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伤害生命事件呈现上升趋势,大学生对生命的意义缺乏深刻的思考,而我国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形式资源是非常缺乏,而国外,他们对生命教育的传播不仅通过学校,家庭,还有网站、媒体等等,内容丰富,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用心经营生命和思考生命的方向。现浅谈大学生生命观影响因素,呼吁更多人关注大学生生命观的现状,希望教育者和在校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生命的珍贵,并对生命教育的培养提出了建设性教育对策。

  • 标签: 大学生 生命观 生命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8例盆腔结核的诊疗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9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128例盆腔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8例盆腔结核中,原发性不孕89例,继发不孕20例,合并盆腔包块及盆腔积液50例。经规范治疗1~1.5年,自然怀孕者5例、宫外孕4例,流产6例,行辅助生育8例。结论盆腔结核症状隐匿,误诊率高。对妊娠影响大,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很大伤害,虽然经过积极治疗,但妊娠率仍很低,故加强对盆腔结核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

  • 标签: 盆腔结核 妊娠结局 回顾性分析
  • 简介:他和她是中学同学,却在相识的前两年里一句话也没有说过。他看不惯她的冷傲孤僻,她不喜欢他的顽劣调皮,彼此冷眼打量着对方.谁也没有想到彼此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

  • 标签: 烙生命 生命里 里痕迹
  • 简介:摘要态度决定细节,只要我们认识到细节服务的重要性,努力把细节服务培养成一种习惯,在不经意间就会做到优质高效的服务,就会在繁忙的护理工作中,达到优质、高效、细致的护理服务。

  • 标签: 服务 细节 创新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1186例女性不孕症病因分析,探讨女性不孕不育病因以及影响因素,为女性不孕的预防和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对2010年6月-2016年6月到某院就诊的不孕女性选取1186例符合纳入条件的进行回顾性采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很多因素会导致女性不孕,比较常见因素有免疫系统因素、子宫和宫颈因素、内分泌因素以及输卵管因素等。其中导致女性输卵管因素的主要原因是生殖道感染,这也是造成女性不孕的主要因素。在内分泌因素中所占比重较大的原因是精神压力大、黄体功能发育不全、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女性。结论女性不孕症的诱发病因复杂多变,其中子宫因素、输卵管因素排卵异常是主要原因。

  • 标签: 女性不孕症 诱发病因 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上海女性的健康心理状况。方法采用自测量表形式对342名上海女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上海女性的健康心理取向总体是积极主动的,她们受美、爱生活、爱健康得到了体现。(2)不同亚群体女性如在年龄、收入、婚姻方面的健康心理取向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根据不同亚群体的心理特点可指导消费市场的开发利用。

  • 标签: 女性健康 亚群 调查 量表 自测 年龄
  • 简介:摘要肥胖和超重的情况在世界范围内都在增加,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肥胖妇女会受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常生理功能会受到干扰,出现频繁月经失调,导致排卵功能异常和不孕。脂肪细胞作为一种内分泌细胞,释放出大量的生物活性分子,它们可与胰岛素抵抗、炎症、高血压、心血管风险、凝血和卵母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多种分子途径相互作用。此外,肥胖还可影响育龄妇女的生殖功能包括延迟受孕、流产率增加、辅助受孕治疗失败等。相反,通过改变肥胖女性的生活方式来控制体重,可以一定程度上恢复月经周期和改善排卵功能,从而提高受孕率。

  • 标签: 肥胖 不孕症
  • 简介:了解山西省女性吸毒行为的现状,思考有效解决女性吸毒问题的方法,为女性吸毒行为的预防和女性吸毒人员的辅助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采用自编的女性吸毒行为调查问卷对山西省某女子强制隔离戒毒的女性吸毒人员的吸毒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结果表明:1在人口学变量方面:毒害从大城市向中小城镇和农村蔓延;女性吸毒人员大多集中在无业、低文化程度、低经济收入和婚姻不幸福的人群;2在吸毒行为基本情况方面:女性吸毒呈现低龄化发展的趋势;女性吸毒人员的吸毒剂量和吸毒持续时间以及频繁程度都存在增大的趋势;大多数女性吸毒人员初次接触毒品的来源是朋友,对于毒品存在着错误的认知,且在吸毒后情绪和精神状态发生了较大变化;3女性吸毒行为在籍贯、职业和婚姻状况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女性 吸毒行为 调查 现状分析
  • 简介:(河南省滑县大寨乡中心卫生院河南滑县456467)摘要中医中药顺调月经周期,是根据女性的生理规律、月经周期有四期特点,用活血调经汤,促卵泡汤,促排卵汤,促黄体汤,这不但有利于调整月经和维护月经周期,且能治疗月经不调及不孕症.如月经不调之先期、后期、先后无定期,功能性子富出血。

  • 标签: 不孕症 周期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例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实施细致的饮食、生活、药物护理干预,出院时与入院时比较,进行探讨和分析,总结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0例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接受专业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后,均顺利痊愈出院,临床治愈率为100%,无一例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专业的护理干预能促进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早日康复,提升预后效果。

  • 标签: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 护理探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产后女性的身心需求。方法对5位产后女性进行焦点团体访谈,并根据扎根理论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将产后女性的身心管理需求归纳为多种负面情绪、家庭摩擦无法避免、有了孩子的新家庭需要爸爸参与、主动接受变化、自我调整四个主题。结论成为一名妈妈是一个过程,新妈妈们随着育儿时间的变化,其身心需求也随之变化,新妈妈有寻求倾诉和分享经验的需求,期望新爸爸也更多的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月嫂和月子中心最重要的任务是帮助爸爸、妈妈完成新的角色的转换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中年知识女性离婚后单身的比例在逐年上升.有的妇女,婚姻的失败以人生的失败来做代价,使自己的身心健康受到较大的影响。原因主要是人们受男权文化统治的社会习俗所禁锢。警惕离婚中年女性心理的亚健康已刻不容缓。

  • 标签: 中年知识女性 心理亚健康 离婚 家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年轻女性乳腺癌的病理特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我院进行乳腺癌病理检查的年轻患者44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乳腺癌病理检查的中老年患者44例作为参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乳腺癌病理特性。结果两组病程时间、肿瘤直径、淋巴转移及分期情况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病程时间≤1个月确诊的比例(29.55%)低于参照组(52.27%),实验组肿瘤直径≤2cm的比例(25%)低于参照组(56.82%),实验组淋巴转移转移≤4个的比例(59.09%)低于参照组(79.55%)。实验组与参照组组织分级、Ki-67及Her-2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年轻女性乳腺癌病程时间较长,就诊时病灶直径较大,但淋巴转移情况相对较好,因此,需要加强对年轻女性乳腺癌定期筛查重要性的宣传,以此提高年轻女性正确认识乳腺癌筛查。

  • 标签: 年轻女性 乳腺癌 病理特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增生症与精神因素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500名女性患者进行连续动态对照观察。结果试验组250例标本中,237例心理干预成功。结论乳腺增生症的早期,用心理干预的方法能够减轻症状,从而得出女性的健康,首先是心理和精神的健康。

  • 标签: 乳腺增生症 精神因素 心理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肛肠疾病的临床特点及分析。方法从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肛肠科选出80例女性肛肠疾病患者,观察在女性在生理期、分娩、妊娠、绝经期等内环境变化和肛肠疾病的发病特点。结果女性在妊娠期发病32例(40.00%);经期发病率16例(20.00%);分娩引起发病率24例(30.00%);绝经期发病率8例(10.00%)。结论在女性各种生理期中,易应发肛肠疾病,临床上需采纳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肛肠疾病的发生。

  • 标签: 肛肠疾病 女性各项生理期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人乳头病毒在妇女中的感染情况及其亚型分布。方法运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4736名妇女HPV25种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4736名女性患者共检测阳性者1362例,阳性率为28.76%;1362例感染HPV的标本中,单一感染938例,占68.87%;多重感染424例,占31.13%。结论本地区妇女感染HPV率较高,易单一感染为主。

  • 标签: 人乳头病毒
  • 简介:随机取样深圳市某区17所中小学校,调查中小学生生命观和生命教育情况。调查表明,中小学生生命教育开展普及程度高、内容全面、形式多样。学生生存技能和生活满意度总体良好,压力来源基本正常,应对压力的方式较为独立,对生命的态度比较乐观。在影响小学生和初中生生命观的因素中,本人的性格和家庭影响相对重要,而高中生认为自己的性格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3个学段的学生都比较缺失的是"生命意义和价值教育"。

  • 标签: 教育 生命 学生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虚型月经过少患者应用针灸周期疗法的效果。方法抽取86例在我院接受肾虚型月经过少治疗的患者,应用随机序列法将抽取对象分为比对组(n=43)和探析组(n=43),为所选患者提供补肾养血方中药治疗,探析组患者在接受补肾养血方以及活血养血方中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应用针灸治疗。结果比对组患者病情总好转率为86.05%,探析组患者病情总好转率为97.67%,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21.7365,P=0.0452)。比对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30%,探析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63%,两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χ2=2.0861,P=0.0723)。结论肾虚型月经过少患者应用针灸周期疗法病情改善效果更加理想且治疗安全性较高,有助于减轻其身心痛苦并改善其生活品质。

  • 标签: 针灸周期疗法 肾虚型月经过少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