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休所老年认知障碍的方法及效果。方法于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间,在干休所选择存在老年认知障碍的8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40)和干预组(n=40),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MMSE、ADL评分与常规组相比均明显较优,P<0.05。结论采取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干休所老年认知障碍患者认知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可推广运用。

  • 标签: 干休所 老年认知障碍 管控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路径式护理对院内感染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期间在我院综合内科住院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制定院感路径式护理。观察两组住院期间病人医院感染发生率情况,以及调查两组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院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径式护理能有效减少住院病人的院感率。

  • 标签: 院内感染 管控效果 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导致感染的外在因素,降低医院患者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针对医疗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各种新技术、新疗法的侵入性操作进行各流程的专业监控。结果护理系统贯穿于医院工作的各个环节,极大地降低了感染几率。结论护理系统的应用不仅使护理人员自觉遵守医院感染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积极参与医院感染监控工作,而且减少由于医疗护理工作疏忽而导致的医院感染、交叉感染,极大地杜绝了医疗护理事故的发生。

  • 标签: 护理系统 感染管控
  • 简介:摘要导管相关感染是院内主要感染类型,不仅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病死率,也加重了医疗负担,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因此,如何防止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探讨导管相关感染的防措施,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导管相关感染 防控
  • 简介:摘要布鲁氏菌病(简称为布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家畜中牛、羊、猪经常发生感染,而以牛羊的布病对人和畜牧业危害最大。本文分析了石嘴山市布病的疫情现状,分析疫情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危害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发生在我院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研究和探讨,旨在通过专项管理的方式处理护理不良事件,从而观察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首先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600例,将他们视为对照组,他们没有接受专项管理。选取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600例,将他们视为观察组,他们接受专项管理。成立专项管理组针对我院老年患者群体护理不良事件高发的现状,在2016年7月起先后成立跌倒、管路、压疮3个专项管理组。结果结果显示,设立管理组后,各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上报压疮正确率明显升高。结论设立专项管理护理不良事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将医生、护士以及患者三者的关系重新进行了定义,不仅降低了患者跌倒、非计划性拔、院内压疮发生率,而且提高了上报压疮正确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专项管理 老年人 住院患者 护理 不良事件 管理控制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分析医院冷藏药品流通环节冷链管理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对目前医院的冷藏药品流通环节冷链管理的状况进行相关的分析,对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结果对医院冷藏药品流通各个环节做好管理,可有效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结论冷藏药品具有一定特殊性,对药品进行生产-运输-使用过程中,由于温湿度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会导致药品出现变质等情况,进而诱发毒性反应,产生医疗事件。所以,针对医院冷藏药品流通环节冷链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有效提高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药品流通环节 医院冷藏 冷链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肿瘤患者PICC置的护理措施。方法纳入的对象为我院自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所收治的77例乳腺肿瘤患者,按照抽签尾数奇偶法将患者分为组Ⅰ(37)和组Ⅱ(40)。组Ⅰ行常规PICC置管护理;组Ⅱ行优质PICC置管护理。分析的指标(1)置成功率;(2)置时间;(3)置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组Ⅱ患者置成功率显著比组Ⅰ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组Ⅰ,经χ2检验显示P<0.05;组Ⅱ置时间更长,经t检验显示P<0.05。结论乳腺肿瘤患者PICC置给予优质护理措施效果确切,可增加置成功率和延长置时间,减少置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肿瘤患者 PICC置管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常见职业危害原因,提出有效的防措施。方法通过临床观察与分析,总结出影响手术室护士的常见职业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措施。结论提高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督促护士认真执行,有效减少手术室感染与危害,保障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职业危害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留置导尿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患者感染的发生率。方法收集并整理相关文献资料与研究报道,参考分析留置导尿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进而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大大减少了。结论分析留置导尿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给予防范,对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有重大意义。

  • 标签: 留置导尿管 尿路感染 原因 护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总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以及防治的效果。方法对自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入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20例,采取及时有效的防与治疗措施。结果大部分病人接受及时有效的防治后病情得到及时控制,最终治愈出院;结论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一定要进行综合的分析与观察。该病的发病率与反复率均较高,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提高疗效非常重要。

  • 标签: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防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佝偻病与贫血的发病情况及预防手段。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每年抽取400例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展开研究,共800例。对小儿排泄与佝偻病的发病特征进行分析,并对预防与控制展开探讨。结果2014年与2015年佝偻病与贫血患儿共40例。2014年小儿佝偻病的发病率为3.75%,2015年为1.50%,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两年内,小儿佝偻病的发生率呈现为下降态势;贫血患儿的相关数据结果表明2015年小儿贫血发生率为3.50%,低于2014年的发病率1.25%,说明贫血患儿同样呈下降趋势。数据组间差异显著,具有显著性(P=0.04,P<0.05)。结论近几年,小儿佝偻病与贫血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尽管如此,仍应重视防工作的开展,并使防措施更全面和有效。

  • 标签: 小儿佝偻病 贫血 发病情况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enwhohavesexwithmen,MSM)艾滋病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率和行为学特征,为在该人群中开展更有效的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对目标人群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并采血进行艾滋病的血清学检测。结果628例MSM调查对象,HIV阳性率为7.17%,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2.83%。最近6个月,82.80%的调查对象发生过肛交性行为,最近1次肛交性行安全套使用率为88.85%,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65.76%;近1年中,93.95%的MSM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和发放/艾滋病咨询与检测或同伴教育服务。结论MSM的HIV感染率达到了较高水平,危险因素广泛存在,建议深入开展艾滋病宣传、安全套推广以及规范性病诊疗等综合干预工作,控制HIV的传播。

  • 标签: 男男性行为者 HIV感染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堵塞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中心静脉置患者共261例其中有8例患者发生导管堵塞,分析导致其置堵塞的原因。结果8例中心静脉置堵塞患者中,其中有1例因反复穿刺于置后第一天发生堵,有1例患者由于导管打折导致导管堵塞,有1例患者由于血液的高凝状态导致导管堵塞,有1例患者由于长期使用高浓度营养液并且冲洗不彻底导致堵,有2例因为输液结束后封手法不正确而导致堵,有1例从导管中抽血后封液的量不够而导致堵,另有1例治疗间歇期未及时换药而导致堵。结论掌握正确的冲封方法及合理的导管维护有效预防导管堵塞。

  • 标签: 肿瘤 中心静脉置管 原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牙体治疗中根预备器械折断原因并探讨相应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患者牙体治疗中根预备器械折断原因,根据既往经验总结器械折断后的正确处理措施。结果100例患者牙体治疗中根预备器械折断原因以牙齿根形态解剖结构较为多见(所占比例57.00%),其他还包括操作经验及技巧、器械性能及种类、操作规范性等(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牙体治疗中根预备器械折断原因及处理措施,采取有效方法避免发生器械折断情况。

  • 标签: 根管预备 器械折断原因 处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患有肿瘤的患者,经过PICC置后出现的并发症,并探究后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某医院内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比针对并发症护理和常规护理两种模式,探索出病人护理新方法。结果有针对性的护理能够降低各类并发症,对患者康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结论PICC置后期非常关键,若护理不规范将产生各类并发症,甚至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因此探索科学的护理措施十分有必要。

  • 标签: 肿瘤患者 PICC置管后期 并发症 护理策略 科学合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保暖措施对早产儿在暖箱内进行PICC穿刺前后的体温变化对比。方法将126例行PICC置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暖,观察组采用集束化保暖措施进行保暖,对PICC置前后的体温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集束化保暖措施效果明显优于常规保暖组,体温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暖箱内早产儿进行PICC置时应采取集束化保暖措施,如提前30分钟升高暖箱温湿度,置管过程中保证暖箱风帘持续开启,治疗巾包裹患儿,尽量缩短置时间,置结束后及时调节暖箱温湿度等一系列措施可使早产儿PICC置前后体温波动范围<0.5℃。

  • 标签: 体温管理 早产儿 PICC置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的并发症原因与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选取肿瘤化疗PICC置患者25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详细分析其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25例肿瘤化疗PICC置患者中,有5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0%。结论对于肿瘤化疗PICC置患者,分析其并发症发生原因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肿瘤 化疗 PICC置管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