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药机药品的效期管理控制措施及管控方案,降低近效期药品报废率。方法整理并分析本院2015年—2016年每季度药机近效期药品的实际报损情况,比较实施管控措施前后的药机药品报损原因及报损率。结果结果显示,引起药机药品报损的主要原因为药品过期,医院采取电脑自检及人工管理相互结合的方式后,因药品过期造成的药品报损率显著下降。结论医院应加强药机药品效期管控,保证医院用药安全及药品药效,减少医院的药品报废率,有效的节约医院的医药资源。

  • 标签: 摆药机药品 效期管理
  • 简介:摘要口服药品单剂量摆放是医院病区药房调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中心药房人工药过程中易出现一些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 标签: 中心药房 口服摆药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中心药房口服药是医院药剂工作的重要环节,期间诸多环节出现问题,容易给临床用药带来安全隐患。本文通过对我院药现状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以此加强药品管理,确保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及安全性。

  • 标签: 口服摆药 中心药房 现状 建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品管圈的应用对降低自动药机调剂差错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未使用品管圈管理前与7月后开始使用品管圈管理的2013年7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的药房工作情况进行比对,分析比较品管圈应用下的自动药机调剂情况及人员、团队的工作情况。结果应用品管圈后,自动药机调剂差错率从未应用前的0.56%减少至0.17%,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品管圈成员自觉性、责任感与积极性明显提高,沟通及协作能力也有所加强,管理手段也更为成熟。结论住院药房中应用品管圈管理方式可有效降低自动药机调剂差错率,提高药房的精神面貌、服务质量及工作效率,在住院药房具有广泛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品管圈 住院药房 自动摆药机 调剂差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药房医嘱药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方法结合住院药房医嘱的实际药情况,探讨医嘱药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医师、护士在医嘱药过程成存在的问题,在此之上,研究解决办法。结果通过研究发现,住院药房医嘱药中存在一些问题,就护士来说,在无需药疗的项目中采用药疗,医师方面来说存在医嘱与患者实际用药不相符的问题。结论在实际工作中,医师、护士、药房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加强沟通,就上述问题针对性的解决,同时药师也要有效的提高临床的药学专业实践能力。

  • 标签: 医嘱摆药 存在的问题 解决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住院药房应用自动药设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15号前未使用全自动药机的15天药情况与15号后开始使用全自动药机的15天药情况进行比对,分析比较两种药模式下的工作流程、用时、成本以及效益。结果使用药机后,工作流程被大大简化;药、核药、分药的总时间由(21.72±3.21)min减少至(11.21±1.31)min(P=0.000);药师及护士每天人工成本由451元减少至361元,大大节省了人力,但每天整体成本有所增加,由451元增至961元(P=0.000)。结论全自动药设备在住院药房应用中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药质量,减少人力,有在住院药房广泛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自动摆药设备 住院药房 工作模式 效益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3例先露临床诊断及处理。方法对我科3例先露分娩方式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例,阴道分娩,1例剖宫产术。无子宫破裂及产后出血。结论阴道检查是确诊先露最可靠的办法,但必须查清楚胎儿颏的方位,以便决定分娩方式。

  • 标签: 面先露 分娩方式 剖宫产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与分析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市某医院就医的30例患者,对患者的白细胞进行分类计数检验并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的白细胞的分类计数中,以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为参考比较单位,仪器法明显低于镜检法,剩余三种仪器法明显高于细胞镜检法,但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两种方法均显示出较好的相关性。结论在白细胞的分类计数临床检验应用中,镜检法为最优方法,仪器法为次优方法。

  • 标签: 白细胞分类计数 仪器法 镜检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根龋的特点及早期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人根龋患者40例患牙67颗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临床观察,67颗患牙,治疗成功57颗,成功率85.07%。结论消除各种根龋发病的影响因素,对根龋各阶段进行干预治疗,达到早预防,早治疗,保护患者的咀嚼器官功能和形态的完整性。

  • 标签: 老年根面龋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颈部瘢痕挛缩患者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严重颈部烧伤痕挛缩畸形的患者30例手术治疗麻醉处理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手术平均时间为160±30min,行气管内插管,必要时用口咽或鼻咽通气道,维持气道通畅,顺利完成手术。结论烧伤可能导致头面部严重瘢痕挛缩,造成小口畸形、颏胸粘连,完成气管插管也十分棘手。

  • 标签: 面颈部瘢痕挛缩 手术修复,麻醉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红霉素眼膏在口腔颌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反应。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来我院进行外科护理的120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60人。将在术前消毒时使用该药涂抹患者口、唇、眼部的60位患者定义为观察组,将使用传统消毒后进行外科手术的60位患者定义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在术后的治疗情况以及恢复情况的区别。结果使用眼膏涂抹治疗的观察组50位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60位患者;使用眼膏涂抹治疗的观察组60位患者出现口角炎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60位患者;使用眼膏涂抹治疗的观察组60位患者发生眼部不适现象的数量低于对照组50位患者,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霉素眼膏在口腔颌外科护理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建议大面积进行推广。

  • 标签: 红霉素眼膏 口腔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颌组织瓣修复术后适宜的口腔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90例已进行口腔颌组织瓣修复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行常规的口腔护理,实验组行改良后的口腔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口腔中术区的红肿和疼痛程度、缝合处的分泌物情况以及口腔的清洁度、舒适度等方面。结果实验组的各方面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显效率为84.44%,高于对照组(57.78)(P<0.05);口腔中术区的红肿和疼痛程度更轻,缝合处的分泌物更少,口腔的清洁度及舒适度更好。结论对于口腔颌组织瓣修复术后的患者,改良后的口腔护理方法较常规护理的效果更显著,有助于缩短患者伤口恢复的时间,预防术后的感染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使口腔有更好的舒适度。

  • 标签: 口腔颌面 组织瓣修复术后 口腔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理念在口腔颌外科中的护理的作用。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口腔科住院的1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予以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口腔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评价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满意度95.6%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口腔临床治疗中,舒适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对口腔知识的知晓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创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对患者恢复病情有好的效果。

  • 标签: 舒适护理 口腔颌面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对舒适护理在重症胰腺炎胃肠减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并总结其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重症胰腺炎行胃肠减压的患者共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纳入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感觉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护理后舒适度均较护理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2天及护理后7天的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症胰腺炎胃肠减压患者舒适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自我感觉舒适度,并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重症胰腺炎 胃肠减压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ICU收治的9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5例患者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45例患者采用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气道糜烂、声门水肿、溃疡、呼吸机相关肺炎、声带受损、气管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的效果良好,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 ICU 机械通气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并研究选择采用CT影像技术诊断和治疗颌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到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疑似颌面部骨折的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CT影像技术诊断,分析患者颌面部骨折所存在的CT影像技术的表现,和患者CT影像技术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和误诊率情况。结果颧骨颧弓骨折CT表现为线样骨折,且呈现为M型错位骨折,下颌骨骨折表现为粉碎性、斜形、纵行、横行性骨折,CT影像技术的敏感度为88.89%,特异度为80.00%,准确性为80.00%,误诊率为20%。结论采用CT影像技术对颌面部骨折患者进行诊断,能够有效地确定患者的骨折情况,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可行的帮助,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诊断技术。

  • 标签: 颌面部骨折 CT影像 诊断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颌骨折应用CT影像技术诊断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就诊的颌骨折患者8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影像技术诊断,即对骨折部位、塌陷程度、骨折线、碎骨片移位进行显示,并根据诊断情况行手术和保守治疗。观察其诊断治疗情况。结果80例患者经CT扫描和三维重建,其图像中患者骨折线走向、骨折部位、范围、碎骨片移位等能清晰显示。骨折类型颧骨颧弓骨折4例、鼻骨骨折15例、下颌骨骨折26例、复合骨骨折35例。其中行保守治疗者17例、手术治疗者63例,治疗后行CT复查,所有患者颌基本对称,伤口均为Ⅰ愈合,且骨折部位复位良好。结论颌骨折应用CT影像技术诊断和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即经CT影像技术诊断可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提升其临床疗效。

  • 标签: 颌面骨折 CT影像技术 诊断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大隐静脉曲张传统手术与分段缝扎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入我院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64例患者,按入院就治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患者。给观察组患者采用高位结扎加膝关节以下大隐静脉及分支曲张血管经皮不开口缝扎术,给对照组患者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程度以及患者手术后3年静脉曲张的复发率。结果分别采用两种手术后,观察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经跟踪探访,分段缝扎手术比传统手术有更低的静脉曲张复发率。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隐静脉曲张分段缝扎手术相较于传统手术疗效较优,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膝下经皮不开口缝扎术是治疗静脉曲张的有效手术方式,该种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适合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大隐静脉曲张传统手术 分段缝扎手术 临床比较
  • 简介:摘要微课以其“短”、“小”、“精”迎合了当下学习者的心理。口腔颌外科实验有丰富的微课素材资源,可以创作出优质的微课,以适应口腔外科实验教学的需要和口腔医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

  • 标签: 微课 口腔 颌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