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肢联动(NUSTEP)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常规组,每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加入肢联动训练。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Fugl-Meyer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0.05),且对照组改善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运用肢联动训练能够明显改善步行功能。

  • 标签: 四肢联动 脑卒中 步行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FDP、D二聚体、血凝项检测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将妊娠期、肝病、DIC、心脏病、血友病患者以及正常人的血凝项、FDP、D二聚体用沃芬CAL-700全自动分析仪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妊娠期、肝病、DIC、心脏病、血友病患者PT<0.05,APTT<0.05,FDP<0.05,D二聚体<0.05都有统计学差异,肝病、DIC的患者TTP<0.05有统计学差异,妊娠期、心脏病、血友病患者TTP>0.05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FDP、D二聚体、血凝项在妊娠期、肝病、DIC、心脏病、血友病的临床应用中很有价值。

  • 标签: FDP D二聚体 血凝四项 临床诊断应用
  • 简介:摘要肢骨折骨不连在临床较为常见,目前临床治疗肢骨折骨不连的方法较多,主要包括手术治疗以及非手术治疗,但不同治疗方法疗效可能存在差异。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相关文献对肢骨折骨不连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四肢骨折 骨不连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应用带锁髓内钉方案治疗效果及手术实施和术后康复情况。方法选取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84例,均为我院骨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采用加压钢板固定方案治疗(对照组,n=42)与采用带锁髓内钉方案治疗(观察组,n=42)手术总有效率、手术实施及术后骨骼愈合情况、并发症率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病例临床优良率经评定为95.2%,高于对照组7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骨骼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方案治疗,可提高手术实施效果,改善手术质量,缩短骨骼愈合时间,且具较高安全性,临床指导意义较为突出。

  • 标签: 四肢创伤骨折 骨不连 带锁髓内钉 术中输血量 骨骼愈合时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近年来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为研究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及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人口学特征调查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研究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得出2013级、2015级、2016级、2017级I类研究生构成比为11.76%、13.02%、9.18%、9.51%,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5.280,P<0.01),级研究生的II类、III类构成比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理科的I类研究生构成比较文科高,存在显著性差异(χ2=4.090,P<0.05);不同人口学特征研究生的UPI总分在婚姻(t=-2.612,P<0.01)、生源地(t=-2.865,P<0.01)、独生子女(t=-2.016,P<0.05)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在性别(t=-0.755,P>0.05)、民族(t=0.528,P>0.05)、家庭经济状况(t=1.548,P>0.05)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近年来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上升趋势,但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仍应引起重视,尤其是理科生,以及人口学特征为未婚,生源地为农村,非独生子女的研究生。

  • 标签: 研究生 大学生人格问卷 心理健康状况 人口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步法眼袋整形术用于老年患者眼整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64例老年眼整形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家属以及患者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按照手术类型不同将所有分为对照组(32例下睑皮肤入路眼睑整形术)与实验组(32例步法眼袋整形术),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88%VS84.38%),数据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0%VS6.25%),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老年患者眼整形患者给予步法眼袋整形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下睑皮肤入路眼睑整形术。

  • 标签: 下睑皮肤入路眼睑整形术 四步法眼袋整形术 眼整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应用不同联疗法治疗的疗效。方法我院2016年8月到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胶体果胶铋联疗法治疗,试验组使用胃铋镁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治疗总有效率,并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早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应用胃铋镁联疗法治疗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胃溃疡 四联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肢骨折患者肢体肿胀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肢骨折患者86例,根据入院顺序均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护理,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肢体肿胀消除效果,并观察两组内固定松动、切口感染、骨不连以及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肢体肿胀消除有效率为97.67%(42/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9%(35/43)(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30%(4/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93%(9/43)(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肢骨折患者肢体肿胀具有较为满意的护理效果,可以促进肢体肿胀消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 四肢骨折 肢体肿胀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放性肢骨折患者手术中实施手术室正性暗示语言的护理效果研究。方法将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手术室进行开放性肢骨折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手术中实施手术室正性暗示语言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恐惧评分变化、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在入手术间时恐惧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开始前恐惧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血压波动、心率波动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放性肢骨折患者手术中实施手术室正性暗示语言的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恐惧状态,减少术中应激性刺激,使血流动力学更为平稳,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开放性四肢骨折 手术室 正性暗示语言护理 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