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将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应用于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探讨其作用。方法抽取就诊于我院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手段,研究组用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再次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临床采用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有治疗意义。

  • 标签: 护理措施 脑卒中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美国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十年中,女性的CVD死亡率首次显著下降,部分原因是人们的认识提高,对女性及其心血管风险的关注增加,以及对已建立的CHD应用循证治疗。尽管取得了这些进步,CVD仍然是影响数百万女性的主要发病率和死亡率威胁。所以对于年轻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无论从发病率还是严重程度上都有必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将对青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做一综述。

  • 标签: 青年女性 急性心肌梗死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危险因素在传染科护理中的存在情况及预防对策。方法选取32例次在传染科护理中发生的护理危险事件,依据采取预防措施前后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并对其相关的资料做回顾分析。结果32例中,16例次为交叉感染,占总数的50.00%,7例次为消毒液处理不当,占总数的21.87%,6例次为针刺伤,占总数的18.75%,3例次为肺部感染,占总数的9.37%。采取预防措施前314例次护理行为中危险事件28例次,危险事件的发生率为8.91%,采取预防措施后358例次护理行为中危险事件6例次,危险事件的发生率为1.67%。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传染科严格遵守管理制度,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可极大地降低护理危险事件的发生率,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健康质量。

  • 标签: 传染科 护理过程 危险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50例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2019年1月我方医院收治的50例产后出血产妇进行病史、分娩方式、多胎妊娠以及妊娠合并症等调查。结果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胎膜因素、凝血障碍等是50例产妇产后出血原因。年龄大于等于35岁、无分娩史、剖宫产、多胎妊娠、分娩孕周小于40周是产后出血相关风险因素。结论软产道损伤、胎盘、胎膜因素、凝血障碍等是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初次妊娠、多胎妊娠、高龄以及剖宫产等是产后出血的高风险因素。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凝血障碍 产后出血 胎膜因素 多胎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接收的100例新生儿(包括爱婴区及月子区)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将确诊为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设为观察组,其余健康新生儿设为对照组,并对病理性黄疸病因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宫内感染、窒息、G-6PD缺陷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相对更高(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母乳喂养率分别为41.03%、84.62%,与对照组14.75%、63.93%相比,相对更高(P<0.05);早产儿、宫内感染、窒息、G-6PD缺陷、剖宫产、母乳喂养均为导致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危险因素。结论导致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繁多,常见危险因素包括早产儿、宫内感染、剖宫产等,临床应做好预防工作,加强围产期保健及高位妊娠管理工作,有效预防病理性黄疸。

  • 标签: 新生儿 病理性黄疸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疾病患者危险行为的早期评估与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精神疾病患者57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危险行为分为对照组39例(未发生)与发生组18例(发生),对比两组患者SDSS评分、PANSS评分及量子共振检测评分。结果发生组SDSS评分、PANSS评分及量子共振检测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严重,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疾病患者危险行为早期识别意义重大,根据早期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措施能有效降低危险行为发生率。

  • 标签: 精神疾病 危险行为 评估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硬化门脉高压术后门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0例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PVT发生情况将本组患者分为PVT组26例和NPVT组74例。以患者发生PVT为因变量,以可能影响患者发生PVT的相关因素为自变量,单因素分析后再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工具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D-二聚体指标值升高、门静脉系统血流速度≤15cm/s、门静脉系统直径>1.2cm、门静脉压力>35cmH2O为肝硬化门脉高压术后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术后PVT发生率较高,D-二聚体指标值升高、门静脉系统血流速度≤15cm/s、门静脉系统直径>1.2cm、门静脉压力>35cmH2O为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肝硬化门脉高压 门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共计21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护理过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我们得到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当中隐含的危险因素,主要因素包括神经外科急危重症患者多,护患比例失调,护理工作量大,护士对于护理管理参与意识低下,护士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不达标,这些情况大大增加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危险因素与相关事件的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人数为3例,占1.43%;有2例患者发生意外伤害,占0.95%;用药错误事件发生1例,占0.48%;护理知识缺乏有2例,占0.95%;护理管理制度不健全占1.90%。结论在神经外科的护理过程中,护士要对出现的危险因素及时发现,认真分析出现的问题,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不断提高护理的质量与安全性。

  • 标签: 神经外科护理 危险因素 分析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肠易激综合症(IBS)生活方式及发病危险因素。方法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35例IBS、35例健康体检者分别设为病例组、对照组。收集并对比两组刺激饮食、情绪(焦虑和抑郁)、吸烟、饮酒、睡眠障碍、体育活动、咖啡偏好等生活方式对IBS的影响。结果⑴病例组刺激饮食率、焦虑率、抑郁率、饮酒率分别为54.29%、42.86%、37.14%、17.14%,高于对照组的20.00%、17.14%、8.57%、2.86%(P<0.05)。⑵病例组睡眠障碍率、吸烟率、规律体育锻炼率、咖啡偏好率分别为22.86%、11.43%、34.29%、25.71%,与对照组20.00%、8.57%、31.43%、22.86%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激饮食、焦虑抑郁、嗜酒是肠易激综合症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应加以重视。

  • 标签: 肠易激综合症 刺激饮食 焦虑 抑郁 嗜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危险因素对糖尿病患者的的影响,并分析其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通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心肌核素显影S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浆标志miRNA-126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药物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PCI术后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核素显影SSS评分与血浆标志miRNA-126。

  • 标签: 冠心病 危险因素 糖尿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老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和早期老年痴呆筛查暨危险性因素。方法本次样本为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本社区的200名社区老人,均予以早期筛查,分析人群中老年痴呆的发生情况。结果不同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性别、年龄之间显示出不同的MMSE异常情况和MOCA异常情况。结论随着社会老年龄的增长,文化程度的降低、女性以及无配偶等因素会增加老年痴呆发生率。

  • 标签: 社区老人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早期老年痴呆筛查暨 危险性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居民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及其总体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供临床借鉴。方法根据居民健康档案健康体检项目的相关要求对本市多个社区中年龄>35岁的2000名居民进行调查,同时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相关内容对临床疾患、危险因素以及亚临床靶器官损伤等指标进行定义,然后再根据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及血压水平对患者的总体心血管危险程度进行分层。结果随年龄增加,人们罹患高血压的风险明显增加,但对于年龄≥75岁的人来说,其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降低。2000名体检者中,有124名发生单纯收缩期高血压(6.2%)。500例高血压病患中,低危者有337例(67.4%),中危者有132例(26.4%),高危者有31例(6.2%)。结论缺乏体力劳动、血脂异常、肥胖以及年龄等都是高血压的几个常见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力度,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社区居民进行干预,可显著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 标签: 心血管事件 高血压 社区居民 危险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