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胃脘痛,又称胃痛,是以上腹胃脘近歧骨处疼痛为主症的的病证。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笔者运用自拟胸丹参饮治之,效果良好,现与同行分享于下。

  • 标签: 胃脘痛 心窝部疼痛
  • 简介:摘要造成牙列缺损的病因是龋病、牙周病、根尖周病和颌面部外伤等。迄今为止,国内患者牙列缺损的常见病因仍然是龋病和牙周病。近年来随着口腔预防保健工作的不断普及,牙体牙髓病治疗技术不断提高,而由于牙周病造成牙列缺损的发生率却逐渐增多,因此,临床诊疗也要加强对牙周病预防保健的宣教,早期诊治牙周病已引起更多的关注。

  • 标签: 牙周病 修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肾结石患者护理予以循证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66例肾结石患者进行分析,选取时段为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采用抽签分组方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予以常规护理的33例患者为对照组,而予以循证护理的33例患者为实验组,护理后将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明显较高,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明显较高,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2组患者对比差异均P<0.05,形成了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肾结石患者护理予以循证护理具有明显的临床护理效果,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肾结石 循证护理 护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肺结核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收取2009年以来于我院诊断与治疗的56名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研究发现,肺结核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咳嗽及咯血等。结论肺结核若能及时诊断,并给予正规的治疗,绝大多数是可以痊愈的。

  • 标签: 肺结核 护理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肋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提高肋骨骨折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37例,对所有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同时采取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护理等有效的护理措施,并进行随访观察效果。结果37例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同时采取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护理等有效的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对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促进肋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肋骨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晚期癌症患者实施临终关怀,让这些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最终能舒适地、有尊严地而又无憾走完人生最后旅程。方法以临终关怀理念为指导,通过护理行为,给予患者全面的关怀和照顾,减轻痛苦,提高生命质量,安详、平静地完成生命历程。结果;患者及家属满意,社会认同。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利嗪的药物分析,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法效果。方法氟利嗪为新型选择性钙通道阻滞剂,与利嗪同属二苯烷基氨类化合物,为抗癫痫的辅助用药。结果对脑血管的扩张作用较好,而对心肌血管的扩张作用较差,不影响心率及血压,其安全性较利嗪高。结论氟利嗪药物毒副反应较小,神经系统的作用很广泛,尤以脑血管为明显,解除血管痉挛、增加血流量、改善脑部氧供应,近年其临床应用又有了扩展。

  • 标签: 氟桂利嗪 药物分析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的干预效果。方法本文将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240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的不同分为接受舒适护理服务的舒适组和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的常规组,每组各有患者120例。结果舒适组患者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率、术后舒适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上均存在明显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舒适护理服务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的运用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了护理满意率和术后舒适度,促进了患者的更好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普外科腹腔镜手术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苓术甘汤加减在内耳眩晕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内耳眩晕症患者86例,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西药进行对症的治疗,观察组应用苓术甘汤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的有效率为93.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的有效率79.1%,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苓术甘汤加减治疗内耳眩晕症的临床效果好,有效改善患者的耳鸣,眩晕症状,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苓桂术甘汤 加减 内耳眩晕症
  • 简介:摘要剖宫产术是妊娠达28周以上,剖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的手术,是解决异常分娩和挽救胎儿的重要手段。但剖宫产毕竟是一种非自然的分娩过程,除剖宫产手术本身会带来的危险性外,WHO提倡的剖宫产率应当控制在15%以内。但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我国剖宫产率异常增高,某些医院剖宫产率已达50%,抑或更高。其中不恰当剖宫产占较高比例,危害巨大。

  • 标签: 高剖宫产率 原因分析 对策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孕妇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如何选择的分析。方法选取100例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进行临床观察,其中有58例为阴道试产分娩(VBAC),42例为剖宫产分娩(PRCD),对比两组孕妇住院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剖宫产组孕妇住院时间、出血量、并发症等方面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不再是剖宫产必要指征,在条件允许下,严密观察产妇情况,仍可行阴道试产。

  • 标签: 剖宫产术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与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收治的3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除转院外,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康复情况,有痊愈现象。结论体位护理,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行为护理和饮食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多种护理措施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 体会
  • 简介:目的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氟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病症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85例患者,随机分成二组进行对比实验。氟利嗪治疗组44例,头痛宁对照组41例,观察用药前一周及30天治疗后头痛程度。结果氟利嗪治疗组的基本治愈率56.82%,显效率22.73%,总有效率95.43%;头痛宁组的基本治愈率50%,显效率20.45%,总有效率81.82%,统计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2);结论氟利嗪胶囊作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偏头痛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偏头痛氟 桂利嗪胶囊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甲状腺瘤患者施以小切口手术治疗后获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28例甲状腺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实验分组通过数字奇偶法展开;对照组(14例)常规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14例)小切口手术;观察对比最终手术效果。结果同对照组甲状腺瘤患者手术切口大小、平均手术时间以及平均术中出血量展开对比,观察组甲状腺瘤患者改善程度显著(P<0.05)。结论充分应用小切口手术方法对甲状腺瘤患者施治,对于手术切口缩小、平均手术时间缩短以及平均术中出血量减少可以充分确保。

  • 标签: 小切口手术 甲状腺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剖宫产病例1200例,其中2015年600例为对照组,2016年500例为实验组;对照组按常规产科护理要求实施护理;实验组通过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分析,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产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

  • 标签: 护理干预 社会因素 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泡沫硬化剂聚醇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6例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溃疡患者,经皮穿刺注射聚醇泡沫硬化剂,观察下肢静脉曲张及溃疡愈合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曲张静脉消失者为131例,占96.32%,83例C5期病人中,65例溃疡均消失,占78.31%;53例C6期患者,37例溃疡愈合,且溃疡逐渐缩小,占69.81%;53例出现过敏性皮疹,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聚醇作为国产新型的泡沫硬化剂,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是安全、微创且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聚桂醇 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溃疡 硬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课题主要探究使用盐酸氟利嗪治疗脑血管痉挛性头痛的有效性。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确诊为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使用盐酸氟利嗪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的有效性。结果80例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治愈的患者占44例,临床效果显效的患者占15例,临床效果有效的患者占18例,临床无效的患者为3例,临床效果的总有效率为96.25%。结论盐酸氟利嗪治疗于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治疗疗效有显著的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脑血管痉挛性头痛 盐酸氟桂利嗪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马来酸哌齐特注射液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的疗效。方法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哌齐特联合灯盏花素治疗组(A组),哌齐特治疗组(B组),灯盏花素治疗组(C组),治疗14d后比较三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平均血流速度。结果三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P<0.01),且A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优于B、C组(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哌齐特联合灯盏花素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优于单纯应用哌齐特或灯盏花素治疗。

  • 标签: 马来酸桂哌齐特 灯盏花素 脑缺血 后循环 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