份血液样本经ELISA初筛检出HTLV-Ⅰ阳性11份,检出率为0.22%,进一步经WB确证有反应性1份,HTLV-Ⅰ阳性检出率为0.02%;在性别上、不同年龄组、不同地区、不同职业间HTLV-Ⅰ检出阳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保定市地区HTLV-Ⅰ感染率较低,血清流行病并不明显,在不同的性别、年龄、地区、职业之间差异不明显,还有待在以后大样本中进一步探索。

  • 标签: 人类嗜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Ⅰ 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 血清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HDN)血清检测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在HDN预测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确诊为ABO-HDN的264例病人的溶血三项试验,不规则抗体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对4例Rh-HDN病人的孕婴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264例ABO-HDN患儿中,溶血三项试验结果以放散实验和游离抗体实验两者均阳性占67.2%,放散试验阳性占18.6%,三项试验均阳性占11.2%,三项试验均阳性的组HDN患儿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下降明显,网织红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意义(P<0.05)。结论孕妇产前血型检测和不规则抗体筛查应作为预测HDN常规产检项目,不规则抗体筛查可以作为预测HDN的有效依据,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是诊断HDN最有力的证据,新生儿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可作为HDN诊断的实验室辅助指标。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溶血三项试验 不规则抗体
  • 简介:摘要水痘是一种常见于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的急性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成人较少发病,但成人发病症状会明显比儿童严重。水痘患者以发热、皮肤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痂疹、疱疹为主要表现,并且以胸、腹、背部位为主要发生区域,较少出现在四肢部位。水痘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且水痘患者作为传染源具有唯一性,易感儿的发病率在95.0%以上,因此加强对输入性水痘的控制和科学处理,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即以某次输入性水痘事件为例,就其流行病调查和消毒处置,发表几点看法。

  • 标签: 输入性水痘 流行病学调查 消毒处置
  • 简介:摘要探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多症(LCH)的影像特点与鉴别诊断。回顾性分析3例组织证实为骨LCH典型病例的临床影像资料,对照,鉴别诊断。患者均接受X线平片、CT平扫和MRI磁共振扫描。

  • 标签: 朗格汉斯细胞增多症 MRI CT 影像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相对于健康人群短时心率变异(HRV)指标的差异,探讨短时HRV对于评价该病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4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行安静平卧位的5分钟短程HRV检测,并对两组患者的对应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频域指标中TP、LF、HF、Lfnorm、LF/HF指标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而HFnorm则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短时HRV监测可广泛用于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评价。

  • 标签: 心血管神经官能症 短时心率变异 植物神经功能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冷切片联合细胞涂片应用于卵巢肿瘤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调研2016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择期实施切除卵巢肿瘤的86例患者,留取肿瘤标本,术中分别进行冷切片检查及细胞涂片检查,分析各检查的准确性及联合检查的准确性。结果经统计,冷切片联合细胞涂片进行分类病理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冷切片检查分类病理诊断准确率,P<0.05,差异显著。结论冷切片联合细胞涂片检查卵巢肿瘤有较好的诊断意义,病理医师熟练掌握肿瘤细胞特点及特征,可迅速诊断切片性质,提高术中病理诊断明确率。

  • 标签: 冷切片 细胞学涂片 卵巢肿瘤 病理诊断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PCR与血清检测在儿童EB病毒(EBV)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儿童EB病毒(EBV)感染性疾病诊治工作提供有效建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6月间收治680例疑似EB病毒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应用PCR检测技术的诊断过程设定为Ⅰ组,应用血清检测技术的诊断过程设定为Ⅱ组,对比两组患者的EB病毒(EBV)感染性疾病诊断率。结果综合不同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疑似病例中共有566例被确诊为儿童EB病毒(EBV)感染;Ⅰ组(全血EBV-DNA)的EB病毒(EBV)感染性疾病诊断率达到85.68%(485/566),远高于Ⅱ组的43.64%(347/566),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PCR(全血EBV-DNA)检测技术在儿童EB病毒(EBV)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在临床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PCR 血清学检测 儿童EB病毒(EBV)感染性疾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拟中药通脑汤在缺血性中风患者治疗中的血液流变变化。方法在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实施治疗的6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维脑路通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自拟通脑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血液流变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22/30),观察组患者为93.33%(28/30),差异对比P<0.05;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高切、低切、血液粘度等指标明显偏低,差异对比P<0.05。结论自拟中药通脑汤在缺血性中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有助于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值得推广。

  • 标签: 自拟中药通脑汤 缺血性中风 血液流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