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使用自编的大学生压力反应问卷对大连市9所本科院校1111名大学生进行研究,对问卷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压力反应中,躯体情绪问题、消极厌世心态和性格偏执倾向3种反应,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女生显著高于男生;理工科与文史利的大学生在性格偏执倾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有更严重的性格偏执倾向;大四学生在学习能力下降、躯体情绪问题和反应总均分上均显著低于其他年级;二本大学生比一本和三本大学生更具有消极厌世心态。

  • 标签: 学生 心理过程 健康行为
  • 简介: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创业意向相关的调查问卷,针对徐州在校大学生群体为样本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①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强弱影响个体创业意识的形成,由回归分析得知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②个体能力、创业信心、冒险性格、先前创业经验和创业环境资源获得影响个体的创业意识。需要大学生多方进行配合和努力才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好的条件和准备。

  • 标签: 学生 自我效能感 创业意识
  • 简介:本研究对1例大学生因为没有获得奖学金而产生情绪低落,妨碍了正常学习和生活的个案进行心理咨询。咨询师经过收集临床资料,做出一般心理问题的初步诊断,并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辅以支持疗法,帮助来访者纠正不合理认知,消除其不良睛绪,并指导他建立新的合理的认知。经过5次咨询,来访者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咨询效果较好。

  • 标签: 心理咨询 大学生 学业受挫 一般心理问题 合理情绪疗法 情绪低落
  • 简介: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国家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伴随着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出现了差异化和个性化,面对同样的逆境,有些人屈服于压力而有些人却变得更加坚强,这也是近几年心理学界关注的对心理弹性的研究。在逆境面前,具备较高心理弹性的个体可以勇于面对并挑战逆境,最终战胜逆境;而低心理弹性水平的个体则无法应对逆境,从而导致出现各种不适应或产生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影响到学习和生活。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弹性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大学生心理弹性的特点,从而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教育建议。

  • 标签: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弹性 大学生 心理健康问题 教育行政部门 教育大众化
  • 简介:以苏州62家企业116名人力资源专员为调查对象,《大学生职业素养评定问卷》为研究工具,调查了大学生职业素养现状。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公认的核心职业素养主要集中于自我管理、价值观和人际成熟因素,当今大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亟待提升,职业素养教育势在必行。依托学生日常管理、社团活动、创业教育、素质拓展等平台积极推进职业人教育创新,可以切实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 标签: 职业教育 职业指导 创造性
  • 简介:本案例中,咨询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和行为疗法,对一例大二学生的严重心理问题进行了咨询。经过6次系统的咨询,来访者的闲扰和行为问题已全部消失,不合理信念得到矫治,并建立了合理的信念和新的思维方式,达到了自我成长和人格完善的目的。通过来访者的自我评估和咨询师的评估,发现本例咨询已达到预期的目标,咨询效果较好。

  • 标签: 心理问题 咨询师 大学生 案例 合理情绪疗法 自我评估
  • 简介:对于地方大学生报考军校研究生动机的研究,目前大多是在价值取向的层面上所做的量化研究。然而,量化研究的方法只是停留在对诸多研究对象主诉的报考动机的统计学分析上,属于浅层分析,缺乏对真正动机的深入探究。另一方面,经历了地方大学自由、松散生活的地方大学生,选择有严格纪律要求的军校生活的原因,也值得探究。基于此,本研究采取质化研究的方法,选取了1名从地方大学毕业后考入军校的研究生作为访谈对象,深入地了解地方大学生报考军校研究生的动机。

  • 标签: 地方大学生 报考军校 研究生 军校生活 统计学分析 毕业后
  • 简介:网络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相关网络产业的发展,网络小说就在便捷的网络新媒体背景下应运而生。由于网络小说获取的方便、快捷,使得网络阅读小说受到学生的热捧。当代大学生由于网络使用普遍性和快捷性,大部分学生热衷于看网络小说。针对大学生追捧网络小说这一现象,为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网络小说的看法及网络小说对大学生的利与弊等问题而进行了相关调查。

  • 标签: 网络小说 大学生 影响 建议
  • 简介:采用《感戴问卷》和《心理幸福感问卷》对274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研究大学生感戴状况及感戴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感戴水平在年级、专业、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等人口学变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学生感戴与心理幸福感呈正相关;大学生感戴与心理幸福感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因此感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心理幸福感做出预测。

  • 标签: 感戴 心理幸福感 大学生
  • 简介:通过自编《当代中国大学生网络流行语心理认同问卷》对2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表明:①当代中国大学生对社会中的流行语熟悉度很高,他们对于流行语的了解主要来源于网络和与同学朋友们之间的交流,一些流行语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以及与熟悉的同伴们交流时使用频率很高。②当代中国大学生对于流行语的认同度很高,他们大多数认为流行语能够表达一些其他词汇无法表达的感觉,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一些流行语持有喜欢并且支持的态度。也有些认为流行语毕竟不太正规,所以需要进行管理并弘扬主流文化,但无一例外,他们都认为流行语无需进行限制使用,在某些时候,流行语还是能发挥它的魅力的。③当代中国大学生认为流行语对他们的学习、社交、生活、成长具有两面性,既可能有好的影响,也有可能有坏的影响。影响的好坏需要视情况而定。

  • 标签: 学生 语言 认同(心理学)
  • 简介:本研究探讨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采用整体随机取样法,用《社会支持量表》《正负生活事件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27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①不同性别、城乡、是否独生子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自我意识、学校学习、人际交往、恋爱、工作与社会适应、休闲活动、幸福感总分分别与正性事件总分呈正相关(P〈0.01);工作与社会适应和经济或身体变坏呈正相关(P〈0.05);家庭环境与正性事件总分呈正相关(P〈0.05);幸福感总分与负性事件总分呈负相关(P〈0.05);③自我意识、学校学习、人际交往、家庭环境、幸福感总分均与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社会领悟支持总分呈正相关(P〈0.01);恋爱与家庭外支持呈正相关(P〈0.05);工作与社会适应和家庭内支持、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P〈0.05);休闲活动与家庭内支持呈正相关(P〈0.05),与家庭外支持、社会领悟支持总分呈正相关(P〈0.01);④家庭外支持、正性事件总分、独生子女3个因子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其联合解释值为37.3%。本研究表明,可以从刺激增加正性生活事件的发生和提供更多的家庭外支持两个方面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积极干预。

  • 标签: 学生 社会支持 主观幸福感 生活事件
  • 简介:来访者周某是一名在校大学二年级学生,因为和同宿舍同学相处困难,感觉自己被孤立,出现焦虑烦躁情绪,心理测验结果显示来访者中度焦虑。其心理问题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咨询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进行干预,经过4次咨询,来访者的焦虑情绪得到缓解,与室友能友好相处。

  • 标签: 心理咨询 学生宿舍 人际交往 一般心理问题 合理情绪疗法 大学二年级学生
  • 简介:来访者李某是一名在校大专三年级的学生,因为和男友的感情出现问题,陷入了极度的压抑痛苦之中,出现焦躁、抑郁的情绪状态。心理测验结果显示,其心理问题符合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咨询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以及沙盘治疗法,经过7次咨询,来访者改善了心理状态,重塑了健康的恋爱观,咨询效果良好。

  • 标签: 心理咨询 抑郁情绪 大学生 感情 引发 合理情绪疗法
  • 简介: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_T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一提法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及社会和谐的本质一脉相承,标志着我们党对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了新思考和新认识,同时为高校进一步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 标签: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心理疏导 人文关怀 大学生 思想政治工作 科学发展观