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规律透析依从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其依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8名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深入访谈,并运用colaizzi分析程序对访谈资料进行阅读、分析、提炼主题。结果通过访谈提炼为3个主题(1)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包括患者对疾病的主观重视程度、认知程度及个人生活态度方面;(2)社会及家庭因素影响,包括患者面对的生活工作压力、家庭经济情况及家人的关怀支持情况;(3)医务人员对患者教育指导情况,包括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情况、对患者的督导情况及与患者合作关系。结论为了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规律透析依从,应重视患者自身因素、社会及家庭因素及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情况等对患者依从的影响。

  • 标签: 血液透析 患者依从性 质性研究 健康教育 规律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维持血液透析治疗依从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室收治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118例,根据患者病历号、意愿进行分组。对照组59例,常规护理。观察组59例,针对护理不依从问题,进行护理干预。2018年2月,问卷调查两组对象2017年度治疗依从问题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透析次数未能遵医嘱、透析时间不依从、用药不依从行为、饮食管理不依从行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后,患者治疗依从明显提高。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依从性 老年人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活动提高N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效果。方法由NICU医生和护士组成品管小组,通过现状调查手卫生依从情况,分析影响手卫生依从低的原因,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观察品管活动展开前后NICU医护人员手卫生的应从。结果品管活动开展后NICU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由之前的医护人员洗手总执行力57.20%上升到75.46%。结论品管活动能有效提高NICU医护人员手卫生的应从,同时还能提升医护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 标签: 品管圈 NICU 手卫生应从性 医护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在改善维持血液透析病人依从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科行维持血液透析治疗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两组入组后继续实施血液透析常规护理,观察组另增加协同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后12周内在饮食、治疗、用药以及液体摄入方面的依从情况。结果护理12周后观察组患者血钾、血磷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饮食、治疗、用药以及液体摄入方面的依从差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维持血液透析病人实施协同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各方面的依从,这对提高透析质量、改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协同护理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运用品管提高患者腕带佩戴依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4日-2016年11月20日期间运用品管管理之前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3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对照组,并选取2017年02月20日-2017年03月19日期间运用品管管理之后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30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患者的腕带佩戴作用总知晓率(93.33%)与对照组住院患者(66.67%)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住院患者的腕带佩戴总依从率(93.33%)与对照组住院患者(7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运用品管可明显提高患者腕带佩戴的依从

  • 标签: 品管圈 腕带佩戴 依从性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品管活动在小儿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对提高患儿治疗依从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15日—2017年3月26日在我科接诊的雾化吸入治疗患儿57例,分析患儿在应用品管活动、后的治疗依从,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干预后,本组的治疗依从为94.69%,比干预前的80.7%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小儿雾化吸入治疗中积极采用品管活动法,可显著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建议采纳。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干预作用 小儿雾化吸入治疗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老年住院患者品管干预对提高患者预防跌倒依从的研究。方法成立品管小组,以“提高老年住院患者预防跌倒依从”为品管主题,分析影响老年患者预防跌倒依从的影响因素,开展有针对的措施。结果老年住院患者的预防跌倒依从明显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开展品管管理活动,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中老年住院患者的预防跌倒依从,降低老年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避免了护患纠纷的发生。

  • 标签: 品管圈 老年住院患者 防跌倒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品管QCC提高外科医务人员连续操作手卫生依从。方法科室成立品管小组,开展以医务人员连续操作手卫生依从为目的的活动,对科室23名医务人员进行连续操作手卫生调查,分析存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结果品管开展后我科医务人员连续操作手卫生依从由64.32%上升至94.4%,达到预期目标。结论通过品管增加了医务人员对手卫生重要认识,提高了连续操作手卫生依从,保证医疗质量,维护医务人员自身安全。

  • 标签: 医务人员 连续性操作 品管圈 手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开展品管活动,观察品管活动对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的影响,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方法成立品管,对开展QCC活动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情况进行记录。结果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从活动前的63.03%提升至7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品管活动,能有效的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

  • 标签: 品管圈 ICU 手卫生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介入病区通过品管工具的应用,制定出提高患者介入术后穿刺肢体制动依从最为相关的改进护理措施和标准流程,并组织实施,最终使介入术后患者穿刺肢体制动依从提高。方法2016年9月成立品管活动小组,将2016年10月符合调查条件的20例介入术后患者,设为品管改善前期;将2017年1月符合调查条件的20例介入术后患者,设为品管改善后的改善期,并与品管改善前期比较。结果实施品管活动后,患者介入术后穿刺肢体自行活动由改善前期的平均13.2次/人降至改善后的平均8.9次/人,目标达标率97.7%,进步率32.57%。结论应用品管护理模式能提高患者介入术后穿刺肢体制动依从,对患者术后护理、住院满意度加强了提高,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 标签: 品管圈 穿刺侧肢体 翻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医院开展品管活动对手术室护工手卫生依从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奇偶法将8名护工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观察组成立品管,找出造成其手卫生依从差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措施,比较两组护工在活动前后洗手依从率、手卫生认知评分以及洗手正确率的变化。结果活动后,观察组护工手卫生依从率较活动前提升了30.77%,且观察组手卫生依从率较对照组高29.89%(P<0.05);活动后,观察组护工手卫生认知评分较活动前显著提高,观察组护工手卫生正确率从25.00%提升至了1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0.00%(P<0.05)。结论在医院开展品管活动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护工手卫生依从率,并有效提高其手卫生认知评分以及洗手正确率。

  • 标签: 品管圈 手术室 护工 手卫生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护人员用品管模式管理对其手卫生依从的影响效果。方法分析对象来自我科近年医护人员相关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分析,从中抽取19例,根据进行品管管理模式时间前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实施前)和观察组(实施后),通过临床资料归纳了解品管对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的临床价值。结果医护人员在实施品管活动后洗手率有明显提升,在不同阶段即诊疗操作前、诊疗操作后、无菌操作前、脱手套后,接受品管活动管理后均有所改善;在品管持续管理中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相关负面影响因素在不断被纠正。结论对于医护人员手卫生用品管管理方式能够有较为良好的影响效果,且有利于帮助医护人员树立相关意识,做到自主不断提升手卫生依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手卫生依从性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如何采用品管提高胸部术后患者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方法成立品管,确立品管活动主题,并对主题进行了四个过程、十大步骤的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开胸术后患者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的依从由改善前55.0%提高到94.6%,超越了目标值86%,目标达成率127.7%,进步率72%,能力有明显提升。结论品管在提高胸部术后患者患侧上肢功能锻炼依从中具有明显的持续质量改进作用。

  • 标签: 品管圈 胸部手术 功能锻炼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在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品管活动步骤、方法结合常规质控方法,对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中存在问题进行改进。结果实施品管后,医护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的知晓度、手卫生执行的依从及正确均得以提高,实施前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活动在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整改中的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完善并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重症监护室 医护人员 提高 手卫生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舒适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2月到2017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维持血液透析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舒适护理方法,对其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护理后各方面指标均得到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98.00%。结论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早期的护理干预对首次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依从的影响。方法通过对20例首次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在透析前、中、后三个阶段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评价早期干预措施对首次透析患者治疗依从的影响。结果20例患者均能顺利完成首次透析,提高后续规范治疗的依从。结论通过实施三个阶段的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后可显着患者的心理生理状态,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者首次透析过程的顺利进行,使患者能更好地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从而提高了治疗的依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以及透析依从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8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其就诊先后的顺序,将其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接受协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参照组则接受一般护理,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透析依从。结果经过半年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结果显示为P<0.05;护理后,研究组透析依从数据较参照组而言更为理想,两组数据对比为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协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透析依从,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血液透析 自我护理能力 透析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活动在降低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血液净化中心6名护士和1名医师组成一个,选出圈名“精华”和设计出圈徽并确立“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及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结果应用品管活动后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6%)较活动前(14%)明显降低,达到了预期目标。每一位员在品管方法运用、团队精神、专业知识、活动信心、责任荣誉、沟通协调6个方面能力均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开展品管活动不仅降低了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同时还提高了员们对品管手法的运用、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

  • 标签: 品管圈 血液透析 低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和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对老年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来我院接受维持血液透析患者60例,先接受LFHD3个月后接受HFHD3个月,收集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的血压变化。结果HFHD前后平局动脉压(MAP)下降,数据优于LFHD(P<0.05)。结论老年患者维持血液透析采用HFHD,血压控制水平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低通量血液透析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液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线血液透析滤过(onlinehemodiafiltration,online-HDF)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online-HDF组、HFHD组、LFHD组,每组30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采血检测血清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血CRP、IL-6、Al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LFHD组患者CRP和IL-6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P>0.05);online-HDF组治疗后血CRP和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三组治疗后较治疗前Alb均升高(P<0.05)。online-HDF组治疗后Alb升高幅度较其他2组更明显(P<0.05),CRP和IL-6水平下降幅度较其他2组大(P<0.05)。结论online-HDF治疗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可有效清除中大分子炎症因子,减轻微炎症状态,改善MHD患者的营养状况。

  • 标签: 在线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透析 微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