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通过科学、客观的心率变异分析检测法(HRV),利用我中心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心理健康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分析软件,对本市浦东新区、黄浦、长宁、徐汇、宝山、闵行、普陀、虹口和青浦9个区60岁以上共2904人的失独家庭对象开展心理健康检测,重点分析4种心理健康相关的情绪问题,包括恐惧、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根据采集的数据,进一步分析其每种情绪问题的严重程度,分为正常、注意、警戒和严重。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获得被检测的失独家庭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和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为开展可能的心理干预提供理论和科学依据。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结合90项症状清单(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其心理情绪问题。

  • 标签: 失独家庭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家庭医生PDCA循环医疗护理模式下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经验。方法选择乌鲁木齐市扬子江社区2016年3月2018年4月签订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书的135例高血压患者,采用PDCA循环医疗护理模式,分析患者管理前后血压和生活方式改变评分。结果管理后患者血压恢复好,生活方式明显改善。结论采用PDCA循环医疗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控制患者在院外的血压水平,对于降低血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家庭医生 PDCA循环医疗护理 高血压 血压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药物治疗小儿多动症对儿童和家庭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样本都是在某医院进行治疗的多动症患儿54例,选择的时间段是2017年7月—2018年7月。全部患儿选择心理和药物治疗。结果患儿进行治疗后的Conners儿童行为评分与家庭影响情况都比治疗前要低很多,呈现以P<0.05的检验结果,拥有突出的分析价值。结论小儿多动症选择心理与药物治疗之后能够改善对于儿童自身以及家庭的影响效果,值得后期借鉴。

  • 标签: 心理 药物治疗 小儿多动症 家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及家庭支持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将参与本次调查的病例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心理护理及家庭支持护理,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的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优势,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及家庭支持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家庭支持护理 精神分裂症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在产妇产后抑郁预防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3800例,随机分为乙组(1900例)、甲组(1900例)。乙组产妇是常规产科护理,甲组是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总结产后抑郁、满意度、自我效能。结果甲组产后抑郁的总发生率(2.68%)显著低于乙组(6.53%)(P<0.05),甲组总满意度(98.89%)显著高于乙组(90.32%)(P<0.05),甲组的自我效能评分(30.31±6.21)分显著高于乙组(25.32±5.08)分(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可有效预防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提高产妇满意度及自我效能感。

  • 标签: 产妇 产后抑郁 以家庭为中心 产科优质护理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协作护理联合亲情支持对普外科患者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8年1月76例普外科患者,根据随机分表法分为观察组(家庭协作护理联合亲情支持)与对照组(亲情支持),每组各38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理状况评分干预后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协作护理联合亲情支持对普外科患者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家庭协作 护理 普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中以家庭护理管理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2018年1月—12期间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的92例糖尿病患者,依据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给予对照组以常规社区护理方式干预,而观察组再次基础上予以家庭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结果观察组的患者遵医率与生活质量各项功能评分普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社区患者护理中予以家庭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不仅可促进患者的遵医行为,同时在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社区 糖尿病 家庭护理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研究了产后家庭访视对于流动孕产妇产后42天产后复查率和新生儿在满月后来院体检建册率均高于未上访率以及对产妇出院后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的研究。方法在2018年7月本辖区内共有112位流动孕产妇分娩,随机分成A,B两组各56位,A组(对照组)未进行产后家庭访视,B组(实验组)在产妇出院7天内上访第一次,产妇分娩14至28天内上访第二次,调查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产后42天复查率与新生儿的满月体检建册率的情况,比较并分析两组产妇在出院后7天、20天、42天的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结果B组(实验组)产妇产后42天复查率与新生儿满月体检建册率都高于A组(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B组(实验组)产妇在出院后第7天、20天、42天的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均低于A组(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家庭访视对于流动孕产妇及新生儿保健具有明显的延续性效果,可有效预防产妇在出院后出现产后抑郁,有较高的运用价值。

  • 标签: 产后家庭访视 流动孕产妇及新生儿保健作用 价值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对家庭探视心理需求,明确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收治的82例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随机抽样形式,就住院患者进行抽样研究。结果就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心理需求维度,开展均数两两对比;高分组就心理需求、社会适应、康复环境、情感交流对比,数值低于低分组;各项指标对比,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对家庭探视需求量较大,基于实际生活,子女可在周末进行探视,医院也需要强化老年人精神慰藉,就各类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 标签: 老年慢性病 住院患者 家庭探视 心理需求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收取的75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电脑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组间护理前后血糖对比,护理前,两组患者数据结果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显著,其可以有效提高患者饮食控制效果,进而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模式 饮食控制 效果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以家庭为单位的管理应用于社区糖尿病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某社区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为期一年的时间内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针对所有的患者给予随机性的平均分组方法,共分为两组,每组50例患者,分别以观察和对照命名。其中对照组别的患者给予的是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的患者给予的是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提供的家庭为单位的护理模式。结果两个组别患者的疾病状况都有所缓解和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认知行为总体得分明显好于对照组别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工作,给予其以家庭为单位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疾病状况,值得社区护理人员使用和推广。

  • 标签: 家庭管理 社区 糖尿病患者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