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贝朗正压接头对中心静脉置管输液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应用中心静脉置管输液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贝朗正压接头,对照组采用外接肝素帽,观察两组输液效果。结果使用贝朗正压接头的试验组与使用肝素帽的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发生回血率、堵管率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贝朗正压接头的中心静脉置管发生回血率和堵管率明显降低。

  • 标签: 正压接头 中心静脉置管 肝素帽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502-02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正压接头与肝素帽在PICC维护中的使用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2016年4月—2017年5月,医院肿瘤科初次留置PICC进行化疗的患者120例,根据患者的意愿、住院情况,选择正压街头对象60例纳入A组,选择肝素帽封管60例纳入B组。对比并发症、非计划拔管情况,患者及其护士评价结果。结果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护士的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压接头有助于降低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且对患者及其护士的要求更低。

  • 标签: PICC 封管 肝素帽 正压接头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对心电学研究也更加深入,千变万化的心电图中包含着丰富的心电信息,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的涌现,为心电学家解释各种疾病状态下的心电图表现提供了重要条件。因此,本文着重从四个方面对我国心电学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实验研究揭示心电波形形成机制、冠状动脉显影与心电图对照揭示心肌缺血的心电特征、基因与心电图对比揭示遗传性心律失常的心电特征、心电动态监测揭示心电现象的联系与发生时机,从而推动我国心电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 标签: 心电学 心律失常 研究方向 动态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艾滋病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配合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78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输液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加以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进行输液,对比两组留置针留置时间及不良输液事件。结果研究组留置针留置时间较对照组长,不良输液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配合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 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 静脉留置针 艾滋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医学眼科方向专业实习生的有效带教方法,探析带教工作的重难点并总结经验。方法选择我院眼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65名实习生,30名实习生接受传统带教方法,35名实习生接受“三明治”带教法(乙组),对比两组带教成果。结果乙组临床实践成绩高于甲组(P<0.05),两组理论考试成绩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乙组实习生对带教方法的各项满意度评价指标均高于甲组(P<0.05)。结论对临床医学眼科专业实习生推行“三明治”带教法,有助于激发实习生对专科知识学习的兴致,优化学习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医学眼科专业 实习生 &ldquo 三明治&rdquo 带教法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肿瘤方向病例引导式为主创新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016年我校的60名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其中选择肿瘤方向的30名学生采用病例引导式为主创新教学模式,设为观察组,非肿瘤方向的30名学生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设为对照组。在学期末采用自制简易教学效果测评表考察学生对于教学效果的满意程度以及对自身的帮助,同时,对于两组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记录与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教学满意度100.00%、对自身帮助的满意度为96.67%,理论成绩(42.19±5.89)分、临床实践能力(46.23±9.24)分,相较于对照组均升高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例引导式为主创新教学模式可较好的提高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肿瘤方向的教学满意度,同时提高理论及临床实践能力。

  • 标签: 中医肿瘤方向 专业学位研究生 病例引导式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