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腹泻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对30例感染腹泻患者针对的进行心理、饮食、健康教育、药物治疗、肛周皮肤等综合护理治疗措施。结果本组30例患者中,治愈28例,显效2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预防能有效降低感染腹泻的发生;科学有效的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早日脱离病症,值得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感染性腹泻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心内膜炎的术后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3月—2018年4月,7例感染心内膜炎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重点加强对呼吸道、循环系统、血清钾、中枢神经系统、疼痛、药物治疗的管理;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前关注,并预见性地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7例经手术和抗生素治疗后均获临床治愈,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术后管理和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是巩固手术疗效,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IE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术后 管理
  • 简介:摘要现我国感染角膜炎的致盲率很高,环境空气的污染、激素的广泛应用以及生活工作压力增大,很大的提高了感染角膜炎的发病率。又因大多数人都不重视感染角膜炎所带来的后果,不懂得正确合理的预防、治疗以及护理,导致病情恶化发生角膜溃疡、穿孔,甚至眼内感染,最终眼球萎缩,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所以感染角膜炎的预防以及临床实践中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感染性角膜炎 预防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膀胱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6月之间收治的31例患有感染膀胱炎的患者,对其护理措施观察分析。结果本组感染膀胱炎患者经有效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对感染膀胱炎患者行合理严格的护理措施,可使其感染得到控制并快速康复。

  • 标签: 感染性膀胱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心膜炎的抗病原微生物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对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感染心内膜炎患者24例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4例患者经临床治疗及护理疗效满意均痊愈出院。结论对感染心内膜炎患者的护理,做好日常护理工作,注意病情观察及对症护理,注意心理护理,注意有无并发症发生。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腹泻病原菌分离培养技术与药物敏感试验技术。方法选取2015年3月~12月收治的感染腹泻住院患者43例便分离培养技术与药物敏感试验技术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对急性感染腹泻粪便,检出致病菌18株,其中贺氏菌属16株,肠炎沙门氏菌1株,绿脓杆菌1例。结论腹泻病原菌种类繁多,实验室不可能对所有可能引起腹泻的病原菌都进行培养。为保证获得较高的检出率,可以对患者进行腹泻病原菌常规培养。

  • 标签: 感染性腹泻 分离培养技术 药物感试验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38例右心感染心内膜炎(RSIE)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及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38例右心感染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38例RSIE,占同期住院感染心内膜炎总数的13.3%,有基础心脏病史9例(23.68%),先天性心脏病5例,有心脏手术史8例,有静脉吸毒史4例(10.5%)最常见临床表现是发热(86.84%),肺损害表现占84.2%。超声心动图右心赘生物阳性率为100%,三尖瓣35例(92.11%)比例最高。血培养阳性率偏低(47.37%,18/38),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致病菌(9/18)。平均住院天数20.72±15.45天,8例行外科手术治疗,好转29例(76.32%),自动出院6例(15.79%),死亡3例。结论本组患者基础病因以先天性心脏病占很大比例,临床表现以发热及肺损害症状突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是RSIE最常见的致病菌,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本病预后良好。

  • 标签: 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 肺损害 金黄色葡萄球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被动抬腿试验评估感染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效果。方法2012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感染休克患者94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被动抬腿试验和容量负荷试验,依据试验结果分为有容量反应患者和无容量反应患者,并记录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每搏量均增长明显,P<0.05;其中容量反应患者△每搏量除基线外,均显著高于无容量反应患者,P<0.05。结论被动抬腿试验评估感染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具有明显的效果,评估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被动抬腿试验 感染性休克 容量反应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心内膜炎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选取30例感染心内膜炎患者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经抗菌治疗后好转康复出院22例,转手术治疗7例,死亡1例。结论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选择针对的抗生素,有条件时应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以判定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敏感程度。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临床治疗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结肠炎与溃疡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15例患者均运用中药及常规补液支持治疗.未使用水杨酸类或激素类药物,其中1例因粪便培养阳性合并口服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疗程1周)。结果15例患者分别在住院后3-6d内便血停止,粪便性状恢复正常。在临床症状消失1-8周后复查肠镜,未见溃疡、糜烂、出血、水肿。15例患者随访6-12个月.未见症状复发,复查肠镜也未见异常。根据诊断治疗的疗效,结合随访结果,确诊为Ic。结论对于急性起病的便血患者,肠镜医帅应仔细观察并分析肠镜下表现,临床医师应从饮食史、伴随症状、相关病理表现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 标签: 感染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分析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感染疾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相关及其意义。方法以我院经微生物培养或临床确诊细菌感染80例、病毒感染80例、细菌合并病毒80例及同时段血培养阴性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设定为A、B、C、D组,分析比较4组患者血培养采血当日PCT、CRP及WBC计数差异。结果相对于血培养阴性患者,细菌感染患者PCT、CRP及WBC计数均明显增高;病毒感染患者CRP较之均明显增高,PCT、WBC计数较之无差异;细菌感染合并病毒感染者PCT、CRP较之明显增高,但WBC计数较之无差异,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CRP可早期、准确诊断感染疾病,尤其细菌感染疾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急性感染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急性感染喉炎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不同的临床治疗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要高,喉梗阻解除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声音嘶哑消失时间要短。结论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急性感染喉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布地奈德 吸入治疗 急性感染性喉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讨论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急性感染腹泻的临床疗效对照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90例急性感染腹泻患者实施回顾分析,随机分成两组。给予参照组患者临床常规环丙沙星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各自护理后的临床疗效、止泻时间、痊愈时间。结果经比较得知,采取环丙沙星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的实验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感染腹泻患者在常规治疗上布拉氏酵母菌联合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助于患者更快止泻,改善腹泻症状,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布拉氏酵母菌 急性感染性腹泻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收入ICU的急性化脓胆管炎并感染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中心ICU40例急性化脓胆管炎并感染休克,分为内镜治疗(24例)与手术治疗组(16例),记录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ICU监护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平均年龄、病情危重程度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治疗组在治愈率、并发症、ICU监护时间(分别为87.5%、3.7%、9.3±3.3d)均优于手术治疗组(分别为81.3%、20.8%、8.7±3.2d),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化脓胆管炎治疗关键在于通畅引流,内镜治疗优于手术治疗,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及缩短ICU监护时间。

  • 标签: 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 感染性休克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手术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非感染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与双盲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8月到2017年1月在我院内科诊治的非感染腹泻小儿94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患儿,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葛根芩连汤治疗,两组治疗疗程为观察时间7d。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9%,高于对照组的85.1%,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的心肝肾功能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无严重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非感染腹泻能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安全好,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小儿 非感染性腹泻 葛根芩连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诱发ICU感染休克病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8年3月我院ICU收治的126例感染休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依照患者的治疗结局,将入选患者分为死亡组60例与存活组66例,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病例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两组病例在年龄、APACHEII评分、MODS数目、SIRS数目、平均动脉压、白蛋白、是否接受有创检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PACHEII评分、MODS数目、SIRS数目、白蛋白是诱发ICU感染休克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对ICU感染休克治疗中,将根除病因为基准进行综合治疗,进而降低本病症死亡率,促进转归。

  • 标签: ICU 感染性休克 病死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感染肺炎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科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83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新生儿采取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的住院时间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两项数据差异均满足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新生儿感染肺炎护理中综合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显著优化新生儿的预后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感染性肺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感染休克患者液体管理的相关内容。方法通过回顾分析以及资料查阅等方式,了解感染休克患者的体液管理内容。结果感染休克患者液体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根据患者病情各个阶段的血流动力学特征进行抢救、优化、稳定、清除方面的液体管理,保证其生命稳定,避免器官损伤。结论液体管理能够帮助感染休克患者稳定其生命体征,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同时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液体管理 管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Masquelet与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大段感染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诊治的25例胫骨大段感染骨缺损病例。14例采用Ilizarov技术治疗(骨搬运组),11例采用Masquelet技术治疗(膜诱导组)。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次数、感染控制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患肢功能AAO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6~34个月,平均24.2个月。与骨搬运组比较,膜诱导组术中感染控制率高,并发症及手术次数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AA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Ilizarov牵引术相比,Masquelet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感染控制率高,并发症和手术次数少。

  • 标签: Masquelet技术 Ilizarov技术 感染骨缺损 胫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感染休克患者行综合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入我院ICU于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感染休克患者共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n=20)和参照组(n=20)。参照组患者行基础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行综合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CRP变化以及临床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85%显著优于参照组55%;CRP变化对比中,其中护理后观察组指标为(5.22±1.07)分、参照组为(6.59±1.26)分,存在统计学意义;同时参照组的MAP水平高于观察组,其CI以及SvO2水平低于观察组。结论将综合护理模式应用于ICU感染休克患者中,在改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同时,有效缓解患者感染情况,这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综合护理模式 感染性休克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