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部切除术后瘫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998年8月~2010年1月大部切除术后9例患者出现瘫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论瘫确诊后可行保守治愈,必要时行空肠造瘘解决营养问题。

  • 标签: 胃大部切除术 胃瘫
  • 简介:(广西柳城县人民医院广西柳州545200)摘要目的对大部分切除术后残无力症的诊断方法、治疗措施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于2009年2月~2011年1月到我院收治的23例残无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均经过立位腹部X线平片检查、稀钡X线透视检查或者纤维胃镜等检查,排除了机械性梗阻问题,确诊为功能性残无力症。因此全部患者均采取胃肠减压、对症治疗以及胃肠外营养邓治疗措施,治疗15~48d后,18例患者残无力症症状基本消失,饮食状况恢复良好。结论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残无力症是非机械性梗阻,具体诱因为高龄、焦虑、紧张等,目前尚无治疗该病的特效药物,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和对症、支持治疗为治疗原则,治疗效果显著,一般不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 标签: 胃大部分切除术 残胃无力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疏肝和汤与吗丁啉联合疗法在治疗动力不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5月—2017年12月本院接诊的动力不足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将之采用奇偶数字分组法随机分成研究和对照两组(n=55)。予以研究组疏肝和汤与吗丁啉联合治疗,予以对照组常规治疗。综合分析两组临床病症缓解的情况,并对各组的总有效率作出比较。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36%,明显比乙组的72.73%高,P<0.05。结论积极联用疏肝和汤与吗丁啉对动力不足患者进行施治,可显著提升其临床病症控制的效果。

  • 标签: 疏肝和胃汤 胃动力不足 临床疗效 吗丁啉
  • 简介:摘要为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热能和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素,满足其对营养的需求,或进行胃肠减压,以利早日康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对留置管及护理进行观察分析与探讨,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留置胃管 插管失败 妥善固定 护理
  • 简介:摘要反是因胃肠病变日久,或因手术损伤,或腹内肿瘤等,使痰食气血壅滞,之和降不利,气上逆所致。以脘腹痞胀,宿食不化,暮食朝吐,朝食暮吐,甚或食人不久即吐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痞病类疾病。总结中意的辩证治疗方法如下。

  • 标签: 胃反 中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对需要行大部切除术的胃癌患者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措施所起到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114例需要行大部切除术的胃癌患者为开展的临床对比实验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通过实际的临床对比实验发现,采取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方法的实验组大部切除术患者,其术后的排气时间明显较采取一般常规方法的对照组显著缩短。同时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离床活动时间均有明显缩短。在整个住院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上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同时患者对于护理工作期间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胃癌患者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措施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更换管时胃液滴入咽喉致食管反流病的护理干预方法,并观察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收的更换管时胃液滴入咽喉致食管反流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观察组RDQ评分、QOL评分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RDQ评分低于对照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更换管时胃液滴入咽喉致食管反流病患者中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更换胃管 胃液 咽喉 胃食管反流病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2受体拮抗药合并质子泵抑制药控制-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处理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月,我院内科收治的接受药物治疗的-食管反流病病人20例,临床经H2受体拮抗药合并质子泵抑制药同时用药有效控制病情,总结临床资料。结果20例接受讨H2受体拮抗药合并质子泵抑制药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药物副作用,20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药物的合并使用对促胃肠动力有显著效果,患者临床无严重的合并疾病出现,通过药物动力学分析后进行药物联合使用能对改善患者病情有帮助,临床值得借鉴。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H2受体拮抗药 质子泵抑制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反流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及药物治疗。方法对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食管反流患者32例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痊愈19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结论调整生活方式和药物使用,减弱反流液的酸度,降低胃酸分泌,缓解症状,促进食管黏膜的愈合,预防复发及防治并发症。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间质瘤患者应用腹腔镜楔形切除术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临床治疗结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接收并给予手术治疗的间质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开腹楔形切除术实施救治,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楔形切除术实施救治。结果给予对应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手术处理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在术中出血量、在院诊治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物应用频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间质瘤患者应用腹腔镜楔形切除术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相较于常规开腹楔形切除术,临床治疗结果显著,术后对患者的创伤较小,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降低,临床诊治安全性更高,患者病症的康复进程显著提升。

  • 标签: 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 开腹胃楔形切除术 胃间质瘤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淋巴瘤的治疗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4月—2017年12月之间收治的10例淋巴瘤患者。结果本组10例患者中,2例出现并发症,随访6个月死亡1例,随访12个月死亡1例,故治疗有效率为70.00%,6个月生存率为90.00%,12个月生存率为80.00%。结论对淋巴瘤患者行合理手术治疗,并辅以放疗手段,通常可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胃淋巴瘤 手术治疗 化学治疗
  • 简介:摘要造瘘术方便、安全、有效,本文系统回顾造瘘术后家庭护理的干预措施,对造瘘术后的家庭护理进行总结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 标签: 胃造瘘 手术 家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扭转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2例小儿急性扭转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2例患儿中,手术治疗20例,保守治疗2例,21例患儿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发生,1例发生食管反流,给予对症处理。随访无复发或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小儿急性扭转患儿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患儿因保守治疗后复发发作而危及生命。

  • 标签: 胃扭转 儿童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癌及癌前病变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9月在我院消化内科行ESD治疗的72例患者,并在术前、术中及术后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结果72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入院后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甚至悲观的心理状态,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后症状得到改善,并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成功行ESD术。其中1例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出血量约400ml,内镜下成功止血,病情稳定,11d后好转出院。其他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均于4~8d内痊愈出院,所有病例均未追加外科开腹手术。结论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可保证ESD手术顺利进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及ESD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改进管固定方法,有效预防管道滑脱,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观察和临床实践,对管固定方法在原有方法基础上进行了再改进,对管进行“三固定”。结果再改进的管固定方法简单,更有效预防管道的脱落,从而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 标签: 胃管固定 方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痞的中医调摄护理。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痞患者37例中医辩证治疗的中医护理措施。结果37例痞患者经中医治疗及护理痊愈4例,好转32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7.29%。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护理护为主的中医调摄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胃痞 中医治疗 中医护理
  • 简介:(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人民医院湖北娄底417700)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术后瘫综合征(PGS)的诊治经验。方法对65例胃癌术后PGS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对照组32例予对症积极治疗,观察组33例给予内镜治疗。结果胃癌行根治性大部切除术2105例,发生PGS65例(3.09%),观察组平均恢复时间(19.38±3.25)d,显著优于对照组(28.7±4.15)d。结论胃癌术后PGS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内镜治疗优于单纯对症治疗。

  • 标签: 胃瘫 内镜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管固定方法在临床护理中取得的效果。方法将80例留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各40例,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管固定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在重新固定、胶布过敏、感觉舒适、非计划拔管等方面的差别。结果改良组患者在重新固定、胶布过敏、感觉舒适、非计划拔管等方面显著优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组管固定方法比对照组传统固定方法优越,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改良 胃管固定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萎灵方对脾虚湿困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动力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医辨证分型为脾虚湿困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杨学信主任自拟“萎灵方”每日一剂,取500ml开水冲化,分早晚两次饭前半小时温服,2周为一个疗程,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电图中代表性参数主频(DF),平均幅值(DP)的前后变化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电图中主频、平均幅值均有所升高,P<0.05.

  • 标签: 萎胃灵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