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干燥方式对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的器械干燥时间及灭菌合格率的影响。方法采用低温真空干燥干燥方法与常规干燥方法,对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管腔器械和显微器械进行干燥,对比低温真空干燥组与常规干燥组所用的干燥时间和灭菌合格率。结果对于管腔器械,低温真空干燥组所用干燥时间比常规干燥组所用时间,平均节省了约909.67秒;对于显微器械,低温真空干燥组所用干燥时间比常规干燥组所用时间,平均节省了约847.10秒,对于管腔器械和显微器械,低温真空干燥组比高温干燥组节约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温真空干燥组的器械灭菌器合格率明显高于常规干燥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的器械,采用低温真空干燥干燥比常规干燥更省时,且灭菌合格率更高。

  • 标签: 干燥方式 干燥时间 灭菌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研究肥胖哮喘的动物模型的发病情况与介质变化,探究哮喘发病中肥胖起的作用。方法随机将30只雄性大鼠分成A组(即“肥胖哮喘组”)、B组(即“哮喘组”)和C组(对照组),每组10只。A组大鼠用高脂饲料进行喂养,B、C组则用普通饲料进行喂养。A组大鼠和B组大鼠进行腹腔注射,两周后进行雾化吸入OVA,构建哮喘模型。用肺组织进行病理切片,并用免疫组化的检测方法测定肺组织中的TNF-α水平,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IL-8水平。结果与B、C两组相比,A组大鼠的气道壁明显增厚、炎症细胞浸润度较高,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24%±4%)明显比B组(14%±5%)和C组(8%±3%)高(P<0.05),IL-8水平[33.15±7.02)ng/L-1)]比B组[(23.82±2.34ng/L-1)]与C组[(16.78±4.19)ng/L-1]高(P<0.05)。结论肥胖能够影响哮喘发作的严重程度和部分哮喘因子含量。

  • 标签: 肥胖 哮喘 TNF-&alpha 水平 炎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机管路干燥、湿化瓶优效的干燥方法。方法改进呼吸机、湿化瓶干燥程序,将呼吸机管道200套、耐高温湿化瓶2000个分两组各100、1000个分别采用不同干燥方法干燥评价合格率。结果A组采用干燥设备干燥柜,干燥合格率95%,B组采用单舱自动清洗消毒机干燥合格99%。结论B组干燥设备单舱自动清洗消毒机干燥程序明显优于A组干燥柜,优效的干燥设备、合适的干燥程序輔以高素质操作人员是提高干燥质量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呼吸机管路 瓶干燥方法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压力气枪干燥过程中固定管道垂直向下吹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复用性硅胶呼吸管道24套,长度70cm、内径2.5cm的96根,每4根为1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清洗后不同呼吸管道放置方式、自然晾放不同时间点残留水测定值;观察压力气枪干燥过程中呼吸管道脱落次数、3分钟吹气呼吸管道内腔残留水检测。结果对照组干燥合格率52%,实验组呼吸管道干燥合格率88%。结论压力气枪干燥过程中管道固定垂直吹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更高。

  • 标签: 呼吸管道 压力气枪 干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脐部自然干燥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出生后脐部护理方式各有不同,WHO生殖健康部门有关正常分娩的实践指导中提倡自然干燥法(dryandclean)1,强调出生结扎断脐时严格无菌操作,以后的日常护理中以保持脐部清洁干燥为主,不提倡包扎,不应用消毒剂。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至3月这段时间出生的足月新生儿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分娩时采用相同的结扎脐带方法,均在生后24h去除脐带残端包扎纱布。观察组采用自然干燥暴露法护理脐部,对照组应用碘伏消毒脐部,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和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脐带残端脱落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均无脐带感染情况。结论自然干燥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缩短了脐带脱落的时间,减轻了产妇及家属出院后的护理负担。?

  • 标签: 新生儿 脐部护理 自然干燥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尿酸植入性面膜在治疗干燥性皮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40例干燥性皮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玻尿酸通过韩国Derma-Queen仪器植入,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植入。观察患者皮肤的水润度,干纹改善,弹性方面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皮肤初出现明显光泽,水润,干纹明显减少和弹性增加,较对照组好,有统计学差异(P<0.05).皮肤疼痛度和微创恢复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P>0.05)。结论玻尿酸植入性面膜在治疗干燥性皮肤具有明显疗效。

  • 标签: 玻尿酸植入性面膜 干燥性皮肤 Derma&ndash Quee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疗法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伴(pSS)抑郁焦虑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pSS伴抑郁焦虑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理干预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以羟基氯喹100mg,每日两次,口服为基础治疗,心理干预组辅以心理干预,疗程共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干燥综合征患者自我报告指数(ESSPRI)和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SDS、SAS、ESSPRI、SF-36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心理干预组在改善ESSPRI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SDS、SAS、SF-36生活质量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合理的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pSS患者抑郁焦虑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

  • 标签: 干燥综合征 抑郁 焦虑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清免疫学改变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对59名确诊为干燥综合征患者的外周血RF、ANA及抗SSA、抗SSB抗体进行测定。结果阴虚内热型患者与气滞血瘀型患者的抗SSB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四证型间RF、ANA、抗SSA抗体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干燥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抗SSB抗体间存在一定关系,与RF、ANA、抗SSA抗体间无相关性。

  • 标签: 干燥综合征 中医证型 类风湿因子 抗核抗体 抗SSA抗体 抗SSB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自行改良设计的氧气湿化瓶干燥架在CSSD集中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从2015年6月到2015年12月我院从各个临床科室回收后的氧气湿化瓶共320个,利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纳入氧气湿化瓶160个,所有氧气湿化瓶经过相同的清洗、消毒及包装流程,观察组采用我院CSSD自行改良设计的不锈钢干燥架进行自然晾干,对照组采用常规干燥载用篮筐。比较两组氧气湿化瓶干燥所用时间及包装后不同时段菌落数合格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湿化瓶干燥所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包装后即刻和72h后两组间菌落数合格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包装后96h和168h后,观察组的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CSSD自行改良设计的氧气湿化瓶干燥架能够显著缩短干燥时间,提高不同时段菌落数合格率,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氧气湿化瓶 干燥架 CSSD集中式管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不同温度对色谱分析性能的影响,从而寻找一种有效又简便的改善色谱分析性能方法。方法以某中药注射剂含量测定时在不同温度下的分离性能为例,根据测定数值考察温度与分离性能的变化关系。结果该中药注射剂出峰时间随温度升高分离速度加快,同时理论塔板数也随之增大,但随着温度的升高,某一成分的分离度降低,因此,选择温度还需综合考虑各项因素。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仪 温度 分析性能 分离度 理论塔板数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氨溴索对新生儿肺炎进行治疗,探讨分析对血清炎性介质、心肌酶谱及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1月入我院进行住院的100例肺炎患儿,经随机数字分配成两个组,每组各50例,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进行医院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个性化护理手段,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性及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血清炎性介质、心肌酶谱、肺功能明显变化,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疗效明显提高。结论在治疗新生儿肺炎中实施氨溴索药物治疗具有明显改善效果,在临床中具有广泛借鉴意义。

  • 标签: 氨溴索 新生儿肺炎 炎性介质 心肌酶谱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采集后的存放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非血液性疾病患者的血液标本617例,分离收集血浆后,部分血浆立即测定及室温(20~25℃)存放2、4、6、24h后,部分血浆分别于室温、-4℃、-20℃保存24h后应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4项指标。比较各组凝血4项指标检测结果。结果与室温下血液标本即刻分离血浆组比较,放置2h检测的凝血功能4项指标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放置4h、8h及24h血液标本PT、APTT及TT均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变化不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室温下血液标本即刻分离血浆组比较,室温(20~25℃)保存24h血液标本PT、APTT及TT均明显延长,-20℃保存24h血液标本APTT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4℃保存24h血液标本各凝血指标及-20℃保存PT、TT及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检测凝血功能各指标时,应注意对于凝血功能采集血液标本后及时送检。常温状态下,血浆标本应在2h内完成检测,如需保存,应选择-4℃的低温环境,切勿在过低的温度中保存,尤其要避免反复冻融。

  • 标签: 存放时间 存放温度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膀胱冲洗液的温度对前列腺电汽化术患者的影响。方法80例行前列腺电汽化术患者按照住院床号奇偶性分组,试验组(n=40)与对照组(n=40)。两组术后均实施持续性的膀胱冲洗,对照组冲洗液温度在(26.36±0.76)℃,试验组冲洗液的温度在(35.62±1.49)℃,对比术后出血量、膀胱冲洗液总量、膀胱痉挛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术后出血量、膀胱冲洗液总量、膀胱痉挛发生率比较,试验组较低(P<0.05)。结论前列腺电汽化术后冲洗液的温度控制在(35.62±1.49)℃左右,可有效减少术后出血量、膀胱冲洗液总量,避免膀胱痉挛,效果确切。

  • 标签: 膀胱冲洗液 温度 前列腺电汽化 术后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保存时间及温度对全血标本血常规检测结果。方法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健康体检人员50例,每个体检人员需要进行三份外周静脉血,并将其放在4摄氏度、25摄氏度以及32摄氏度的水浴箱内,分析在不同时间内的测定结果。结果放置4个小时后,RDW在32摄氏度环境更高,在12小时后,MCHC在25摄氏度环境下较低,24小时后,HCT在25摄氏度环境下较高。结论在不同保存时间和温度下,发现全血标本会影响实际的监测效果,为了确保检测准确性,需要在2小时内给予有效检测。

  • 标签: 不同保存时间 温度 全血标本血常规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原地区抗凝血标本离心后存放温度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抽取门诊患者静脉全血抗凝血标本50例,无脂血、无溶血和无黄疸,立即以3000转/min离心10分钟分离血浆,上机测得的结果分别与在室温(20~25℃)和4℃放置2小时、4小时和6小时的血浆样本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无论室温下还是4℃冰箱,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随血浆样本放置时间延长而延长。结论凝血标本采集后要及时离心并检测,2小时不能及时检测的标本离心后密闭保存于4℃冰箱。

  • 标签: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温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保存时间及温度对全血标本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来我院就诊的健康患者70例作为研究主体,全部患者均行相同的血液检查,并对血液标本的保存时间和温度两个方面进行控制,从而探究保存时间以及温度对学也标本的影响程度。结果在不同温度保存的情况下,患者的血红蛋白、血小板以及红细胞均会发生显著变化,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白细胞变化情况并不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标本保存时间越长,对患者的检验结果影响越明显。结论血液标本的存放时间和温度都能够对患者的血液检查结果造成影响,为了使患者的血液检查结果更加准确,采集血液标本后,应尽早完成相关检查。

  • 标签: 保存时间 温度 全血标本 血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心理痛苦体温计(DT)在临床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中应用效果。方法将21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6例,实验组使用改良DT进行调查,对照组采用中文版DT进行调查,对两组的有效问卷和使用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有效问卷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时间使用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改良后的DT,病人更易于接受和理解,花费时间更短,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改良心理痛苦温度计 肝硬化失代偿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不同的保存时间与温度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留取30份新鲜冰冻血浆,选取时间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在融浆机37℃下20分钟融化后分为两份,一份在25℃温度下保存、一份在4℃温度下进行保存,所有样本在融化后72小时、48小时、24小时、4小时、0小时均进行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同时进行试管法体外活化测定ACT、TMA。结果所有的检查样本均能形成稳定血凝块,能得到血凝块特性的TMA、ACT等参数值,血浆融化后在保存72小时、48小时、24小时、4小时时间点ACT值与0小时的指标相比,显著升高(P<0.05),但TMA值差别无显著性。结论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保存72小时,虽然有部分凝血因子活性衰减,但是均能形成稳定血凝块,如能正确利用能有效避免医院血液成分浪费。

  • 标签: 新鲜冰冻血浆 不同的保存时间 温度 凝血功能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