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我院的一些检验科的检验的工作进行分析,探讨在尿常规检验与生化常规检验中针对糖尿病诊断的具体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之间我院收治的疑似糖尿病病人100人,针对这100名病人进行尿常规检验与生化常规的检验,并且将检查的结果与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对比。从而判断尿常规检验与生化常规检验的准确性与特异度。结果经过尿常规的检验疾病呈现阳性的检出概率明显的低于生化检测的结果。尿常规检验的准确性与特异性比生化检验的结果要低1。结论对常规的尿检验相比,生化检验诊断糖尿病的准确性、灵敏性与特异度要稍高一些,这一检测方法的使用能够提高糖尿病的检出率,为我国临床的糖尿病治疗提供重要的指导。

  • 标签: 尿液常规检验 生化常规检验 糖尿病诊断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常规检验中运用常规化学法与尿液分析仪检验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6年11月—2017年11月,研究对象72例本院接收的行尿常规检验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化学法与尿液分析仪检验,分析患者检验后的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的准确率、阳性率、阴性率。结果通过检验结果分析,接收的72例患者用常规化学法检出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准确率为14例,33例,25例;尿液分析仪检出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准确率为16例,30例,26例,两种检验方法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尿常规检验中运用常规化学法与尿液分析仪检验的效果差异不明显,若将其两者联合应用效果更为突出,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尿常规检验 常规化学法 尿液分析仪检验 尿蛋白 红细胞 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临床尿常规检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探讨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尿常规检验中的各项检查内容,并对能够影响每项检查内容的因素进行探讨及分析。结果尿常规的检查结果受它们的影响尿液颜色的变化及透明度,尿液PH值,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所占比例是否超重,尿液中是否出现管型或蛋白质。结论掌握了临床尿液检验常见的影响因素,提高了临床尿液检验的质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广了尿液分析仪在临床上的应用。

  • 标签: 临床 尿常规 检验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尿常规为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工作中,一项常规检查项目。其是一种对肾功能进行了解的有效、简单的检测方式。尿常规检查可对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肾小管重吸收功能、肾小管集合管分泌剂排泄功能等进行了解。在疾病诊断、人口健康体检、疾病进展监测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次研究中,出于对目前临床尿常规检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解的目的,从多角度进行了阐述。

  • 标签: 尿常规检查 尿沉渣显微镜检查 尿液自动化学分析仪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泻患者粪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腹泻患者415例参与研究,全部患者均接受粪便常规临床检验,分析病原菌和病毒的临床检出结果。结果415份粪便样本检出200份病原,检出率48.19%,病毒有97份,占23.37%,细菌有103份,占24.82%。结论对腹泻患者进行粪便常规临床检验,可以了解患者病原菌,科学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腹泻 粪便常规 临床检验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妊娠晚期孕妇与健康女性血常规的进行检查,并分析对妊娠孕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妊娠晚期孕妇为研究组,同期选择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妇女80例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分析两组血常规检查情况。结果经血常规检查后,两组的WBC、RBC、PTL与HB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研究组的WB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RBC、PTL与HB又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妊娠晚期孕妇与正常女性的血常规在WBC、RBC、PTL与HB均存在差异,妊娠晚期孕产妇应及时进行血常规检查,对于出现贫血情况及时进行治疗,确保母婴健康。

  • 标签: 妊娠晚期 血常规检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送件时间、采血部位、保存温度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和干扰因素,探讨其防控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血常规检查的130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血常规检测后,观察不同送检时间、不同采血部位以及不同保存环境温度下的血常规检测结果。结果除送检5min和12h的血小板检测值存在一定的差异(P<0.05),不同送检时间的血常规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低温和常温环境下保存的血液样本,其血常规检测结果对照相仿(P>0.05)。静脉血液样本与末梢血液样本的血常规检测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血方式、送检时间是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

  • 标签: 血常规 检测结果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分析现代临床检验中便常规的检验。方法选取了2015年11月-2016年3月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和治疗对象,进行便常规检验,观察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通过对80例患者便常规检验观察分析,检验疾病的有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检验结果有重要的影响。结论便常规检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为后续医师治疗患者疾病提供了参考的意见,逐渐得到了临床上的重视。

  • 标签: 临床检验 便常规检验 血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流行性出血热早期诊断中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流行性出血热早期病患76例并将其记为观察组,另根据随机配对原则选取76例在医院体检中心检查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分别行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并统计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白细胞偏高、中性粒细胞占比偏高、淋巴细胞占比偏低、血小板计数偏低者构成比均较高,分别为92.10%、77.63%、61.84%、94.74%;观察组与对照组尿蛋白检查结果等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尿蛋白阳性率为97.37%,远高于对照组的10.53%(P<0.05)。结论流行性出血热早期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均显示明显异常,2种检查方法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血常规 尿常规 流行性出血热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的临床检验,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74例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检验结果,总结影响因素。结果末梢血血常规检验结果中WBC、RBC、Hb水平明显高于静脉血,Hct、MCV、MCHC、PLT水平低于静脉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H水平与静脉血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保证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采集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更稳定,准确性更高,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血常规 临床检验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部常规超声诊断胃肠肿瘤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我科室于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5例胃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保持8小时以上的空腹状态,多切面常规检查患者胃腹部的肾、肝、胆等脏器,记录患者超声提示、超声特征及最后诊断情况,检查患者误诊率。结果6例良性病变表现为较均质低回声,形态规整,边界清晰,CDFI可见少许血流信号;恶性病变表现为边界模糊,呈靶环征3例,假肾征4例,不规则形态2例,CDFI血流信号清晰可见。病理诊断胃癌6例,升结肠癌5例,升结肠非何杰金氏淋巴瘤1例,左卵巢卵泡膜纤维瘤2例,肝尾叶血管瘤1例(误诊,原诊断为胃窦部肿瘤,误诊率6.67%)。结论腹部常规超声诊断胃肠肿瘤,诊断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常规超声诊断 胃肠肿瘤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器械的常规检查及维护保养方法。方法对120例腹腔镜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实施科学化的腹腔镜手术设备器械术后清洗、消毒、灭菌操作和管理。结果本院腹腔镜设备和器械均保持正常运转,无术中设备故障导致手术进行受到影响的事件发生,器械灭菌合格率100%。结论腹腔镜器械的常规检查和维护保养要以科学化的清洗、消毒、保养和灭菌为关键,才有助于保持腹腔镜器械功能的良好,使其在手术中保持正常运转,保障手术质量,同时也有利于延长设备和器械的使用寿命,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风险。

  • 标签: 腹腔镜 术前检查 术中使用 维护保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中冷凝集素的测定方法及意义。方法对30例冷凝集素标本在室温常规测定,37℃温箱孵育30分钟后测定比较血细胞结果并做不同温度下肉眼观察及涂片显微镜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对两次测定结果进行分析,两次测定过程变化程度由大到小变化MCH、MCHC、RBC、HCT、MCV和WBC,两测定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与O型脐血RBC混匀后在4℃、37℃下均无聚集。30例标本冷凝集素效价检测结果平均效价(1.070.8)与正常对照30例平均效价(1.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标本的血浆与健康成人O型RBC混合后,在4℃的温度环境下聚集,37℃的温度环境下解聚;血浆与O型脐血RBC混合后,在4℃和37℃的环境下均无聚集。结论联合MCH≥35g/L和仪器报警信息、冷凝集素试验、血清学、抗体特异性鉴定等方法共同检测血常规标本中冷凝集素有重要意义,对受冷凝集素影响的血常规标本必须置37℃温箱孵育30min消除冷凝集素影响后进行重新测定才能发出检验报告。

  • 标签: 血常规 冷凝集素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尿常规检验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其干预对策。方法对我院近年来采集的送交检验科检验的尿液标本共12350份,对其检验结果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尿液12350份标本不合格61例,其中住院标本不合格率16.39%,健康体检标本不合格26.23%,门诊标本不合格率57.38%。结论尿常规检验标本采集的规范性、仪器规范使用与保养等均影响临床检验结果,值得重视和研究。

  • 标签: 尿常规检验 影响因素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引起误差的常见因素,并就原因进行分析和提出解决对策,为提升临床血常规检验水平提供保障。方法以5000名健康老年人体检者为研究对象,以外周静脉方式采集血液标本进行血常规检验,并就检验结果展开误差因素统计与分析。结果从5000份受检血液样本统计中发现,有500份血液标本存在误差,误差率为10%。对诱发血常规检验误差因素进行归纳发现,主要有受检者自身因素、血液标本保存不合理、采集时间不当,送检时间过长,以及抽血量不足两毫升或多于两毫升。检验人员自身在血液标本管理中的操作不当、不规范也是重要因素。结论血常规检验作为临床诊治常用的检验方法,应该加强检验责任意识培养,规范检验操作方法,完善血液标本的管理、保存、送检时间,对影响血常规检验的不利因素进行规避,提升血常规检验准确性水平。

  • 标签: 血常规 检验误差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采血方法对血液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行血常规检验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采取末梢采血和静脉采血,对两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末梢采血组的血红蛋白(Hb)、静脉血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PLT)、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比容(HCT)低于静脉采血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梢采血和静脉采血检验结果存在差异,静脉采血结果更加真实、稳定、准确,可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血常规 静脉血 末梢血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临床尿常规检验受到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0000例在为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检验的尿液标本选作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其中出现检验错误的有53例,对这53例尿液标本受影响的因素及其检验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同时分类统计这些因素。结果通过研究标本采集是否规范、正确使用检验仪器和保养等因素,都会使临床尿常规检验的结果受到影响,各种因素指标比较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尿液标本在采集、运输及保管过程,检验人员是否规范化操作、尿液标本分析仪的保养及使用是否正确等均会使尿常规检验结果受到程度不同的影响,严格控制检验各个环节才能够有效降低检验错误,使患者的实际病情与检验结果符合度更高。

  • 标签: 临床尿常规检验 影响因素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的常见误差原因,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0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180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防范管理的实施情况,分为观察组(误差预防管理)96例和对照组(常规管理)84例,分析血常规检验的常见误差发生原因及两组血常规检验误差的具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受检者在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方面的检验误差以及仪器使用误差和操作不当误差等发生率(5.2%<33.3%)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血常规检验的常见误差,根据其发生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以降低血常规检验误差发生率,进而提升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误差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西药联合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40例慢性胃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对2组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常规西药联合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胃炎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不良反应率较低。

  • 标签: 慢性胃炎 西药 中医辩证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